90年代是散文繁花盛开的时代,90年代是散文争奇斗妍的时代;90年代是散文走俏的年代,90年代又是散文革新的年代。90年代是散文真正体现其广博胸怀及多层次美学价值的年代。 一 分析问题常用的方法是由表及里,对90年代的散文热俏现象不妨从表面谈起。这里的所谓表面,亦即大量散文涌现在众多的出版物上与读者见面。 90年代新创刊多种专门刊登散文的杂志,如《散文(海外版)》、《中华散文》、《当代散文》、《美文》、《散文天地》等等。有不少大型刊物也开始注重发表散文,如《十月》、《收获》等。《钟山》还搞了同题散文大赛,各省作协刊物也都扩大了散文版面,有不少还开辟了散文专号或专辑。 而各家报纸的改版,增加副刊版面,给发表散文提供了更多的场所。尤其是晚报热、周末版热的掀起,更使散文有了用武之地。 书籍出版部门也不甘落后,陆续推出众多的散文集,从五四时期的名家名作专集,到当代知名作家的作品集。而更热火的是一大批选本的问世。 还有不容忽视的是许多并非著名散文家的青年作者,自费出版数量浩繁的散文集。这类作品集虽然较少发生全国影响,但在作者当地却引起一阵阵读者的波澜。 为什么90年代会掀起“散文热”?可谓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这是多种原因综合而成的。 比较表象的原因,如报纸的副刊大战引发出散文的热俏。发表的场所愈多,当然对散文的需求量也愈多,这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而报纸为何愈来愈多,主要是经济大潮引发的。报纸主要靠广告收入为经济来源,既可以维持其出版,又可为办报者创利。而经济大潮频频欣起巨浪,报纸的广告大战也逐浪而高,这就引发了副刊大战。因为报纸不能光登广告,它还得有吸引读者的新闻和文学内容,于是大特写、大通讯之外,又有了副刊上各色各样的散文随笔。 再一个原因是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无暇细读长篇作品,而以读短篇的散文比较适合其心理调节的需求。而许多切近人们生活的写家庭、写亲情、写人生日常琐事和感情生活的散文,又给众多的读者引来会心的微笑和温馨的回忆,读这种散文是一种休息和调节。于是散文又多了一批读者和作者。如文汇报的《生活》副刊,以及各省大报几乎都开设的家庭生活副刊及青年副刊等等。 另一重要原因是面对着越来越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社会,有不少人感到迷惘,需要寻求安定感,于是便从文化的深层寻找依托,某些散文正好适合此种追寻。经过金钱战场上的拼搏,有不少人成功,也有不少人失败,他们的人生追求从急功近利、浮狂险躁渐向平稳宁静过渡,要重新思索人生,于是向许多富有睿智哲思的散文中去寻找答案。这也可视作是一种向深层文化的回归。 当然,也不排除从中国传统的散文教育中培养起来的一大批散文爱好者,他们痴迷于散文,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而一大批大中学生,正是这样的散文爱好者,所以好多散文刊物都开辟了“校园散文”这样的园地,意在吸引全国以千万计的学生散文爱好者,也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从文学内部规律来看,自80年代以来,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电影戏剧都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变革,唯独散文,改革的步子实在太小,也许是因袭的传统使它难于迈开大步。但在其它文学样式变革的促动下,散文不可能永远固步自封,于是它终于在90年代迈出了有力的脚步。当然这既是文学本身的原因,也离不开时代的原因。 二 在90年代散文热中,一个新出现并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便是所谓“文化散文”,有人称之为“学者散文”,也有人称之为“思辨散文”,实则是一个接近于随笔的散文大集合。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体事物而引发人生感悟,并对之进行理性思考,富有哲理思辨性,而大不同于以往散文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之类。 思辨散文包融着极大的内涵,有的展示现代生存状态并深入思索这种状态;有的敏锐地关注人的灵魂悸动又执著地追索这种悸动的原委;有的勇敢地直面心灵又深刻地解剖自我;有的反复辨认历史和人物,并进而发出独到的全新见解;有的对现实世界作清醒的剖析而又向往着未来世界的美好;有的反复咀嚼人生的意义而又寻求人生的价值、追求精神的自由……这类散文不再囿于政治图解式的歌功颂德,也不再限于诗情画意式的视觉审美,而是追求一种诗意审美与哲理思辨的契合。笔墨也不再追求表面的漂亮优美,而追求一种挥洒自如的随意,发自心灵的倾泻,以及高素养高智慧的启人心智的谈吐。它所追索的是人生的终极目的,而不为一时一事的表象所迷惑。 所以会把这类散文称为“文化散文”,一个原因可能是由其代表作品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书所引伸。但《文化苦旅》只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的感怀,对中国文人的伤掉,而并不能代表所有文化散文的内绌,还有的说是“中国文化人”写的散文,故曰“文化散文”。此亦笼统得很,因为何为“中国文化人”呢?此一定义难下,“文化散文”的定义就失去了意义。 至于“学者散文”一说,倒比较明确,即是学者们写的散文。这些学者主要指大学教授及博士、硕士之类,他们的散文是由学识的深广而发,故不同于一般文化水平较低的作者所写。然而“学者”也非绝对不变的,有不少非学者的作者也写出了这类散文,如王英琦。我认为所谓学者散文或可说成富有书卷气的散文。王英琦有几篇散文就是从读书中有感而发,如《大师的弱点》、《求道者的悲歌》,写的分别是读《罗丹传》及《爱因斯坦传》时的感想。但这感想又与自己所处的时代所引出的个人情绪相交融,作者把《爱因斯坦传--生死不朽》视为自己“思想的皈依,精神的家园,人生走向的导航,抗拒世尘庸风俗雨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