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从文学的文化视野,透视西方文艺思潮在东方古老的诗国引起的回响。对我国“五四”新文学以来中国现代派文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在中国同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与世界性特质,作出系统论述。说明中国现代派文学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关键词 现代主义 文艺思潮 文化启蒙 象征主义 传统美学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已走过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漫长历程。这股文艺思潮它所经历的时间之长,所包括内容之多,所涉及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十九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的急剧发展,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垄断竞争的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由盛至衰的演化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茅盾日益激化。帝国主义的扩军备战加速和加剧了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的过程。劳资之间的茅盾冲突进一步激化。 在这样一种历史氛围中,十九世界后半叶,各种流行的思想观念,如实用主义、达尔文主义、强力意志论、遗传基因论、弗洛伊德学说、新人文主义学说等等,伺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并先后占领知识领域与思想领域。马克思主义也同时在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界广泛传播,它的理论体系启发了广大工农群众,对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下,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和受奴役的地位,进而奋起反抗资本家的剥削与压迫。居于劳资激烈冲突和斗争之间的中小知识分子,他们虽对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弊端有所洞察,预感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厄运;但对马克思主义不甚理解,甚至抱有某种偏见,与劳动群众更是格格不入。他们对现实感到幻灭,对未来又失去信心,或缅怀过去人类文明,或踯躅、仿徨思想“荒原”。崛起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各种非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思潮,正与他们思想契合,也就为他们提供了暂时的精神寄托。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艺术就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拉开了序幕,并统治西方文坛达一百多年之久。这一复杂的文学现象对世界各国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西方异域文艺思潮,在东方古老的诗国同样引起了强烈的回响。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包括作为它哲学和美学基础的尼采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生命哲学,以及象征派、神秘派、表现派、未来派、意识流等不同派别早就被介绍到中国来,并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变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种介绍最早可上溯到本世纪初新文学发难期,鲁迅1907年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中对尼采思想就作了介绍。可以说是与当时逐步掀起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同步进行的。 西方现代主义的各种文学派别,也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起陆续流入中国,并与同时从西方传入的现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潮流汇合,形成了一股新的文学潮流,席卷整个中国文学界。“五四”时期,人们一度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为“新浪漫派”,认为新浪漫派是较浪漫派自然派文学“进一步”的艺术。茅盾在1920年发表的《为新文学研究者进一解》文中,明确提出“新文学运动是新浪漫主义文学”的见解。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五四”前期在中国陌生的土地上播下第一批种子的是象征派、神秘派、意象派、表现派、未来派、意识流派,起源于法国的象征派是现代派文学中介绍得最早、最多的一个流派。最先把象征主义介绍到中的是茅盾,他于1919年翻译了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的《丁泰琪之死》,这是一部象征主义的神秘剧。1920年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我们现在可以提倡表象主义的文学么?》扼要介绍了象征主义文艺,阐述了对象征主义文艺的态度,他认为“表象主义是承接写实之后,到新浪漫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不得不先提倡”,这是我国提倡象征主义最早的理论文献。此外,周氏三兄弟合译于1922年出版的《现代小说译丛》也介绍了一些象征派作家的作品。神秘派和意象派,可以说是从象征派生出来的派别。1919年《东方杂志》发表的《晚近之神秘主义》,这是一篇较早介绍神秘主义的文章。作品方面有胡适翻译的斯特林堡的《爱情与面包》。意象派正式介绍到中国时间稍晚些,俄国意象派诗人叶赛宁,鲁迅在《革命文学》、《文艺与政治的歧途》等文中曾多次论述。我国介绍表现派最早的刊物是《东方杂志》。郭沫若1923年发表《自然与艺术--对表现派的共感》,这是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文中写道:“德意志的新兴艺术表现派哟!我对于你们的将来寄予无穷的希望。”随后又在《时事新报》副刊发表的《印象与表现》中,表彰表现派“主张积极的,主动的艺术。他们奔的便是表现的一条路”,这才是“真正的达到艺术的路”。此外,《小说月报》对表现主义艺术也作了集中的介绍。未来主义形成较晚,其作品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剧作,即1921年宋春舫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未来派戏剧四种》(即《换一个丈夫吧》、《月色》、《朝秦暮楚》、《只有一条狗》),其中《月色》为未来派创始人马利奈蒂所作。茅盾1922年作《未来派文学之现势》,论述了未来派的兴起与俄国未来派文学的现状,并着重介绍了马雅可夫斯基及长诗《150,000,000》。郭沫若也于1923年作《未来派的诗约及其批评》,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他对未来派的看法。意识流于本世纪初在西方兴起后便立即传到了中国。1921年柯一岑著《柏格森的精神能力说》,指出柏格森“以为意识不是固定的,乃是一种流动的东西……这是川流不息的是呈现于我们经验中的东西,所以哲姆斯(詹姆斯)把它叫做意识流”。第二年郭沫若便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了小说《残春》,这是我国新文学初期的意识流作品。由此可见,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便“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了,①使我国文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缩短了与西方先进国家文化之间的历史距离,从此,中国的新文学便在沉寂的东方开始放出引人注目的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