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是一次成功的学术讨论会。我在认真聆听和努力学习了各位同行的发言之后,深感受到极大的启发和教益。尤其是好几位青年学者的发言,眼光显得很开阔,思路显得很深入和完整,听起来真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我深信通过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一定会继往开来,不断走向广阔和深入。鲁迅研究的事业必将是光辉灿烂的,对于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建设必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次会议中间的不少发言,都提出了怎样把鲁迅研究引向深入的问题。这种良好的愿望究竟能否实现,就得依靠鲁迅研究家的实践了。鲁迅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想超过现有的水平确实不太容易。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既可能会受到某一个时代潮流的束缚和禁锢,也可能会受到某一个时代潮流的鼓舞和推动。今天的时代正在迅速地前进,比起二十年前那种封闭和专断的氛围来,显然要健康、合理和自由得不可比拟了。在这种比较好的气氛中间,自由讨论的学术空气比以前不知道要浓厚多少倍,这样就有可能提出和坚持许多科学性的创见。 我们绝对不能辜负时代前进的赐予,而要努力争取进一步提高鲁迅研究的学术水平。应该以宏观俯视与微观把握相融合的治学精神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学术探索。 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的任务是光荣的,我们的任务是充满了意义的,因为这涉及到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和走向现代化的根本问题。 二 我想讲一讲鲁迅和整个人类文化的关系,作为研究的参考。 鲁迅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不满三十岁就完成了自己全部思想文化建树的重要纲领,提出“致人性于全”(《科学史教篇》),“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文化偏至论》),和“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破恶声论》)。这是鲁迅形成自己全部思想观点的两块牢固的基石。 “立人”和“致人性于全”,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出发点,这么年轻就意识到了根本的任务在于研究和改善人性。从西方思想文化长期以来的发展过程而言,自柏拉图、奥古斯丁、卢梭,直到本世纪中间像萨特所标榜的存在主义等等,实质上都涉及到了人性的追求、斫丧和解放这些根本的命题。鲁迅的“致人性于全”,也无非是从自己的视角,揣摩和研究着同样的命题。 至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中,对于人性问题的研究无疑也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儒家学派长期探讨的性善或性恶以及修身养性等方面的言论,归根结蒂说来都属于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儒家的最理想是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一种和谐的文明秩序,然而由于它是立足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必然会形成等级特权基础上的尊卑观念、独断思想和盲从习惯,因而它又必然是不自由的,压抑、束缚和禁锢人的。由于存在着这样无法更改的前提,不管儒家思想中有多少合理的成分,其基本的框架无疑是极不合理的,和谐只能是表面和虚假的。真正的和谐只能来自全体社会成员之间不同程度上的自由和平等关系,这样才会促使整个社会趋于发展和前进。 鲁迅从少年时代就生活在洋溢着儒家伦理观念的氛围中间,自己又有着异常敏感的气质,他的不少文章都写到身处其中的内心痛苦。值得庆幸的是他终于遇到中国思想文化的巨大转型期,西方近代文化的强烈影响使他萌生了牢固的现代观念,因此他所追求的“立人”和“致人性于全”,就猛烈地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束缚人性的基本框架,而又吸收其中许多健康和合理的因素,并且参照西方近代文化这属于人类共同所有的精神财富,为建设具有平等和自由意识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而不懈奋斗。 三 “立人”和“致人性于全”,是几千年来多少中外哲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却只有在开始出现平等和自由的现代化文明秩序中间,才谈得上逐步地实现了。而它的第一把标尺就是“人各有己”,实现个性的解放,人的价值和独立的人格,都受到应有的尊重,都获得积极的表现和发挥。试想如果绝大多数的人都饱受专制权力的压抑和束缚,那又怎么可能做到“人各有己”呢?而做不到“人各有己”,大家都深受剥削、压迫和蹂躏,精神状态显得麻木和愚昧,当然就无法出现“群之大觉”的局面。 鲁迅概括出来的这个深刻的命题,可以说是包容了西方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运动中最带根本性的内涵,又十分契合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如果不能实现“人各有己”,个人的自由被残酷地剥夺,像应声虫似的可怜地活着,那就说不上有什么真正的集体主义。将应声虫纠合成的集体,是既无自觉意识又不可能有什么独立的力量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冒充的”或“虚幻的集体”作出的严肃批判,是极有启发意义的。这又会使人联想到黄宗羲《原君》中所说的“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假借美名是很容易做到的,却无法改变专制帝王残酷统治人民的本质。看来只有像鲁迅所表达的那样,通过“人各有己”,在人人都获得自由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高度文化素质和道德伦理的群体,国家和社会才有可能快速地前进。 鲁迅这个杰出的公式和命题,确实是抓住了中国社会向现代化前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思想文化领域中作出了杰出的建树。他在青年时期发表的这个思想纲领,已经决定了他作为思想家的基本面貌,经过后来的不断丰富和深化,自然就更趋成熟,形成了一系列深邃而又独特的见解。 所谓现代化,就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这三者相互制约和影响,缺一不可。而思想文化因为决定着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所以就显得尤为重要。试问如果整个国家都充斥着文盲和缺乏知识的人们,又怎么可能会实现现代化呢?从这样的视角来说,重温鲁迅的这些见解,真会使我们得到发聩振聋似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