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为追求人生的崇高理想,陶渊明曾数度为官,几经求索,历尽行役之苦,虽然最终末果而回归自然,但其积极用世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却是永存的。我们对诗人这一重要经历进行探讨,旨在摆脱前人的窠臼,从与传统观点相反的角度去重新正确地认识这位古代的伟大诗人。 〔关键词〕 陶渊明 仕宦 心态 理想 陶渊明素有隐逸诗人之誉,颜延之称其为“南岳之幽居者”,沈约的《宋书·隐逸传》也把他排在其中,钟嵘更标榜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等等,不一而足。千百年来,人们囿于前贤的成见,而难以透过迷漫的历史烟尘,一睹陶公的庐山真面目,直以为陶渊明就是一个终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高士大隐,这实在是莫大的误会和偏见。鲁迅先生就曾批评过这种以偏概全的观点,他说:“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①”。这是很富于启迪性的见解。其实,在陶渊明的一生里,他并非自始至终地离群索居,隐逸只是其生命乐章中的一段慢板,真正体现其人生主旋律的,是他所孜孜以求并为之奋斗的“猛志”和“大济于苍生”②。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曾数度投笔从戎,弃耒为官苦苦地求索。陶渊明的诗文略有反映,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其为宦之心态及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去真正地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 陶渊明年轻时,以读书闲居生活为主。《晋书·陶渊明传》说他“少怀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而其《五柳先生传》中的自我描述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在《饮酒》十六中他也说自己“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俨然是个超凡脱俗、忘情人世的读书郎。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一个极易被人们忽视的道理。我们知道儒家思想博大而精深,且富于鼓动性。那么,自幼饱读经书的陶渊明,对儒家那种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精神,自然会有所感悟,并在潜移默化之中,聚集起人生理想的巨大能量。如其《杂诗》其五就有掩饰不住的激情:“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在《拟古》其八中他又坦言:“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这些都说明陶渊明在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希望有所建树了。面对时代和机遇的挑战,他岂能甘愿过着平淡无奇的村居生活呢?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年近而立的陶渊明终于走出了宁静的书斋,出为江州祭洒。可是,初涉官场的陶渊明,仕途并不顺利,他那固有的秉怀和纯正的书斋气,显然与官场污浊的环境难能融合。因此,不久即碰壁辞归。对这次出仕的原委。《宋书·隐逸传》将其说成是陶渊明“亲老家贫,起为州祭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诗人在《饮酒》十九中也说:“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已。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后世学者据此论定陶之为仕,实为贫之所驱,这未免有失偏颇,经不住推敲。试想若是因贫而仕,就该极力地保住这份俸禄,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如何能肯轻易主动地放弃呢?其实,陶渊明的家境并不至于贫困到为饥所驱的程度,他的生活基本上保持着“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的水准,虽不能说很富足,但比之真正的贫苦农民,他的日子要好过得多了。否则,连肚皮都填不饱,又何来钱粮与雅兴去买酒或酿酒享用呢?还是吴云先生说得比较中肯:“陶渊明出仕,一方面因其家贫;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其济世之‘猛志’”。③贫是相对的,济世才是本质。据史载,陶氏一门为世代之官宦人家。《晋书·陶潜传》说:“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他”。《宋书·陶潜传》也说:“曾祖侃,晋大司马”。又说“祖茂,武昌太守”。陶渊明的父亲也是官场上的人物,据元人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中《命子》诗注引《陶茂麟家谱》说,其父陶逸,曾任安城太守。由此可见,陶家祖辈都做过太守一类的大官,家境应该是殷实的。当然,由于其父早逝及战乱,家道中落也是难免。但可以肯定不会滑落到饥寒交迫的地步,而被迫出仕,靠官俸为养。所以,陶渊明出仕的主要动因,我以为首先在其有家庭为宦之传统背景。从他在《命子》诗中,对祖上驰聘官场和功德显赫的夸耀艳羡以及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来看,他很想效仿先祖,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遗产。其《影答形》诗说:“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这可以说是他内心隐秘的自然流露。其次,陶渊明还有崇高的理想。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饮酒》其三云:“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时运》云:“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饮酒》其二十又云:“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等等。这些诗句表明在陶渊明的世界观里,儒家思想的精髓已深入其心,并勉励自己要象先贤孔夫子那样,积极投身于社会变革,用智慧和才干,使天下“弥缝使其淳”,④实现理想中的唐虞之世。然而,世事多艰,官场黑暗腐败。以高洁之心,处污浊之境。这对于自幼“总发抱孤介”,⑤性情耿直的陶渊明来说,无疑是一种摧残和折磨,所以,他深感“志意多所耻”,而辞归以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