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气”的论述极繁,“气”的含义也极丰富,它是化成天地万物的元素。如《礼记·乐记》就明确指出: 地气上
,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物化兴焉。 同时,气又是推动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无穷的力量: 《三大篇》之不能不汉魏也,汉魏之不能不六朝也,六朝之不能不三唐也,三唐不能不宋元也。……故气也者,默行于宇宙之间,虽慧人才子极其力而不能。(袁中道《读外余言》卷1) 正因为如此,气也就成了宇宙及所含万物的生命力: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 而且,气还是人类思想、知识之来源: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管子》) 正因为气是如此重要,万物都是气所化和,所以中国文学中也就非常重视“气”的问题了。最早提出以“气”字来论文学的,是曹丕的《典论·论文》: 文以气为主,气之轻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曹丕认为“文以气为主”,而“气之清浊有体”。清指才知之清,浊也指才知之浊。但由于他不作才与气的区别,所以也可以说清是俊爽超迈的阳刚之气,浊是凝重沉郁的阴柔之气。而气的刚柔,是性情所铄;气便是情性,通常称为气禀,有时亦称才气;而在文学上,称为个性。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说:“然才有庸
,气有刚柔,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故辞理庸
,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称“刚柔迭用,喜愠分情”,当是对曹丕论点的发挥。而姚鼐在《复鲁絜非书》中,又进一步加以说明: 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 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曾国藩在《圣哲画像记》中也曾有类似的分析: 西汉文章,如子云、相如之雄伟,此天地道劲之气,得之阳与刚之美……者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刘向、匡衡之渊懿,此天地温厚之气,得之阴与柔之美者也;此天地之仁气也。 这都强调了“气”是作家的气质、个性。曹丕认为,作家的气质、个性,会形成各自的独特的风格。因此,各有所长,难可兼得。他在《典论·论文》中说:“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徐干时有齐气”;在《与吴质书》中又说:“公干有逸气”。在这里,“气”又主要指风格而言。《文心雕龙·才略》也阐发了这样的观点: 汉室陆贾,首发奇采,赋孟春而选典诰,其辩之富矣。贾谊才颖,陵轶飞兔,议惬而赋清,岂虚至哉!枚乘之七发,邹阳之上书,膏润于笔,气形于言矣。……王褒构采,以密巧为至,附声测貌,泠然可观。子云属意,辞义最深,观其涯度幽远,搜选诡丽,而竭才以钻思,故能理赡而辞坚矣。……张衡通赡,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则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也。 同样的认识,也体现在《体性篇》: 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 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惰性。 不同的精神气质透过作品表现为不同的风格,而这种风格之形成又与作者所使用的文字语气等有相当重要的关系,所以“气”又发展成为“气势”之说。其实在上引刘勰的《才略》篇中,推重枚乘、邹阳“膏润于笔,气形于言”,这个“气形于言”的气势,就发展了曹丕的理论。刘勰提到“孔融气盛于为笔”,讲建安文学提到“梗概而多气”,又说“阮籍使气以命诗”,这也是指气势。讲文章的气势同人的情绪有关,情绪激昂的文气昂扬,气势旺盛。对这一点,韩愈阐述得最为明了,他在《答李翊书》中说: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我们知道,单音节的中国文学,以音节为特别重视的技巧。骈文的音节,平衡而比较一定;散文的音节,错落而自然和谐。这错落而自然和谐的音节,是随着作者感情的波动而变化。 如果声调音节能与作品中所欲表现之感情相称,它的顿挫淋漓或铿锵宛转,便“如擂鼓者轻重疾徐,得之心而应之手”(清黄子鸿论七古歌行语。见所著《野鸿诗话》)所以,骈文家重音律,散文家重文气。气出于人,发为文,作家的感情充沛,才能写出气势充沛的文章,“气盛言宜”,正是讲的这个道理。李德裕《文章论》说: 气不可以不贯,不贯则虽有英辞丽藻,如编珠缀玉,不得为全璞之宝矣。(《李文饶文集外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