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2)04-0023-05 一、流动的文化 有人说,中国“入世”是经济方面的事,与文化无关。这种看法失之片面。 文化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胞中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充分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因此,古往今来国家间的贸易经济往来,都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谁能说希腊文化蔓延全世界与它的海上贸易无关?经济是文化的载体,经济活动中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必然会发生碰撞、冲突,其中就会有变异、融合。WTO经济走进我们,更不是一个孤立的事实,它与价值观俱来,它与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俱来,与人俱来。例如世界贸易组织中商品的交换流动是讲究严格的规则的,这些规则讲究公平、自由、透明,讲究法律公开,强调保护私人财产,强调时间和效率……它适用于所有入世国,所有入世国都将分享它的利益,也都将受到它的规范和约束,违反者还将受到它严厉的惩罚。它的“互惠”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它的“国民待遇”原则、它的“普遍适应性”,说的就是这些道理。它的原则与荒谬的政治,与封建专制和官本位,与权力经济,与暗箱操作和权力腐败等等都是格格不入的。WTO原则要求消解140多个入世国因所有制不同带来的差别政策以及身份等级观念等等,要求入世国都建立完善起一套符合WTO规则的社会管理运行的体制;它的原则,将会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方式,进而逐步改变人的陈旧的惯性的思维方式。那种只想拥有现代化的电脑设备和生产流水线、只想拥有现代化的吃穿住行等物美价廉的商品,而拒绝现代生产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商品理念的做法,已成为不可能。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种市场经济与权力经济并行运作所形成的颇具中国特色的“准市场”行为——企业家一只眼盯市场,另一只眼盯官场的现象,已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 再者,从商品消费来说,商品生产者利用品牌、包装、广告等连环套似的各种手段,吊起消费者的胃口,诱惑消费者的欲望,千方百计地迎合消费者诸如身份、地位、归属、炫耀等心理,目的自然是促销以获取最大利润,但这些宣传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一种文化——消费文化,它们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而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不再单单为了有屋住有饭吃有衣穿有自行车骑,不再单单为了简单的使用价值,而是伴随着钱袋子的鼓胀而萌生出更高的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例如,消费者购进一部“奔驰”汽车,他不仅仅是为了结实耐用跑得快,更重要的是他在寻求一种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他在购车的同时,也购买了一种气派、风度、时尚,购买了他认同的一种文化。消费者无形之中接受了商家宣传的价值观。可以说,生产者和消费者不仅仅是商品买卖的经济关系,他们之间也发生了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况且,而今的商品交流,早已不是丝绸之路上驼队艰难的跋涉抑或一只满载国贷的大船漂洋过海去换点洋货了;商品交流的迅速及时和文化影响早已千百倍于历史。电影、电视、广播尤其是互联网的问世,更使“商品交易”这个概念不再仅仅是“物质交换”了。影视作品是商品,更是文化产品,精神产品。这种文化商品不同于一般的日用百货家电汽车,它直接承载着制作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当我们也来分享好莱坞电影带来的快乐的同时,谁能说它所表现的思维模式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文化是流动的,而文化流动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水往低处流”,也就是发达国家的文化向欠发达国家流动。发达国家的文化,依托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扩张自我增强的体制。“一个国家文化辐射力的强弱,受制于整体国力。整体国力强,辐射力就强;反之则弱。”[4]我们中华民族也有过令全世界瞩目的辉煌的历史,人们常常怀念大唐气象,那时的文化可谓是盛世文化,唐文化的流动辐射遍及东南亚,乃至全世界,至今世界各地都有生意兴隆的唐人街,就是明证。再如中国的17、18世纪,也属盛世,那时的德国就弥漫着“中国热”,大作家歌德家的客厅里就摆放着中国式的描金红漆家具,悬挂着印有中国图案的蜡染壁帔,客厅的名字就叫“北京厅”。歌德曾阅读了大量的中国书籍,把元杂剧中的《赵氏孤儿》改编成悲剧《哀兰伯诺》,还创造了著名的《中德四季晨昏杂咏》,被称为“魏玛的孔夫子”。那时中国文化属于盛世文化,那时的文化流向是由东向西,德国人知道中国的四书五经等作品,而中国对他们却不甚了解,后来中国逐渐衰落,西方强大起来,文化交流的主要流向则变成了由西向东,我们知道歌德乃至茨威格、史托姆、伯尔,而他们却连鲁迅、郭沫若、茅盾都不知道。[4]试看当今中国的电影市场,我们虽然为了保证民族电影业的发展尽量控制外国影片的进口量,但美国好莱坞影片还是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占尽了风头,而我国影视界却很难拿出同量的大片推向西方。 中国入世,我们加入的是在发达的工业文明背景下西方社会经济基础上制定的WTO,而不是加入的欠发达的农业文明背景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上制定的WTO,这很清楚,中国入世,是要求我们适应世界,而不是要求世界迁就我们。显然,入世之后,西方的文化之流将更加顺畅地流向中国。中国文化必须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与转化,才能与世界同步而不致于再次落伍。 二、文化的稳定性 那么,中国文化会被全球化同化掉吗?有的学者为此深深担忧。其实,入世并非统一全球的文化,并非排斥个性的文化。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源于多国多民族的文化个性。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都与其国家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各种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借鉴、融合,却不可以强行取代。WTO的规则之一就是对于个性的尊重。可以肯定地说,入世之后,中国特色的文化只会被优化,而不会被同化。理由有三: 其一,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本民族文化的根基,汉字汉语的独特性更注定了它的不可替代性。不要以为汉语中多了一些洋文的词汇和修辞方式就是同化。尽管当今中国不属于强势文化,尽管西方文化之流澎湃而来,但不可能动摇我们的根基,相反,倒是给了我们新的丰富的滋养,使中国文化之树绽出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