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02)03-0090-05 一 我们清楚地看到,世界上许多文化发祥地和它所创造的辉煌文化,随着历史的嬗变, 而先后渐趋式微;只有炎黄文化绵延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象黄河长江一样,汇 纳百川,不舍昼夜地滚滚向前,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她的核心力量。可以这样说,这 种文化传统,具有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内倾性格。它所凝聚起来的力量,大足可以同 化异物,而不会被异物所同化。这种文化有其根深蒂固的、超稳定性的内在结构,而且 ,它对外来文化又有着一种极大的宽容性和弹劾力,使她最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以为这 种内在结构便是儒家所倡导的中庸思想和道家所倡导的顺应自然的超逸精神。这两者在 美学上的表现,便是心理的和谐。当然,追求和谐,并不是中国文化在审美意识上独有 的特点。同样在西方也是以“和谐”为美的最高境界。在古代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曾 将数学的理论运用于音乐的研究。他发现:“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与统一,把杂多导 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和谐。”[1]赫拉克利特也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2]。显然西方先哲所十分重 视的是审美对象上的声音、形体和颜色所构成的和谐,并从中概括出整一、适度、多样 统一的规律。是属于物理性方面的和谐。 在中国则是强调情感上的和谐。孔子的学生有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知,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3]这里的 和谐,并不是物的放任,而是强调礼对情感的调节作用。正象《礼记·中庸》所解释的 那样:“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就是孔子所一贯强调的“乐 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理想。孔子并不十分重视艺术的形式美,而是强调作品的思 想教育作用。他对《诗经》的评价是“思无邪”。他“恶郑声,远佞人”,就是反对他 们过于放纵了人的原始情感,破坏了情与理的统一。 同样,中国道家的思想也是主张和谐的。所不同于儒家的,是他们主张心与物的和谐 。应该指出,他们所谓的“物”,同西方的“物理”是不同的,是指自然之物。老子也 不太重视审美对象在物理形式上的特征,相反,他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4]的 命题。庄子云:“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声音也; 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 不得好声;若不得者,则大忧大惧,其为形也亦愚哉!”[5]庄子最反对追求物质和感官 的享乐,认为那种为物质利益所左右的人,是最不明智的人。因此他的理想的美,并不 是对象的物质形式,而是主体的心理状态。在庄子看来,人并不是超然物外的东西,而 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人之和,人与天之和,都是心与物之和。他主张“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并从中获得“乘物以游心”的精神境界。就象庄周梦蝶那样:“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只有达到“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才能真正 理解老子关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理。 老庄的这一审美理想,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后的思想家都是沿着老 庄“心与物齐”的思想法则去看待心与物的关系。在他们看来,虽然心与物是互相对应 的,处于两忘的境界,但心与物并不是处于同等的地位,心是主,而物是从。这同西方 哲学家所理解的以物为主的心与物的和谐是完全不同的。《吕氏春秋》云:“物也者, 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6]“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 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矣。”[7]“欲之者,耳、目、鼻、口也。乐之弗乐者,心也。心必和平然后乐。心必 乐,然后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乐之务在于心,和心在于行适。”[8]可见他们 的审美追求,不在于外界物的诱惑,而在于心理的行适所引起的调和。 二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庸思想为核心,以和谐为最高的审美理想,所以一直反对过左 与过右这两种与中庸思想相对抗的倾向。孔子曰:“中庸之德也,其至矣乎。”[9]为 了实现这种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便形成了下面几种常见的审美心理模式。 一、对称与偶数。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对称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所谓对称,就是 反对事物的畸型发展。认为这是有背于中庸思想的,破坏了和谐统一。中国《易经》的 太极图,就是以最高的抽象说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都是强调对称 的。而且,其中的发展变化,也都是以偶数的形式出现的。中国的古代诗歌,虽然有四 言、五言、七言之分。但是,五、七言诗,必须上下两句合起来才能说明一个完整的意 思。这样两句相加,奇数就变成了偶数。以律诗为例,首先在数字上是左右对称的,句 式很整齐,而且有严格的平仄对称和文字意义的对仗。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 上青天”,其中的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严格的规定。简单地说,就是实对实 、虚对虚。这是我国文字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在建筑上,这种表现形式就更为突出 。中国建筑十分强调建筑实体元素相对于同一参照系(点、直线、平面),在大小、形状 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偶数是代表“完整”和“完成”的意思,强调事物的对抗性和统一性。与对称同属于 一个审美范畴。在中国的审美意识中,偶数比奇数更受到崇拜。比如象征结婚的喜字为 双喜(囍),对女性的美称为“二八”佳人。即使出门远行,也要择个双日,如“ 若要发,不离八”。以长篇小说为例,中国古代的章回小说,其章回也是用整数,如《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120回;而《西游记》、《封神演义》、《 金瓶梅》都是100回。中国人之所以喜欢120和100这样的数字,据张石考证,“首先是 因为十二在中国的观念中代表一个完整的宇宙和完整的人生过程”[10]。中国古代人为 了度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道带分为十二部,叫做“黄道十二宫”。“天 干”、“地支”也是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相配,以表示年、月、日、时运行的次序。古 代中国人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甚至生属肖象也是以十二算计的 。“十”在他们看来,是顶点,是“无过无不及”的“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