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78X(2002)04-0098-04 一 发展和现代化是当今世界的最热门话题之一。而在许多情况下,发展和现代化这两个 概念有被混用的倾向,严格说来,它们虽有联系,却又不尽相同。从字面上看,发展是 一个不受时间维度限制的概念,或者说它并不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的现象,只要是某 一事物通过参照对比(可以是不同时间维度之间的参照,亦可以是超时空的参照)表明有 提升、有进步了,我们都能称其为发展了。而现代化则必须与时间紧密结合才有意义, 它特指最近时期(或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所出现的发展及其成果,特别是成果。更为重要 的是,发展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客观现象,是人们通过努力而取得的进步,它是具体的, 既可能是某一局部、单独的现象(例如某种生产工艺的发展,某个人能力的发展等),也 可以表现为一种整体的趋势(例如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等)。但不管怎样,发展与否 要以事实来证明,人为的、主观的因素不发生真正的作用。相比之下,现代化则更多地 表现为一种话语,是人们对已存在的事实或预期出现的事实的一种描述和分析,带有鲜 明的主观评述色彩和时代特征。对处于不同时期、不同状况下的人们而言,现代化的含 义并不完全相同。从原则上看,现代化的内涵应有如下几个组成部分:时间概念、内容 水平设置、目标预定、性质判断等。(注:尽管各国学者在表述现代化概念时角度各异 ,措辞不同,但都从宏观的角度涉及到了上述几个方面。我国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 论》中为现代化下了这样的定义:“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 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 说,就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 的大转变,是工业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 深刻变革的过程。”(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6~17页)。被称为美国现代化理论奠基人的T·帕森斯为代表 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现代化既包括英、法、荷、德、美等先期发展起来的国家,也 应包括那些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对于这些后发国家而言,现代化就意味着学习西方的 私有化经济、自由市场理念、多元社会结构、法治国家、公民社会、政党政治、自治团 体等等,从而最终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见周穗明等:《现代化 :历史、理论与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19~220页。))一般情 况下,现代化是一个大概念,是对某一领域总体状况的概括性表述,如工业现代化、国 家现代化等。 毋庸置疑,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处于中心的位置,实现经济上的迅速发展并达到 一定的水平,是衡量是否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标准。一般说来,实现工业化可算是迄今为 止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追求的现代化目标。以这个标准衡量,包括美、英、法、德、日 等在内的西方大部分国家以及东亚、拉美约50个国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的过程, 并向更高层次的“信息化”迈进,为现代化进程增加了新的内容。(注:学术界特别是 科技界有人称此为第二次现代化。参看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21世纪的中国》 ,《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第28期。) 在讨论现代化问题时,人们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经济指标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 地区是否实现现代化的惟一标准。现代化并不仅仅表现为某一领域中的发展,包括文化 (指狭义文化)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才是现代化的全部含义。罗荣渠先 生指出:“现代化是工业化,这确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也是现代化的经济层面的中心 内容,但仅此是不够的,现代化还将包括从基础到上层建筑、价值观念等的全面变革。 ”[1](P93)美国学者艾凯(Guy S.Ailtto)也将现代化定义为:“一个范围及于社会、经 济、政治的过程,其组织与制度的全体朝向以役使自然(World mastery)为目标的系统 化的理智运用过程。”[2](P5) 上述认识一方面使人们对现代化有了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对现代化一词的 广泛使用。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观念 现代化等术语都有很高的使用频率。国外学者也提出了国家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人的 现代化等理念。(注:1960年8月在日本箱根举行的近代日本研究会上,就提出了8条社 会现代化标准:1.人口较高地向城市集中,整个社会日益以都市为中心组织起来;2.非 生物能源高度利用,商品广泛流通,服务性行业发达;3.社会成员在广泛空间范围内相 互作用,社会成员普遍参与经济和政治事务;4.村社和世袭社会普遍解体,个人社会流 动性增大,个人的社会表现范围更加多样化;5.伴随个人非宗教地并日益科学地应付环 境,普及读写能力;6.广泛的、具有渗透性的大众传播网;7.政府、企业、工业等大规 模社会设施的拥有,这些设施的组织日益科层化;8.庞大人口集团逐渐统一在单一的控 制(国家)之下,各国间相互作用(国际关系)日益加强。(见毕杰尔斯塔夫:“现代化— 与早期近代中国”,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