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2)04-0021-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部门 ,它在带动经济结构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并被认为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时尚产业和主导产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发展中国家,由于择取了以市场取向为目标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了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在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文化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 发展。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和“左”的思想束缚,中国文化领域的改革 一直滞后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 段。在新世纪,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扑面而来的经济、科技全球化大潮,迫切要求文化 产业的理论和对策研究向纵深迈进,以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 一、中国文化产业的基本特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 报,2001年底,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621个,文化馆2899个,公共图书馆2689个,博 物馆1394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2.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4.1%。全国有线电视用 户8803万户。全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216亿份,各类杂志29亿册,图书63亿册(张)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现实概貌;然而,从文化产业的角 度讲,其特点却并不明显。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对其特点进行描述: 1.转型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以 来,中国的文化机构和单位正在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进行着由事业向产业的转型。早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文化部门就深受文化的投入与产出和市场需求尖锐矛盾的困扰, 开始寻求文化的自助自救之路:从文化企业的完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 到全额事业单位的逐步“断奶”,从“以文补文”、“多业助文”到文化产业的兴起, 文化部门和单位一直在试图探索一条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生存、发展和繁荣之路, 而这实际上就是一条文化的产业化之路。1998年7月,文化部正式成立了“文化产业司 ”,把文化产业的管理与发展纳入到了与文化事业其他职能部门同等重要的位置。应该 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一直带着转型性这一特点向前推进的。 2.复杂性。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长期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的基础上的。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在社会改革的新背景下,中国文化 产业从一开始就背负着一种双重要求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的矛盾。文化不可避免地要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它 被要求把文化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而文化作为一种产业,作为一 种与现代经济社会共融共进的生产方式,又必然具备追求经济效益的本能。二是意识形 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矛盾。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都必须体现这个国家统治阶级 的根本利益和指导思想,因此它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文化产品只有进入流通领域才能 实现它的价值,故它又有市场上一般商品的属性。三是文化生产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 矛盾。一方面,文化生产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文化由于其质的规定性而具有追求文 化价值、提高文化品位的不断上升的主体性发展规律,否则就不是文化;另一方面,市 场经济社会又要求它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这三对矛盾是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 ,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给予了文化产业双重的要求和期待,使之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 一种错综复杂的态势。这种复杂性在当前中国这样一个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市场经 济政策的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3.增长性。中国文化产业在中国政府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下,多年来呈现出一种全方 位的增长态势: 一是投入的增长。以1981年至1995年的15年发展为例,全国文化艺术基本建设和事业 费总投入累计达451.53亿元,年均递增16.16%;广播电影电视业总投入累计达615.83亿 元,年均递增23.87%;国家新闻出版署直属单位“八五”期间基本建设投资累计达4.15 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4.46%;“九五”期间的文化事业费比“八五”期间更是大幅度 增加。“九五”全国文化事业费累计达254.51亿元,比“八五”增加了133.38亿元,增 长109.9%。 二是消费的增长。以音像视听技术产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技术 的进步,中国居民目前拥有电视机3.5亿多台,收录机1亿多台,CD机1000多万台,VCD 机3000多万台,LD影碟机500多万台,多媒体电脑1500多万台,由此构成了巨大的音像 产品的消费需求。而这在20年前是不可想像的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