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02)01-0011-02 1.民族文化多样性:西部开发的重要依托和基础。 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具有丰厚 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征。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艺术, 是西部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开发西部地区的文明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 有机组成部分。中国许多灿烂的艺术都是在那里得到蓬勃发展和繁荣的,如集中在甘肃 、青海、陕西一带的彩陶艺术、集中在敦煌一带的灿烂的佛教文化和艺术,集中在新疆 、云南一带的岩画艺术等等。在这里我们几乎能找到所有中国美术、音乐、舞蹈、甚至 戏曲、诗歌发展的活的源头。多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西部地区的基本特征,也是 西部民族现代化的动力。 在西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十分丰富先进的环保意识,如尊重自然,维护人 与自然的和谐等等。以纳西族为例,纳西族有与本民族宗教东巴教密切相关的把自然和 人类视为一对兄弟的哲学观念体系,认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犹如兄弟相互依存,人 与自然只有保持这种兄弟似的均衡关系,人类才得益于自然。如果破坏这种相互依存的 和谐关系,对大自然巧取豪夺,那无异伤了兄弟之情,会遭致自然的报复。在这种理智 的认识基础上,纳西族民间产生了一套保护自然生态的习惯法以此制约着人们对待自然 界的行为。(注: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思想战线,1998(5) .)因此,有学者呼吁,多种文化类型、多种文化样式的并存是解决西部地区生态危机的 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来保护西部地区生物的多样性。 因此,在西部开发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的进程中,忽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将是十 分有害的。西部拥有众多的民族成分、个性鲜明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构 成西部综合优势的重要内容,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托和基础,也将是西部民族实现新 的发展的丰沃土壤。 2.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同步发展,共存双赢。 在西部开发中,坚持这一人文视角,原因有三: 其一,历史启示。在西部开发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经济来改善和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实现各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历史经验证明,当人们为摆脱贫 困,全力谋求经济发展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环境的保护,忽视葱茏的山川、清澈的河 流;往往容易忽视文化建设,忽视祖先的文化遗存,忽视人的精神家园。一旦物质生活 富裕起来以后,环顾四周,回首往事,常常为难以避免地留下诸多遗憾而追悔莫及。我 们在西部开发伊始,就应当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自觉。(注:孙家正.关于西部大开发 中的文化建设,新华文摘,2000(2).)在经济开发的热潮中,给予文化开发更多的关注 ,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二,西部开发是立体开发。西部开发既肩负着繁荣西部民族经济、使西部各民族实 现物质层面的脱贫责任,又承载着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使西部各民族在获得物 质财富的同时,在精神上共创和分享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从而真正获得自由与发展。 其三,实践证明,文化开发与经济开发两者并不矛盾,可以共存双赢。重视文化开发 ,对西部经济开发和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两者有相辅相成的功效。例如,云 南以建立文化大省为目标,承办了国际园艺博览会,促进了旅游业和建筑、服务、交通 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云南还在全面挖掘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方面做了许多努力,西双 版纳、大理、丽江、楚雄、迪庆等民族地区都已将民族文化作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开发。 尽管这些地区很遥远,但国内外游客仍然络绎不绝。云南在文化开发中不仅宣传了自己 ,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文化开发与经济开发相得益彰的成功例子(注:张家 生.西部开发与繁荣民族文化宁夏社会科学,2001(1).)。云南省提出建立民族文化大省 ,把民族文化当作一个大的产业来开发和建设,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等经验 ,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保护第一:文化开发中必须遵循和贯彻的原则。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包括有形文化遗 产如文物古迹,无形文化遗产如民族民间艺术和风俗习惯等。这是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 优势之一,在进行经济建设和开发中应当注意对这些资源的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建 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辩证关系,对于传统文 化资源,保护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利用。如果保护问题未能解决而急于开发利用,以 损坏传统文化资源为代价,那么就等于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破坏。而民族传统文化具有 不可再生的特点,一旦遭到破坏,就将永远失去。如楼兰古城、尼雅遗址,目前尚未全 面发掘清理,甚至有文物暴露于地表,在没有保护、没人管理的情况下,贸然开发旅游 ,其后果可想而知。保护好了文物(文化资源),也就保护好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 景。 西部地区的文化保护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为此,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 是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由于开发滞后受现代文明冲击不大,相对来说,传统文化资源 保存得较为完整,这是开展文化保护的有利条件。如果能够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 各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西部开发的重要意义,那么过去曾出现的为经济建设而破坏文物古 迹的现象就会避免,西部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就能有更大的成效。二是实地调查。西部地 区存在大量的文化古迹,其具体数量虽然难以统计,但进行调查了解、掌握状况应该是 开展保护的第一步。在这方面,除了一些著名的文化古迹、民间文艺之外,那些虽然鲜 为人知但却具有典型少数民族特色的文物古迹和民间文艺,也应该成为调查和保护的对 象。三是对文物古迹分别采取抢救性保护和管理性保护的措施。如新疆地区的楼兰古城 、高昌古城等,由于年代久远,环境恶劣,损坏十分严重,这就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 而像敦煌、兵马俑这样的宝贵文化遗产,已有20多年抢救性保护的过程,管理性保护就 成为保护的重点任务。四是对民间文艺进行收集、整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