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末,中共中央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中国首次正式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策之 一。“十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推动 文化产业发展。”而此时的西方,文化产业早已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了30多年。 离十五届五中全会不到两年,首届中国文化产业论坛在南京举行。这是国内第一次全 球性的文化产业专业论坛。 2001年下半年,本来美国新闻集团已经在上海策划了一届全球文化产业的高峰会,因 为美国“9·11”事件及其他诸多原因而宣告流产,所以本届论坛一跃而成为目前中国 举办的最大的国际性文化产业论坛。 一 规模空前的国际化论坛 如果给在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文化产业论坛”一个客观的评价的话,这个论坛具有 历史纪念意义,因为它标志着中国的民间力量在文化产业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 影响政府。长期以来中国由政府一手包办文化事业的格局,将被多元化的格局所取代。 其实这种论坛的举办在中国已不是第一次了,然而以前的文化论坛都是由政府单位出 面主办的,由各级政府文化单位派员发言,此次论坛则不。 此次论坛的论题为:“全球文化产业发展与新经济浪潮”,完全由民间公司一手策划 与组织,政府则在后面给予全力的支持与配合,300多位国内外的与文化产业界相关的 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平等对话,收到论文近百篇。据江苏有关单位统计:主 会场连同各分会场,听众人次总计超过1万人。策划此次论坛的是北京诺亚文化产业集 团,操办配合的是江苏省政府的若干个部门。以后该论坛将两年举办一次。 参加此次论坛的外国及港澳台地区的嘉宾将近50人,其中有全球第三大文化产业集团 贝塔斯曼、美国百老汇、好莱坞等全球知名的产业代表,也有澳大利亚、法国、芬兰、 瑞典、日本、韩国的各界人士,还有上述诸国的驻华使馆文化官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等外国政府的代表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的最高官员青岛泰之先生专门为 本次论坛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几乎江苏省的所有高级官员都在论坛的各种场合出现过 ,立志建设文化大省的江苏对这次论坛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在大会的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风险投资权威专家成思危专门到会做了专题 演讲,此举不难看出江苏省委与会议组织者的深意,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是迟早的 事,但是江苏省目前尚无一家文化产业的上市公司。成思危先生还专门接受了驻会记者 的专访。他指出:文化产业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既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风险。从 现在来看,学术界、企业界、金融界和政府对风险投资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为我 们国家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但要真正使我国的风险投资成为一个 事业,有一定的规模,还需要埋头苦干5年到10年。我们现在说的太多,应该是做的时 候了。 此次论坛的意义深远。它让中国人清楚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具有5000年文明发展史的 文化中国,文化产业却处于嗷嗷待哺的婴儿期,所以这次文化论坛带给人们的思考,绝 不是短短几天会期的事。一批中国文化产业的先行者将自己鲜明的观点奉献出来,为中 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上了一个理论的台阶,并且这些先进的理论,得到了政府的充分理解 与认可。此次论坛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期的一个分水岭:即由感性的探索阶段转 变为理性的成长阶段,许多投资商不再为文化产业的“暴利”前景而狂喜,他们从第一 阶段的具有盲目性的试探时期走了出来,开始理性地分析这个前景无限但道路艰险的辽 阔市场。资本市场表现出对文化产业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已不仅停留在口头上,新的投 资方式开始出现,同时对严重滞后的文化产业政策也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二 论坛的理论成果发人深省 论坛最显著的成果就是在若干理论问题上得到了澄清,与会的国内外各界专家学者用 大量的事例与数据,使不少本来还沾沾自喜的业内人士,如同醍醐灌顶。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副院长刘光溪,全程参加了14年半的WTO谈判。他说:中国作为文化 资源大国,在如何把文化资源变成文化效益,才迈出了第一步。在1999年的中美谈判中 ,文化的开放最终成为谈判的焦点,核心问题集中在音像制品的销售、租赁、大片进口 等方面,其实从中国与WTO各成员国谈判的结果和最后做出的承诺来看,中国加入世贸 组织后在这方面开的口子远较大家想象得小。但是,文化的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没有文化的开放与融入,要使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是不可能的,封闭 对任何国家、民族来说都是暂时现象。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文化产业必然进入高速发展期,但是与西方国家比较起来,就 像中国的足球与巴西的足球一样,你可以在同一个赛场上与之竞技,但水平却是绝对不 相称的。首先是总体发展上的不对称,美国2001年文化产品出口达700亿美元,已超过 了汽车与航天产品的出口,中国入世谈判的焦点之一也正是文化产业的放开问题。其次 ,美日英等国的文化产业已成为最大的产业,一个国际传媒公司的产值可相当于一个中 等国家的GDP,因此,他们必然以全球作为其市场,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广大 的文化资源和5000亿人民币的文化消费市场,从而形成对我国经济文化之安全的巨大威 胁。第三是开放领域的不对称,我国对信息产业的分类上,还停留在美国5年前的水平 。第四是制度与规则的不对称,我们的文化产业制度不但远远落后于西方,甚至严重滞 后于我们自己的改革进程,在游戏规则上,仍然是松散的、落后的应对政策,有限开放 能维持多长时间,是有疑问的。所以本次论坛已响起了“制度创新”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