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02)01-0050-04 辽河民族生存的地理空间是辽河流域片。从水文和水文资源角度说,是指包括辽河流 域、图们江流域、鸭绿江流域及辽河沿海诸小河流域,地跨辽宁、吉林、内蒙古东部、 河北省北部四省区,总面积达34.5万平方公里的地域。辽河民族是中原民族的近邻。辽 河文化影响的历史空间比传统的中华文明史早1000年。辽河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又是与中原文化密切相关并对其有极大影响力的地方。 辽河民族与中原民族的接触呈现出“和睦相处”与“兵戎相见”相互交替的局面。辽 河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则是冲击与叠加的递进关系。中华文化的积极因子因此而不断 被激活,中华文化因此而走向新发展。 一、辽河民族对中原民族的冲击 欲明此义,先界定中原。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汉族以及先后同化于汉族的 各族人民所居住,是中华各民族的中心舞台。在辽河流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相继产生 并走出了许多民族,如东胡、乌桓、鲜卑、夫余、高丽、勿吉、契丹、女真、蒙古等民 族。其中,凡是强大了的民族,都要到中原这个中华民族的中心舞台进行充分的表演。 近来学术界有着越来越清楚的共识: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在上古夏、商、周三代中, 商和周都是“外来户”,周朝是西部民族入主,而商朝是北方民族入主。从最近一二十 年对红山文化的考古和研究看来,这是很有根据的。商的先民就曾居住生息于辽河流域 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一带,其后进入今山东一带,被称为东夷,而后入主中原[1]。商 朝灭亡以后,箕子率领族人北上东进,其实是回到老家去。可见在中华民族形成之际, 辽河流域就是重要的摇篮。辽河文化很早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汉之交,东胡被匈奴击破,分化为乌桓、鲜卑和室韦等分支。鲜卑族逐渐强大,到 了东晋和南北朝时,鲜卑出现了几个大的部族,其中主要有慕容部、宇文部、拓拔部和 秃发乌孤部。它们都曾建立国家政权。慕容氏相继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秃发 氏建有南凉,拓拔氏建有代,后改称魏,史称北魏。宇文氏初附于拓拔氏,后代魏而建 北周,进而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从东汉到南 北朝,鲜卑居地不断南迁,并入主中原。唐朝后期,契丹人在辽河流域建立了辽国,历 时约200余年,是一个与汉族政权宋朝分庭抗礼,并逼迫其称兄纳贡的强大王朝,在公 元1125年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所替代。其后,契丹人的残余与蒙古人、汉人和女真人的 民族同化。女真人于1125年建立大金后,很快灭辽、驱宋,并使其成为局促一隅的南宋 小朝廷。金朝于1234年被蒙古大军灭掉后,女真人融合在蒙古人和汉人之中。以蒙古人 为主体建立的元朝统一了全国,并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直到1368年被汉人政权明 朝所驱逐。从辽的立国到元的退出长城以南,这期间共经历了452年。最后是女真的后 人满族建立了清朝,君临中国近三百年。辽河民族对中原民族的冲击,前后共计1000余 年。所以说,中国历史的一大半时间是在辽河民族的影响下发展过来的,这并非是耸人 听闻。 二、辽河民族精神与辽河文化的特点 特定的环境培育出特定的民族精神。辽河民族都是在采集、渔猎、游牧、农耕的社会 经济生活中发展起来的。这意味着他们在适应生存环境时,季节分明的气候养成了节奏 鲜明的习俗,爱憎分明的品格;在获取生存资源时,造就了勇敢、剽悍、刚毅的性格; 在结交生存伙伴时,表现豪爽、大方、坦率、热情的风格;在追逐生存空间时,呈现流 动奔放、拼搏进取的雄姿。在这种民族精神鼓铸下,辽河文化形成诸多有异于其他流域 文化的特点。 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明显的早发性。还在远古时代,这里的人群就有了图腾崇拜、宗 教信仰和祭祀活动。中国号称是龙的故乡,但真正的中国第一龙和中华第一村并不是发 现于中原,而是在辽河流域。[2]当我们寻根认祖的时候,是辽河文化研究把中华文明 史向前提到8000年前。上古时期,这里出现了相当成熟的青铜文化。汉代时期,在辽南 一带已经出现了繁荣的农耕文化。 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在古代,它欢迎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儒、释、 道在这里竞相传播。有迹象表明,古代西方基督教在这里也有传播[3]。广阔的黑土地 更以它博大的胸怀,吸引那些为中原的战乱所苦的人们,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这里的各民族之间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质言之,辽河各 民族两千年来不断彼此介入,包括与汉人的互相渗透和互相融入。 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卓越的独创性。这里生息着的许多民族受气候、地域及民族心理 等因素的作用,在社会风俗、建筑艺术、绘画雕塑、歌舞曲艺诸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民 族个性,一些群体在学习中原文化的时候,又进行了嫁接和创新,辽国官职中的两面官 制度[1],就是政治体制方面的杰出创举。 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频繁的更替性。在这片土地上,兴灭分合的各民族如逆旅之过客 ,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形成了更替性。东胡、乌桓文化被鲜卑文化所取代,鲜卑文化又被 渤海文化所取代,渤海文化又被契丹文化、女真文化、蒙古文化、满族文化相继取代。 各族文化都自成体系,彼此之间很少承袭。 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持续的向心性。几乎每一个辽河流域民族成长壮大以后,都把中 原文化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模式,虚心学习,努力趋同。他们吸收中原的经济生活、仿 效中原的政治制度、文化礼仪、意识形态、教育与科举,最后是把自己汉化,加入中华 民族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