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2)4-0046-06 特色文化是城市现代化与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 与发展特色文化,只有在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城市文化的竞 争力、影响力与辐射力。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遗产,有鲜明的特色文化,这就是金陵特色文化。金陵特色文化是我国城市文化的典型 代表之一。在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一定要紧紧把握金陵特色文化与现代化的 契合点,并由这些“契合点”升华为南京市“十五”文化发展的目标,建设具有鲜明特 色的城市文化,以自己独特的风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自立于世界城市 文化之林。 一 金陵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早在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国后 就设置金陵邑,在今南京市清凉山。三国时东吴自京口(今镇江)迁都于此,称为建业, 这时流行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民谣,说明建业地区已经成为众所公认的江 南中心。西晋建兴初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而改为建康,东晋在建康建都,丞相王导说 “建康古之金陵”,后人因而作为今南京市的别称。这里是南朝宋、齐、梁、陈的都 城,有“六朝古都”之称。南唐建都于此,称江宁府。明洪武元年定都于此,称南京。 在此建都的还有太平天国、国民党政府,因而又称“十朝都会”。三国时诸葛亮曾观看 金陵山川形势,不禁感叹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也。”(《太平御览 》卷156引张勃《吴录》)南齐诗人谢脁《入朝曲》中云:“江南佳丽地,金 陵帝王州。”唐代大诗人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诗中写道:“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 英豪天下来。”建国五十多年来,南京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所 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是中 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文 化特色。 金陵文化的特色之一是水文化与山文化相映。南京“负山带江”,背靠宁镇山脉,滨 临滚滚长江。南京城内与近郊既有钟山(紫金山)、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五台山、 清凉山、马鞍山、狮子山、牛首山、汤山、方山、幕府山、栖霞山等,又有秦淮河、金 川河等流经南京市区而注入长江的两条支流,玄武湖、莫愁湖就像两颗明珠布列在南京 市的左右。总之,南京有山有水,山水相映。因而,古人咏南京(金陵)也往往是山水兼 顾:“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蒋山青,秦淮碧。”(萨都剌《满江 红·金陵怀古》)“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自然景物如此,人文景观也是如此。例如位于秦淮河畔的瞻园,布局精致,曲折幽 深,可谓“一拳代山,一勺代水”,山水相映,宛若天成。正是金陵(南京)的青山碧水 孕育着金陵的水文化与山文化。所谓“水文化”与“山文化”,既有物态文化的层面, 又有心态文化的层面。对于后者的特性,可以用《论语》及《老子》及《老子》中的有 关论述进行诠释。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由此可见水文化是智(知,同“智”)者文化,道家老子说“上善 若水”(《老子》八章),水文化不仅具有聪颖灵慧的特性,而且“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同上),也就是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处事善 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而山文化是仁者文化,儒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厚德载物”(《周易·坤 卦·象传》),崇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传》)的阳刚之所显 然,金陵文化的特色之一是水文化与山文化相映,是儒道合流的文化。这种儒道合流的 文化在魏晋及南朝的表现形态是玄学,其特征之一为魏晋名士风度。这种魏晋名士风度 在南京人身上的残留,被戏称之为“南京大萝卜”。这种“南京大萝卜”式的特色文化 有正面价值,也有负面价值。前者表现为纯真朴实、厚德载物等,后者表现为自由散漫 ,做事不紧不慢等。 金陵特色文化之二是中华南北文化的交流。中华文化以长江为界,分为南北两大文化 ,南京正处在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上,因而形成了金陵文化的主要特征:交融性、互补性 和开放性。金陵文化经历了四次南北文化的大交流。第一次是永嘉之乱与晋室南迁,所 谓“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晋书》卷65《王导传》)。此时南渡至 长江流域的北方人总数约七十万以上,并设置了众多的侨州、郡、县,如在建康境内设 置侨郡和侨县二十多个,其中王、谢等北方世家大族侨居在建康的乌衣巷,后来唐代诗 人刘禹锡《乌衣巷》诗中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晋皇室南迁并在建康定都,北方世家大族与大批百姓南渡并在建 康境内侨居,大大改变了建康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乃至语言等风貌。例如东晋曾 官至宰相的谢安好作“洛下书生咏”,建康一带名流多加摹仿,一时用洛阳书生的声调 咏诗成为风气。第二次是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安史之乱不仅使唐帝国从封建社会的顶 峰跌落下来,而且使北方人如潮水般地涌向包括今南京在内的江南。据《旧唐书·地理 志》中说:“自至德(756—758)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 ”第三次是在两宋之交。“靖康之变”引起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北人南移,使包括今南京 在内的江南人口首次超过了北方。第四次是在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之时。当时,朱元璋 将相当数量的原金陵居民迁往云南边疆,又大量移民“填实京师”,据顾炎武《天下郡 国利病书》第八册《江宁·坊厢赋役》中说:“高皇帝定鼎金陵,驱其旧民而置之云南 之墟,乃于洪武十三等年起苏、浙等处上户四万五千余家填实京师。”这四万五千户分 别来自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以及应天、苏州、松江、常 州、镇江、庐州、凤阳、淮安、扬州、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安庆、广德等十五个 府,还有徐州、滁州、和州等三个洲。这四万五千户移民,如果以每户五口计算,就将 有二十多万人。据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统计,那时南京城内总人口为四十七万三千二 百人,可见外来移民将近一半。这四次大交流,虽然究其原因或是社会动乱,或是外来 侵略,或是帝王的强权政策,但实际效果却使全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因而使南京成 为全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南北几次大交流,使南京“人杂五方,故俗颇相类”( 《隋书·地理志》),兼有北方人的豪迈慷慨、古朴粗放,与南方人的细腻柔和、聪颖 灵慧。如明代建造的中华门(如称聚宝门),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布局严整,气势恢 宏;而位于南京市南郊的杨柳村古建筑群,显得精巧美观、素雅明净,分别展示了南北 文化的不同风貌。又如南京话的演变,也多次受到人口迁移的影响。在一千多年前的魏 晋时期,南京话尚属江东方言即吴语区。永嘉之乱与晋室南迁,建康(南京)成了东晋都 城。经过东晋与南朝近二百多年的交融,形成了源于洛阳晋音而在江南得到发展的南朝 正音——中古金陵音系。又如明代的南京话,经过与江淮一带方言的同化、融合,逐渐 具备了综合的性质,成为当时的江淮官话。明清两代的中国通用语“官话”是南京话。 西方传教士为华,也将南京话看作是官话,是通用语。如明末来华的法国人金尼阁所著 供西方人学习汉语的《西儒耳目资》一书,就是将南京话作为基础方言,直接用南京语 音来标汉语,向世界介绍汉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