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920;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2)01-0017-06 在现今全球化大趋势下讨论欧洲文化(或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或会通,没有必 要讨论其可能性,因为这已经是过去的历史或现存的事实,但有必要讨论如何破除妨碍 两大文化进一步融会的思想障碍,因为经过20世纪的文化理论研究,无论在中国学术界 还是西方学术界,人们对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融会问题的看法达成了较多的共识,但仍 旧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纷争。 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对倡导与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仍有多方面的疑虑,在理论上 则表现为在以下三个问题上的分歧:第一,以往中西文化交流是否具有平等性,今后的 中西文化交流能否具有平等性,简言之,平等交流有无可能?第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 目标和结果是什么,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而后达到的一种多元共存共生、既有统 一性又有多样性的世界文化,简言之,无差别的、统一的世界文化有无可能?第三,不 同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能否阻碍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会否造成误解的累积,简言之,准 确的文化翻译有无可能?在这三个问题上产生的理论分歧从思想上阻碍着中西两大文化 体系的进一步融会,需要中外学术界和思想界共同加以廓清和突破。 一、平等的文化交流有无可能? 在中国史学界的语境中讨论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史”与“基督教在中国的 传播史”基本上是同义词,在中国宗教学界的语境中讨论基督教问题,“基督教在中国 的传播史”与“中国基督教史”基本上是一个意思。“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带来社会 和思想文化的变动,学术界重新关注和投入对于中西交流史和基督教教会史的研究,… …近20年来,很多学者投入了此课题的研究并且取得很大成绩,大批论著、译著问世。 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共发表论文千余篇,专著、译著、资料汇编等50余部。”[1]( p.284)而在这些成果中,涉及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传教问题的占其中的1/2左右。学 者们力图改变过去研究面较窄的缺陷,客观公允地评价来华耶稣会士及其所传入的西学 。但也有学者仍旧坚持以往的某些评价,认为“耶稣会士终究代表一股历史逆流。由传 教士充当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和传播者,实在是一桩令人遗憾的事。”[2]目前持这种 观点的学者人数虽然不多,但它承载了中国人在20世纪特定历史条件中形成的因山河破 碎所造成的在中西文化关系上的焦虑感和后来五四精英们在思考中西文化关系时通常拥 有的紧张感,因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并将在今后某些特定时期重新以新的形式出现 ,值得学术界注意。应该说,学者们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主义情结对学者个 人来说也许无可厚非,但这种情感和情结在时代变化了的情况下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思想 阻碍。 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有一个难解的症结,即文化交流传播的平等性问题。有些学者认 定这四百年间的中西文化交流始终是不平等的,有些学者认为在这四百年中大部分时间 是不平等的,只有在少数时段是平等的。具体到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许多研究者 实际上认为它是不平等的,但也有学者认为它在某些方面具有平等性,但不敢明确从总 体上将之定性为一场平等的交流。而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我们从总体上应将明末清初的 文化交流定性为一场平等的交流。 回想始于四百年前的“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诚可谓“行程坎坷九万里,步履 蹒跚四百年”。当时,东西双方睿智的思想家对“融汇中西文化”怀有十分美好的愿望 。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中国儒生士大夫对“异国异书,梯航九万里而来”,表示 衷心欢迎,并力主“会通”中西文化,以求“超胜”;大儒方以智总评西学“质测颇精 ,通几未举”,主张“借远西为判子,申禹周之矩积”,“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间” ,并有兼容各门学术编成一套大百科全书的构想。与之同时,伏尔泰、莱布尼茨等西方 大哲人读到白晋等人介绍的《周易》、《中庸》等四书五经而盛赞中国人的哲学智慧, 曾满怀希望想亲自到中国来访问,并协助康熙皇帝建立中国科学院,发展中西“融合” 的数理科学。(李约瑟语)“那时的东西双方好像处在‘初恋’之中,情人眼中出西施, 各自都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学习对方,徐光启把‘泰西’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伏尔泰 则时时以孔子弟子自居,对儒学顶礼膜拜。相互的学习,相互的尊重,相互的倾慕,成 为那个时代东西方的主要特征。从皇帝开始,康熙学西洋数学,听西洋音乐,让八旗子 弟们演几何,学外语,明末清初的学术领袖们如徐光启、顾炎武等人,个个都读西洋之 书,谈历学、算学。心学衰,实学兴,与西学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大西洋岸边的路易十 四则专门将被传教士带到法国的中国人黄嘉略留在身边,喝中国茶,建中国亭,用中国 漆器,看中国皮影戏,一时间‘中国热’遍及欧洲。那是一个会通的时代,尽管有着虚 幻,有着矫情,但双方是平等的,心态是平稳的。”[3](p.6) 讲到这里,本文开头的设问——平等的中西文化交流有无可能?——已经有了一种回答 。如果历史上的某些时段曾经或已经有过基本平等的中西文化交流,那么历史上或现时 代出现的不平等的中西文化交流就都不能用来证明“不可能有平等的中西文化交流”, 更不能用来作为预测今后中西文化交流不平等性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