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44(2002)01-0055-04 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来源于海洋,这已是被许多科学家证明的事实。文化是针对 人而言的,所谓文化,其实就是生存方式,人与人怎么相处,人与自然怎么相处,怎样 组织社会。有一种文化因水而产生,又由水而发展,因此也就称之为水文化。林一山同 志(中国水利事业家,原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曾精辟地阐述过水与文化的关系:古代文 化源于河流,现代文化改造河流。古代文化在这里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古代文化源于 河流”主要是强调文化与河流源和流的关系,但并没有排斥古代文化中也有改造河流的 成份。当我们探索文化与水如何由源到改造,再如何由被动改造到主动改造这几方面关 系时,也就是完成了从一种水文化现象到另一种水文化现象的认识过程。 人与水的关系不是永恒不变的,由此产生了不同时代水文化的差异性。古代,源于水 的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水而生存,其水文化主要表现为趋利避害,当然并不排斥简单的 改造河流的行动;近、现代,成为自然主人的人类开始改造河流,他们兴建大量的、各 种类型的水利工程,发展水利,这时的水文化主要表现为兴利除害,充分利用因水而存 在的一切物质材料,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当代,由于以前盲目的改造, 人类已遭受以水为代表的自然界的报复,由此自觉地调整与水的关系,开始创造一个崭 新的水文化。 一、文化源于河流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与兴衰无不与水有关,文化的起源与兴衰也无不与水有关。 尼罗河被称为“埃及之母”,它不但孕育了古埃及,更是世界著名文化发祥地之一, 这一切首先得益于尼罗河的泛滥。每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不仅给尼罗河三角洲灌一次透 水,而且河水还会把从上游带来的大量矿物质和有机物留在尼罗河两岸的田野里,由此 构成了“地球上最肥沃的土壤”。古埃及人早就掌握了尼罗河的规律,早在公元前6000 年前,埃及的祖先就在尼罗河两岸繁衍生息,他们不仅从事渔猎,而且从事农耕。到了 公元前5000年左右,他们不仅学会了用亚麻和兽皮做衣服,用石头做锄板,用木头做小 船,用称为“瑟德”的纸莎草编筐,而且已经创建了围堰造地、筑堤防洪和引水灌溉等 水利工程。古埃及人就在这个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诞生的古 文化比巴比伦和印度的古文化还要古老。埃及人发展了天文、数学、医学、建筑学等, 他们保存木乃伊,建造巨大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阿波罗巨像、亚历山大灯塔及各式 各样的庙宇等,有的建筑早就被列入世界七大建筑之一。因此,早在法老时期,埃及就 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等谚语。尼罗河的确是埃及人 民生命的源泉,它为两岸人民积累财富、创造文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古印度文明来源于被称为“恒妈”的恒河。恒河在瓜伦多卡德与布拉马普特拉会合后 ,形成了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那里繁衍生息着一代又一代印度人。恒河 不仅是印度人生命的源泉,更为古印度文化的诞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古印度人修 建的泰姬陵是印度古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颗明珠,是古代恒河子孙在建筑艺术方面巧夺天 工的杰作,更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 巴比伦位于美索米达平原,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穿过,公元前1800—600年,巴 比伦在此建都。当时这里不仅有两河纵横,而且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青水秀,生态环 境良好。古巴比伦人在这里进行平原灌溉,发展农业,并创造了两河文化(巴比伦文化) 。巴比伦人在这里修建了空中花园、玛克笃克神像等。 过去,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一直被认为是中华古文明的摇篮,这无需赘述。可近半个 世纪以来,从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长江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和古文明 的摇篮,也就是说中华民族起源不只是一源,而是二源。当云南省禄丰县的禄丰腊玛古 猿头化石被发现后,更证明了二源说的正确性。除此之外,半个世纪以来在长江流域发 现的古人类化石异常丰富,从170万年前到1万年前早、中、晚期整个旧石器时代均有分 布。长江流域发现的新石器遗址已多达2200多处,其代表遗址为上游的三星堆文化遗址 、大溪文化遗址,中游的屈家岭文化遗址,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址、 良渚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不仅有石器、骨器、角器、蚌器、陶器、玉 器等,还有居址、陶窑、墓葬等文化遗物,已充分显示了远古先民的智慧,他们与黄河 流域的先民们一起创造了最初的中华文化。 首都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文明的中心。“几乎相同的是每座都城都是选择最佳的地 理和资源条件而被确立并充分运用这些条件创造出最高层次和最高水准的文化。”(《 首都中国》)根据以往的规律,首都往往是建立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易 于战略防御的地点。古希腊、古印度、巴比伦都是这样。然而“华夏第一都”又是在哪 里?它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世本》认为:“夏禹都阳城。”《国语·周语上》:“昔夏 之兴也,融降于嵩山。”王先谦先生曾考证说:“《一统志》:阳城故城,今登封县东 南三十五里,俗名为告成镇。”有关部门经1977年夏考察证明,大禹治水的传说并非神 话,嵩山脚下的告成镇(阳城)便是我国的第一个国都。先民为什么最先选择阳城这个地 方作第一个国都?主要得益于这一地方当时的地理环境。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 农为本的国度,祖先们最向往的生活是农耕渔猎,而这一带在几千年前是先民们最中意 的地方。告成镇位于黄河流域的伊洛河地区,当时这一带森林茂密,气候宜人,水网密 布,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物产富饶,又位于闻名的中岳嵩山脚下,这里是天然的农场 和牧场,建都于此,最适当不过。这里又是伊洛河汇入黄河之地,一清一浊两水在交汇 处回转盘旋,然后归于混沌,奔腾东去。相传这里也是伏羲氏“构演八卦”的地方。伏 羲氏在此“观文于天,察理于地。是以图书著其迹,河洛表其文。”于是便出现了河图 、洛书。河图、洛书的出现被认为是帝王、圣者、贤者受命于天的征兆。以致黄帝、尧 、舜、汤和周成王都到此筑坛祭祖,求河图洛书。八卦不仅对古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对现代科学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德国的莱布尼兹就是在这个八卦图的影响下,衍 生出了二进制。传说中的嵩山是大夏族的神山。禹的父亲鲧,便被封为嵩伯。这里也是 中国水利产生最早的地方。为什么说黄河流域水利的产生对我国古代第一个封建奴隶制 国家的形成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因为这一带河流众多,最容易洪水泛滥,所以先民们从 开始居住这里就从没有停止过与洪水的斗争,鲧就是因为治水不利被舜杀害。禹治水成 功被封为王,又在阳城建国都。夏邑当之无愧地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因为这里不光诞 生了国家,还有政权,有监狱,有礼制,它因此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