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冲突与融通,早在20世纪末叶已经形成为具有挑战性的国际课题。我们党把“ 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定位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把这一课题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其具备了民族性、选择性、发展性,因而 具有了国家实践的价值。 文化的内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 度和组织机构,其中包括为了其价值的实现,以某种意识形态为指导,以某种制度和组 织机构为基础而实施的文治和教化。从江泽民对“三个代表”内容的论述来看,“中国 先进文化”显然指的是狭义文化而不是广义文化。而且,这种文化还必须是中国式的、 先进的,即符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中国强盛的、合乎人类发展趋势的。把持狭义文化 内涵的规范性十分复杂,做到坚持民族性而不排斥国际性,坚持发展性而不固守传统性 ,坚持先进性而不顾念既得利益,坚持阶级性而不与人类发展趋势相悖更不容易。本文 仅就(中国)悟性文化与(西方)契约文化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关系问题,谈一些粗略的看法 。 一、悟性文化与契约文化的基本特征 悟性的哲学涵义本指“知性和理性”,一般含义泛指“了解、领会”或“觉悟”。悟 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指的则是人们思考问题、处理事务的典型民族心理特征,以及揭 示规律,捕捉机缘,了解人意,考量事理的习惯做法和能力表现。悟性文化在如下几个 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1)思维特征。以悟性文化作主导意识的国民,其思考问题虽然 既使用演绎思维方式,也使用归纳思维方式,但通常以演绎思维为主;认为家庭是社会 的细胞,在整体和个人之间常常从整体出发思考个人。(2)观念特征。对待财富的态度 是,认为情、义、礼与财富对立,提倡以情、义、礼约束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在民主政 治与伦理政治之间,习惯性地选择伦理性的政治而排斥民主政治;在人性伦理与政治性 伦理之间,易于接受、容忍政治性的伦理而不从人性角度出发处理伦理关系;在规则与 谋略之间,推崇谋略而轻慢规则;在法制与人际关系之间,重视人际关系甚至容忍人际 关系冲击法制。(3)性格特征。喜欢间接的表达,乐于委婉、含蓄的信息沟通,信奉顺 从自然、适者生存的哲学,推崇无常中发挥的智慧和勇气。(4)办事习惯。首先关注交 际对象,然后思考其拥有的关系的使用价值。 契约文化与悟性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仅就字面而言,“契”的本意指“意气相合、 投合”,“约”的本意指“以语言或文字互订共守的条件”。如果以“契”与“约”合 成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指的则是人们以自愿的意识为主导,以平等交换、自主协商机 制为基础,用遵守约定方式处理事务,求得公平、和睦、秩序活动的总称。契约文化的 特征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思维特征。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两种方式兼用,但 思考问题常以归纳思维方式为主;认为个人是社会的细胞,在整体和个人之间,基本从 个人出发考虑整体。(2)观念特征。对待财富的态度是,认为利益乃人之根本,按照规 则获取利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伦理政治与民主政治比较,喜欢民主政治而不大接受伦 理政治;政治性伦理与人性伦理比较,推崇人性伦理而拒绝政治性伦理;规则与人际关 系和谋略权衡,主张人际关系不可超越规则,谋略不可以冲击法制。(3)性格特征。喜 欢明确的直接表达,不喜欢含蓄、委婉的示意;习惯坦诚无误的快捷沟通,不适应模糊 的陈述;信奉实力,崇尚公开竞争,难于忍受无规则状态的斗智、斗勇。(4)办事习惯 。首先关注规则的公正性,然后思考规则的执行。 二、悟性文化与契约文化的成因分析 悟性文化与契约文化的特征差异,主要源于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影 响。首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庭式的生产创造悟性文化,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和工 场(工厂)式的生产创造契约文化。自封建社会形态成型以来,中国历史与西方国家历史 相当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近2000年),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较短 (不足100年)且不成熟。西方国家封建社会历史较短(约1000年),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较 长(至今近700年)。中国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类型,生产以家庭为基 本单位,西方国家以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为主要类型,生产以工场(工厂)为基本单位。封 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历史长短的差异及其生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中国文化受封建社会及 其生产方式的影响严重,而西方文化受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方式的影响更大些。这种 差别所导致的具体区别是:(1)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生产,由于成员之间具有血缘关系 或俗成关系,每个人都清醒地意识到是在为自己劳动,彼此易于投合、默契,遂在生产 活动中养成了委婉、含蓄表达意愿的习惯;以工场(工厂)为基本单位的生产,工场主与 工人是纯粹的雇佣关系,惟有依靠严密的组织,强制性的制度,严格的纪律和明确的信 息沟通,才能够实施管理和维持正常的生产。这样,经年累月的生产活动和管理活动, 不仅创造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而且培养了人们坦诚、直率的性格和依规则行事的习 惯。(2)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强,这使他们形成了以适应 为主的心理,推崇顺应自然、以柔克刚的哲学;以工场(工厂)为基本单位的商品生产, 对社会的依赖性很强,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谋求生存的需要,使他们因无法回避竞争而 变得不惧怕抗衡,并从中创造了崇尚实力和征服的哲学。(3)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 境之中,弱小的家庭之间非但没有竞争,反而常常需要相互关照,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生 活方式,使他们养成了注重关系的心理;在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环境之中,工场(工厂)之 间是纯粹的竞争关系,出于公平竞争和以实力谋求发展的渴求,使他们养成了注重规则 、信守规则而不是注重关系的心理。(4)在家庭式的生产组织中,家庭成员在根本利益 一致的基础上,主要不是依靠机制、规则,而是家长的特权、经验和能力实施管理。由 于中国社会以家庭为细胞,国家以家族为基础,推崇伦理性的政治便成为很自然的事情 。在工场(工厂)形式的生产组织中,生产者与管理者及生产者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主要依靠利益驱动和制度(纪律)约束支配雇佣劳动来从事生产。由于社会以个人为细胞 ,国家以工场(工厂)为基础,因而容易推崇给予个人以一定社会地位的民主政治。从上 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悟性文化与契约文化特征的差异,主要来自经济类型、生产方式和 管理方式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