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水模式,体现出古人对良好人居环境的追求。风水模式在形成演变过程中,人们不断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都到村落,从民居到寺庙,这一简单的而又无处不在的模式几乎贯穿了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历史的始终,使中国古代城市、村落的布局及建筑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景观,构成了东方地平线上迷人的风景线。 风水模式不仅仅是空间结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时间过程,它是古人在长期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景观,它给文化地理学(尤其是行为地理学)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研究空间。因为人的空间行为最直观的表现莫过于聚落的起源和演变,我国现存的大量的古村落就是古人行为的“活化石”,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民间人文精神的“原生状态”。笔者认为:风水规划思想是中国古村落永恒的主题,也影响到城市规划的许多方面。理想风水模式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于它真实记录了古人选择居住地点的行为过程,反映了古人对环境的认知过程,在自然地理空间中蕴藏了人文精神空间,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1 生殖崇拜的生命追求 自身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既是人类本能的生理需求,也是人类社会对生命的追求。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远古时期,人的繁衍壮大是部落氏族内部的最大愿望,所以,在风水环境的选择上,赋予了极为浓厚的生殖崇拜意象。 龙与虎:青龙、白虎是风水模式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也是最早的概念。1988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属于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6000年)的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青龙、白虎图案。龙与虎是中国两个重要的生殖崇拜图腾。《易·乾·文言》曰:“云从龙,风从虎”。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考证说:“云从龙则曰乾为龙,风从虎则曰坤为虎”。乾为阳、为天、为男,坤为阴、为地、为女。中国民间风俗中,龙与虎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生殖意义十分典型。 阴阳交合:风水讲究“来积止聚,冲阳和阴”,负阴抱阳是风水模式的主要特点之一。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化生万物,是生命之源泉。《周易·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宋代著名学者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写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大地为母: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过对性的崇拜,特别是对女阴的崇拜,因为古人认为女阴是生命的源泉,逐步产生了“大地为母”的思想,风水模式具有明显的女阴形态[1]。风水典籍对此记载颇多,比如《青囊海角经》说:“万里之山,各起祖宗,而见父母,胎息孕育,然后成形。是以认形取穴,明其父之所生,母之所养。天门必开,山水其来,地户必闭,山水其回。天门,水来处也,地户,水去处也。……穴居其中,不居其旁。……突中有窟,高处低也。窟中有突,低处高也。……” 仙境模式:俞孔坚教授把中国古代的理想景观归结为仙境神域模式(昆仑山、蓬莱、壶天模式)、艺术家的理想模式(陶渊明模式、沟壑内营的可居模式)、风水模式等[2]。其实,仙境神域模式就是风水模式生殖崇拜空间的理想化,生殖崇拜的目的,一是希望子孙繁衍,代代相传;而是祈求康体长寿,世世平安。昆仑山与蓬莱仙境里,高山所阻,重洋所隔,羽仙得道,珍宝满地,上有不死之水,不死之树,不死之药,令人可望而不可及。所以,风水模式中山之龙脉一直延伸至昆仑山,水之流向一直注入东海,表达了古人对生命的无限希冀。古代都城西北修建高台建筑,宫苑内部一池三山,即是昆仑、蓬莱仙境的具体体现。 仿生学原则:天地仿生,自然之灵。许多城市规划时有意模仿动物形状,这些动物都有长寿吉祥的象征意义。于希贤教授称之为风水学中的“仿生学原则”[3]。比如,福建泉州是历史上重要的港口城市,人居环境的取象,古人因天时就地利,将之营造为一个鲤鱼的形状。城外环之以河,就取像鱼嘴唇上的游线。若要从陆上进入泉州,要经过三个水口。都在路与河流的交汇之处。这三个水口处,各建起一座水口塔,以增其势。鱼的生殖崇拜含义十分明显,因鱼腹多子,且双鱼图案形似女阴,从半坡出土器物上的鱼纹到民间广为流传的男婴鲤鱼图画,千百年来,经久不衰。“龟”也是风水学中以物取象的对象之一,苏州、成都、昆明、平遥皆有“龟城”之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龟、龙、麟、凤被推崇为灵物,而龟居四灵之首。传说大禹治水就得益于神龟负书。龟为货币,龟为宝物,龟是财富的象征。另外,龟的长寿人人皆知,据现代动物学研究,可达300至400年。龟还具有生殖崇拜的意象,龟头象征男根。饶宗颐先生还考证,龟为水母,龟是地液——生命之汁的代表。所以,古人总是将益寿延年,子孙繁衍与龟联系起来并加以崇拜。葫芦也是典型的生殖崇拜物体,葫芦多籽,象征人丁兴旺,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葫芦创世的传说。广西崇左县城,元明以来,人们依山形,就水势从中营建了一个葫芦城,只有一条大路从葫芦口进城,四座城门临江而开,希望城内人群聚居,财富聚集,经济繁荣。 2 安全心理的本能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的、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的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显然,这种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护的意义。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未来有保障等,而首要的表现即是居住环境的安全(包括物质和心理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