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所谓中西文化特性之异,也是相对而言的。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产物,其本身就具有很多超 地域和超时代的共同性。文化又具 有 极强的渗透性及可融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通讯、交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当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及影响之深为任何 时代所无法比拟,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增多、差异减少将是必然的大趋势。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的文化现象极为普遍。人们即使看到有的中国人比西洋人更洋气,或有的西方人比中国人 更汉化的情景也不会感到奇怪。在这种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探讨文化特性的差异,很容易步 入以偏概全、流于简单化、绝对化的误区。尽管如此,由于千百年的文化积淀非一朝一夕所 能改变,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传统有着强劲的连续性,从总体上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 文化个性依然十分明显,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比较仍然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研究。 环性与线性,大体上可用来表明中西文化特性的差异。环者,圆形,中心有孔,可围绕中 心旋转。线者,直线形,系一点沿着一定方向不断运动的轨迹。我们不妨从宇宙观、价值观 、时间观、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等方面来探讨中西文化环性与线性的差异。 一、宇宙观:线分环合 就宇宙观而言,西方文化呈线性,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凡与神均一分为 二,界线分明,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中国文化呈环性,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 客体、凡与神均合而为一,环抱涵容,注重二元的依存和统一。 古希腊哲人泰勒斯、赫拉克利特等把统一的世界划分为“元素”和“灵魂”两个世界,这 一基本思想奠定了线性的对立型西方文化的基础。此后,柏拉图的“理念”高于“现实”,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及“质料因”的区分,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人间世界,笛卡尔的“ 物质”与“心灵”两种实体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决定“现实事物”的学说等,虽然说 法不一,但都把灵魂、精神、上帝等与现实的客观世界区分开来,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 对立起来。刘景山认为,这种对立的宇宙观,“使精神无形中成为改造自然界的一种巨大的 、能动的力量,成为世界发展的动力。由此基点出发,西方文化重视人对外物的征服和改造 ,科学技术的发达乃势所必然” (注:刘景山:《中西文化结构之比较》,《中国文化书院学报》1988年第16页,第2页。)。希腊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立足点 ,我可以转动整个宇宙。”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人对于对立着的自然界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造 的 精神。有一条民间谚语说,“服从自然,才能征服自然”。征服也好,服从也罢,西方人总 是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对立面在进行探索和研究。科学家们一方面不断地做科学实验,寻求征 服自然之道,另一方面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不过是发现了某一自然法则,并承认自然规律的 不可抗拒。神凡对立表现为人们虽然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但却并不相信天命,而相信人自 身的努力和抗争。我们从谚语“上帝创造一切,人改造一切”中,也可看出神凡二分的观 念和人积极抗争的精神。 中国文化环性涵容的宇宙观最早表现在殷周《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观念中,阴阳 依存,统一为道,即太极。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继承了这一阴阳合一说:《老子》四十二章 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汉代的董仲 舒在《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 , 判为四时,列为五行。”可见,中国古人早就有二元的辩证思想,但他们所强调的不是二元 的分离对立,而是二元相辅相成的统一。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最 早由名家惠施提出,庄子予以肯定。《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 为一。”这一思想经过禅宗派佛教的传布而逐渐深入人心。于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便成了中国文化对宇宙的基本态度。汉语中有很多成语反映了这种态度,如“天从人愿”、 “天理人情”、“天怒人怨”、“吉人天相”等等,天和人总是相通的。人们谋划一件大事 ,会自然而然地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诗人和作家赋诗、写文章常喜欢借景 抒情或寓情于景,追求情景交融,相信“天人感应”。“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王维《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杜甫《哀江头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浮沉 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欧阳修《淋河闻 雁》);在上述诗句中,大自然中的花、鸟、树、絮、萍、风、雨、霜、江花、海水、野岸 等都感应了人的喜、怒、哀、忧、愁、恨等各种思想感情,人和自然浑然一体。 二、价值观:线单环整 就价值观而言,西方文化的线性表现为直线的单点独进,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 的实现以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中国文化的环性表现为圆环的整体向心,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 、群体目标的统率和群体利益的维护。 价值观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人们在选择或评价某一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取向原则, 因而也反映了社会成员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中西文化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表现在政治、经 济 、宗教、法律、教育、社会等各个方面,本文所探讨的只是涉及个人与群体关系的核心价值 观部分。罗伯特·林德在他所列举的20种价值标准中把个体主义看作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 。他把“个体主义”比为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 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注:Lynd,R.1939.Knowledge for What? The Place of Social Science in Culture.Prince 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6.)。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一个独立的点,一个 不依赖他人的自主的实体。这个点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向不断向前运动,形成一条自我实现的 直线。在很多情况下,不同个体的直线是平行的。笔者曾经听到一位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 “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人都自私。你自私,我也自私。但你不妨碍我,我不妨碍你。我们 都自私,我们也都快乐”。这是典型的平行直线论。但直线难免会交叉、切割,于是利益发 生冲撞,各种社会矛盾就会产生。所谓适者生存,必然是大鱼吞小鱼,两线交叉时强者切断 弱者的线而让自己的直线继续延伸。在这种线性的、充满竞争意识的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人 注重自立,也感到自危,自我奋斗、自由进取成为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正如林语堂的评述 :“你的出路就在你脚下,你的成功就是你的自我之演进、开展和表现。”(注:摘自《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42-3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