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在饮茶。茶,集药用、饮用、观赏、静 性、导德诸种功能于一身,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结合得最完美的典范。在物质生活资 料 日益丰富,生活节奏日益加速,人类身心健康日益受到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现代文化压迫 ,人类的忧虑感日益严重的今日,世界各国对茶文化的需求亦日益增加,人们对茶文化的认 识也日益深刻,茶文化的地位也日益提升。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故乡,中华民族是世界茶文化的首创者。多少个世纪以来,世界在一 定程度上就是根据茶文化来认识中国的。 这本来是全世界的共识。但是,一百多年前,西方学者企图利用印度对叶茶的发现,一笔 抹煞中国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的事实。公元1600年,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1826年,其职 员在接近中国边境的印度东北地区发现了大叶茶树,东印度公司即派英国学者布鲁斯(C·B ·Bruce)前往调查,调查报告证明此茶树是当地掸人从远东引种的。[1]但以萨缪·贝尔顿( Samuel Baildon)为代表的部分英印学者据此提出“茶叶原产印度”的说法,以装璜印度茶 叶的门面,抹煞中国在茶叶方面的功绩,从而达到在国际市场上排挤中国茶叶的目的。 萨缪·贝尔顿等人所据理由是中国境内没有发现野生大叶茶树(Assamic),于是得出结论说 ,世界茶叶仅有一种,即印度种,中国种多小叶而矮丛,正是印度茶种北移中国受气候影响 所 致,甚至谎称印度茶叶在1200年前即已传入中国,云云。[2] 此说在世界茶学里,一度造成混乱,究其原因,是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没有发现野生大茶 树。自从1953年发现了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800年树龄的人工栽培茶树、1961年发现了勐 海县树龄1700年的巴达野生大茶树、1991年发现了树龄1000年的澜沧县邦崴过渡型古茶树这 三大茶树后,不仅彻底推翻了“印度唯一茶源说”,而且经中国茶学界和国际茶学界深刻、 系统的研究,确立了中国思茅、西双版纳地区为世界茶树起源中心的地位。 二、思茅与西双版纳为世界茶树原产地 茶树原产地与茶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一个科学的命题,应从两个方面加以证明。一方面, 是“有书为证”,即查考该国是否有早于别国的关于茶树及茶叶应用的古籍经典,这些古籍 经典不受后世人们政治观点的影响而变化,它们是该国发现、利用茶的文献档案。另一方面 ,是“拿出证据来”,即看该国是否有野生古茶树和人工栽培古茶树,以事实胜雄辩。中国 在这两方面,都有充足的证据,兹引录于下。 《周礼·地官》载,阙内有“掌荼”之职(古代“荼”与“茶”字通)。 《诗经·邶风》中载有:“采荼薪樗”、“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等七处。 《尔雅·释木篇》载,物产有“槚,苦荼”。注曰:“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 。 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晏子春秋》卷六载:“晏婴为齐国景公大臣时,仅食脱粟之饭,灸三戈,卵五枚,饮茗 菜,如此而已。” 《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思意。” 《神农本草经·本草衍义》载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王褒《僮约》载云:“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云:“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土植五谷 ,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地“园有芳蒻,香茗。”且云,西周初,巴蜀有茶 之栽培与茶业兴作,及晋,“温峤上表贡茶千斤,茗三百斤。”《蜀志》中说:“山出好茶 。”《南忠志》云:“山出茶密”。 陆羽《茶经》为中国第一部茶学经典,其载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樊绰《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载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 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李石《续博物志》卷七载云:“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 元明清时,有关茶的记载更多,兹不一一列举。 “茶”字最早见于周代《尔雅》,其写法为二,一为“槚”,一为“荼”。《诗经》、《 楚辞》写作“荼”。《春秋》、《史记》、《汉志》诸书亦作“荼”。此外尚有“茗”、“
”、“荈”、“蔎”、“菽”等写法,不胜枚举。直至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 卢仝撰《茶歌》,易“荼”为“茶”,沿用于今。这样,自3000年前的周初起,中国就已发 现茶、利用茶了。若据《茶经》所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则中国人的用茶、饮茶 更要早到一万至一万五千年前去了。 实物的证据,自1953年至1991年之间,在云南南部发现了从野生型古茶树,经过渡型古茶 树,到人工栽培型古茶树的巨大群落,并拥有中外茶学界公认的三大茶王树为其代表。这些 古茶树分布在云南省27个县内(核心区域为滇南),其中树高数米、数十米者有20余处,树干 直径在100厘米以上者有10余处。其主要分布如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