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海内外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及其带来的中华文化未来走向问题有哪些认识和评价?笔 者结合近来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的各专家发言,汇综其要,总结发现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 集中在三个方面: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还是陷阱;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发展趋于交融还是呈现多元化;三、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机遇,还是陷阱? 刘力(中共中央党校经济部):经济全球化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陷阱 经济全球化作为客观存在的历史潮流,任何国家都是无法回避和抗拒的,明智的态度只能 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尽管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定的冲击,但从总体上看是有利于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并且是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尽管现实的国际经济体系 不尽合理,但这并非发展中国家普遍落后的根源。实践证明,越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经 济发展就越成功。 吴易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既不一般地赞成或反对全球化利大于弊的论断,也不一般地赞成或反对全球化利小于 弊的论断,重要的是弄清对谁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也主要是美国和其 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现在还无法证明全球化肯定利大于弊。全球化对发展中国 家具有二重性:既有利,也有弊。这一方面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有没有符合实际的估 计,对本国加入全球化有没有充分的准备和防护措施;另一方面取决于所有发展中国家能否 为维护共同利益、争取建立平等互助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团结一致进行有效的斗争。 王怀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全球化挑战大于机遇,但是不容回避 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条件不同,其得失利弊也会不同。对 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挑战大于机遇。但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和潮流,解决 的办法只能是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更快、更好地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以迎接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黄卫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全球化利益的天平是倾斜的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总体上对于各类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利 的,但结果却有中心——外围结构的存在,利益天平是倾斜的。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经济 政策取向应该是竞争中的合作、合作中的竞争,以主动深化开放减小世界全球化带给中国经 济的负面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文化可以趋同吗? 季羡林先生说过:“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科 技进步,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大大增加, 那么在全球化的潮流之下,文化也会像经济、科技一样逐渐趋同吗?是文化冲突,还是文化 共存? 费孝通(北京大学):和而不同——世界多元文化必走之路 当前所说的全球化,指的主要是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在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和生活 习俗等方面还是多元的。全球化这个总的趋势不可能一下子就实现。我认为,“和而不同” 这一中国古老的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活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 标。承认不同,但是要“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否则就要出现纷争。也 许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要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希望 中华文化在对全球化潮流的回应中能够继往开来,大有作为。 汤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将会出现 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里,经济全球化将会使文化更加走向多元,形成以西方文化为中心 的欧美文化区、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区、以印度文化为中心的南亚文化区和以伊斯 兰文化为中心的中东与北非文化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给中华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 并充分吸收其他文化传统中对当今社会有价值的部分。 丁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需要“古今中外法” 文化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反映了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的特性或 个性,或曰民族性。共性则表明各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以求进步。 而最重要的,就是要从事实出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术研究与继承吸取、融会贯 通、创新和发展相结合。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温故而知新;吸收外来进步文化,借鉴而创新 ;融会古今中外,创造现代文明。 鲁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化的个性不会削弱 经济全球化达到、促进了各个国家、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而,在一定的范围内 ,文化趋同的进程正在加快。但是,文化个性,尤其是文化的民族性绝不会因此而削弱,更 不会就此消失。不同文化之间,有个性才有交流的必要,有共性才有交流的可能。共性与个 性的矛盾统一,促进世界文化更加多彩,不断前进。 乐黛云(北京大学中文系):全球化与多元化存在着辨证关系 从现状看来,虽然多元文化的现象从来就存在,但“多元化”的突出和被提出本身却是全 球化的结果。全球化使某些强势文化遍及全世界,大有将其他文化全部“同化”和“吞并” 之 势,似乎全球化与文化的多元发展很难两全。其实,如果没有全球化,全球范围的有关多元 化的讨论显然也是不大可能提出的。全球化与多元化的相互作用,其结果并不是“趋同”用 乃至“混一”,而是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