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动物因为没有意识,因此无文化可言。自从有了人也就有了人 的文化。文化与人的联系,表现在文化与人性的联系。文化与人性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 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文化是人性的外在表现,人性是文化的内在本质。因此人或人性的 演进与文化的演进实际上是同一个过程。 既然人性或文化有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若干阶段的区分,而每 一个阶段又必然呈现出不同的外貌,这些不同的外貌就使文化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文化形态 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总体以及不同区域文化的不同形态并将它们相互比较的学问。 在人类的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文化形态比较的是摩尔根。摩尔根在《 古代 社会》一书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文化形态”的概念,但它实际上包含了文化形态的思想, 并用这一思想对人类自最初以来的文化发展形态作了划分。摩尔根认为,人类文化的进步是 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开始的。自古以来,“人类有一部分生活在蒙昧状态中,有一部分生活在 野蛮状态中,还有一部分生活在文明状态中,这是无可否认的;这三种不同的社会状态以必 然而又自然的前进顺序彼此衔接起来,这同样也是无可否认的。”(注: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3页。 )摩尔根不仅将人类文 化的发展作了如上三种粗线条的划分,而且在此基础上,根据人性一致的原则,还将人类文 化形态的发展作了更为具体的划分。根据他的划分,人类文化从低到高共经历了七个阶段: (一)低级蒙昧社会;(二)中级蒙昧社会;(三)高级蒙昧社会;(四)低级野蛮社会;(五)中级 野蛮社会;(六)高级野蛮社会;(七)文明社会。(注: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3页。)摩尔根对人类文化形态的这种无论粗线 条的还是细线条的划分都不是主观臆测的,而是以生产工具的质料和形式、种植和养殖的品 种和方式以及血族关系和婚姻形式等客观标准为依据的,因此是科学的、可靠的。摩尔根在 对地球上各地区文化形态的发展作了上述划分以后得出结论说:“东半球和西半球处于同一 阶段的文化无疑地存在着差异,其原因在于两个大陆的自然资源有所不同;但就大体而言, 处于相应级别的社会状态基本上总还是类似的。” (注: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5页。)这就是摩尔根的文化形态学理论。如 前所说,摩尔根虽然没有提出文化形态学这一概念,但他提出了并且正确地运用了文化形态 学的方法,如果后来者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摩尔根的方法,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应该 不成问题。可惜后来者们把摩尔根的这一方法置之脑后,致使今天的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 出现相当混乱的局面。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不应该把《古代社会》一书在建构文化形态 学方面的意义估计过高。顾名思义,《古代社会》主要是研究古代社会即蒙昧时期和野蛮时 期各地区的文化形态及其比较的,而对文明时期的各地区的文化形态问题则是一带而过,虽 然我们不能以此责怪该书的作者,因为他面临着他要解决的任务。但是说摩尔根没有完成文 明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态的比较和分析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虽然这不是他所面临的任务。 其实,早在摩尔根之前,便有人用比较晦涩的语言建立了自己的历史形态学理论,此人便 是黑格尔。 (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发表于1877年;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发表于1837年。)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世界上有很多民族存在,但在世界历史的行 程中,每一个民族的精神都是特殊的,就像每一个个人都是特殊的一样。“因为世界历史是 ‘精神’在各种最高形态里的、神圣的、绝对的过程的表现——‘精神’经过了这种发展阶 段的行程,才取得它的真理和自觉。这些阶段的各种形态就是世界历史上各种的‘民族精神 ’;就是它们的道德生活、它们的政府、它们的艺术、宗教和科学的特殊性。” (注: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93~94页。)黑格尔 根据他所确定的区分世界历史的基本原则,把世界历史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一)东方世 界;(二)希腊世界;(三)罗马世界;(四)日耳曼世界。并且认为,东方世界是历史的幼年时 代;希腊世界是历史的青年时代;罗马世界是历史的壮年时代;日耳曼世界是历史的老年时 代——老年并不意味着衰老,而意味着智力的成熟 (注: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28~505页。)。因此,在黑格尔看来,“世界历史 从‘东方’到‘西方’,因为欧洲绝对地是历史的终点,亚洲是起点”,“历史是有一个决 定的‘东方’,就是亚细亚” (注: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48页。)。 与摩尔根相比,黑格尔的历史形态理论的长处在于它直接以文明时期的历史形态为研究对 象,因此可以直接为我们进行文明时期的东西方文化的比较提供方法论原则。而且,它关于 所谓民族精神的特殊性就是普遍人性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的表现形态的观点是正确的且深 刻的,为我们理解各民族精神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黑格尔的历史形态理论当然也 有缺点,但其缺点并非如某些批评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什么以绝对精神的发展为划分历史发 展阶段的标准的唯心主义。其实,是以精神为标准还是以物质为标准来划分历史阶段并不是 问题的关键所在,精神的角度和物质的角度都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为 标准,对世界历史的划分得出了几乎与黑格尔完全相同的结论。 (注:黑格尔从唯心主义出发,认为世界历史依次经过东方的、希腊的、罗马的和日耳曼的等 几个阶段;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出发,认为人类历史上的生产方式依次经过亚细亚的、古代的 、封建的以及资产阶级的等几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卷 ,第83页)。二者的结论完全相同。)黑格尔的历史形态理论 的主要缺点在于如下两点:第一,它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总 的说来可以归结为东方和西方。它认为世界历史是从“东方”开始的,历史有一个决定的“ 东方”,就是亚细亚,这当然是正确的。因为这里的“东方”或“亚细亚”是历史的概念而 非地理的概念。就是说,地理上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历史上都是从“东方”或“亚细亚 ”即从狩猎、游牧和农业生产方式开始的,因此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它认为“欧洲绝对 地是历史的终点”,这一看法就很成问题了。这一看法的错误的实质与其说是西方中心论的 ,倒不如说是西方终结论的。这一看法反映了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对历史发展的一种直线性 观点,反映了人们对科学、理性的盲目崇拜和“维多利亚时代”的乐观主义情绪。虽然在 黑格尔的时代西方文化并未显出没落的征兆,我们也不能以后来历史的发展而苛求古人,但 毕竟他的历史形态学理论不能解释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西方文化所发生的新的转折。从 这 一点来说,黑格尔的历史形态学理论不能不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第二,他的历史形态学 理论的另一个缺点就是过于屈就于历史而缺少哲学的抽象。它把世界历史的进程划分为东方 的、希腊的、罗马的和日耳曼的四个阶段,这种划分一是以西欧历史发展的编年史的顺序为 依据的,同时这种划分中的有些概念比如“东方的”和“日耳曼的”,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上 并存的大民族,这样就使人很难对这四种历史形态进行准确的归类,并且很难说清这四种历 史 形态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因为在黑格尔的分析中,日耳曼世界也有它的“东方的”阶段,而 这个“东方的”阶段比希腊-罗马的发展水平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