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01)05-0099-03 伴随着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人类正向信息社会迈进。网络已成为现 代生活的“第四媒体”,以极快的速度走进我们的生活。“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 球化时代,他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的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①但是我们也必 须看到,网络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大学校园早已不是独立于社会之 外的象牙塔,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网络越 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道德观念、思想文化和行为方式,因而从发展的 眼光积极关注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极早地分析和预见网络发展对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 响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于创建与网络社会和谐一致的校园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的冲击 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一方面成为人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一 种 快捷有效的手段与工具,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全球范围的最新信息、领略外国风情并 与远方的人交朋友……可以说,网络的出现为大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窠臼中 解放出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网络也给大学带来了始料不及的负面影响,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恶意的政治信息影响大学生的政治立场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另一个空间,一个没有地域距离的行动场所。网络的行动者却 秉承着不同的现实地域背景和价值观念。当今世界局势趋于缓和,政治领域的斗争却仍相互 交错、相互动荡。“一个文化因素,在他本土的社会体内本来无害或是有利的,但是在它所 闯入的另一个社会体内,却很容易产生意外的、极大的破坏作用。”②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 络信息流动的不平衡性,在全球信息文化传递中利用互联网传递的自由性、开放性、隐匿性 等特点对我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进行了强劲攻势。以美国为例,在对外战略上,美国CB 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NN(美国有线电视传播网)等媒体所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各国 发布的总信息量的100倍。他们以“民主”、“自由”、“人权”为幌子,顾意歪曲是非、 颠倒黑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恶意的攻击和诽谤,全天候地推销资本主义的价值标准、意 识形态和外交政策,甚至为了本国利益或一定的政治目的人为地制造或传播虚假信息以期 实现其“西方模式”,把网络变成他们对发展中国家控制的工具和手段。社会主义思想和资 本主义思想争夺的对象是青年,谁主宰了大学生的思想谁就主宰了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缺乏 政治经验,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极易受蒙蔽,从而迷失政治方向,淹没在“西方模式 ”那五光十色的数字化泡沫中,后果不堪设想。 (二)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对我国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 网络社会中信息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加剧了道德冲突。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使传 统媒体的“信息过滤器”作用消失,有些网络为了寻找“卖点”,在色情、暴力等低级趣味 上打擦边球,甚至在一些国家还以合法的形式出现。电脑网络正撞击着人们苦心经营的传统 文明,在电脑网络繁荣的背后,出现了黑客攻击与金融偷盗、贸易诈骗、侵犯隐私、散布虚 假广告和有害信息、恶意的人身攻击、黄色电脑游戏等,这与传统道德格格不入。网络广泛 自由的空间使传统的监督和控制方式无法适应其发展,分散的网络结构使人进入了“超自由 ”的境地,“登陆者”迷失在网络世界中很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 。大学生好奇心强、易冲动,自律性相对较差,由此引起道德的失范现象比比皆是。同时在 网络的交互式平台上学生的主体意识会被网络广泛自由的空间极大地调动和刺激起来,使其 认知方式和情感评价产生连贯性的感染,造成思想混乱。在电脑行业亿万富翁的个人英雄主 义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对未来的目标也有失偏颇,更趋向于用金钱来衡量一切,这些无疑 对传统道德及大学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网络发展的不平衡有可能带来文化的覆盖与消蚀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其开放性强化了“资源共享”的价值观念,只要进入网络系 统,人们就可以超越社会制度、思想体系,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等种种局限而共享丰富的 国际信息。从表面上看来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的文化参与机会,给异质文化的传播带来了 前所未有的通畅渠道和交流机会,但却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比以前更为有效。计 算 机网络是以高科技为依托的,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必然带来信息流向的不平等, 少数国家依靠技术上的优势,几乎垄断了网络信息资源,构成了信息霸权。由于我国对Inte rnet作为跨文化传播最有效的媒介这一点上认识不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因而未能充分利用 因特网传播自己的声音;而外国却有大量的网站等待着中国用户的访问。“当人们接受这 些技术文化丛、文化群、文化集的时候,就会产生、接受其价值观念群以及价值观念集”③ 美国文化以其信息优势自然而然地成为网络的流行文化,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渗透到我国的民 族文化中来,对我国文化产生覆盖、消蚀作用。在载体上,产生一种距离的消蚀现象,对包 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一代产生了同化作用,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迷乱,从而很难确立正确 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