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安全战略指导思想变化 “9·11”事件暴露了美国本土安全的脆弱和美国全球安全战略框架与当前国际关系现 实的不适应性,使美国从安全的后方变成了危险的前方。这极大地冲击了美国的安全观 ,使美国不得不重新界定其在安全上所面临的敌人和威胁。美国意识到,它在相当长时 期内“必须对抗的敌人既非原苏联,也不是来自中国的潜在威胁,而是国际恐怖主义” ,是面对恐怖主义分子直接袭击美国这一难以对付的威胁,因此,“9·11”之后,美 国外交安全战略指导思想有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把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彻底消除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作为外交、安全政策的首 要目标,并据此调整美国外交议事日程的先后顺序,根据反恐战争需要重新划定敌我友 。 “9·11”后,布什在发表电视讲话中声称,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必须在美国和恐怖主义 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他说,美国今后,将把“任何一个继续窝藏或支持恐怖主义 的国家”视为敌人。为确保美国不再遭受重大恐怖袭击,布什政府调整了其内政外交议 事日程的先后顺序,并采取了以下举措:其一,设立内阁部长级本土安全办公室,负责 统一部署、加强美国抵御恐怖袭击的能力。其二,宣布将以是否站在美国一边进行反恐 划定敌我友。其三,将以下三个战略目标作为最优先处置的任务。一是瓦解和击败“基 地”组织,以赢得时间来寻求一项更加彻底的解决办法;二是通过不让将来重新滋生的 组织在它们能够组织、训练和制订计划的国家获得避难所来防止这些组织的出现;三是 通过系统消除有可能支持或同情“基地”组织(包括将来重新滋生的组织)的国家研制大 规模杀伤性武器,来减少美国所受恐怖袭击的威胁。 (二)把美国本土直接受到袭击确定为最需要优先关注的安全问题,因而更重视加强国 土防御,强调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是一场“总体战”。 “9·11”后美国开始重视审视世界政治、经济、金融、贸易、文化、民族、宗教等问 题。美国希望通过加强对世界各个领域的干预,在全球对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形成“紧逼 的态势”,并借机强化其对全球事务的控制。“9·11”后发表的美国防部《四年防务 评估报告》明确提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美国防务计划中心任务是实现从过去“基 于威胁”,到“基于能力”的转变。为实现这一转变,美必须放弃打赢两场地区战争构 想,缩小常规军力,重点扩展美军在世界各地采取军事干预行动和有效应对恐怖主义袭 击的能力。《报告》还把存在着美国军事力量进不去的情况和地区及一些国家和地区因 国力衰竭和管理失败而产生或助长恐怖主义,列入美国所面对威胁的范畴。这些都反映 了,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第一次对维护本国安全环境感到信心不足,并不得不针对未 来威胁来源的多样化,而相应做多种准备。 (三)加快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把军备竞赛引入太空领域,以拉大美国同世界其他 大国之间军事技术和实力差距。 “9·11”后美国本土安全成为“最高政治”。美国全国各地浓烈的“美国悲情”,加 之恐怖主义具有不择手段的根本特性等,都使美国公众目前不可能理智地对待是否需要 投入巨资,用以发展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因此,美国民意调查显示:“9·11” 后支持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人数有大幅度上升。2001年8月,支持的人数约占被调查者5 4%,而到9月25日,支持的人数上升为80%以上。美国民意出现这一变化,更加坚定了布 什政府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决心。12月13日下午,在白宫,布什不顾国际社会的 强烈反对,宣布美国决定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布什政府的这一 决定为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扫清了障碍,但对国际裁军进程却是一个沉重打击。 布什政府决意退出《反导条约》的真实目的,一是通过发展导弹防御系统,使美国具备 对俄罗斯和中国攻防兼备的战略力量。(包括核进攻和核防御力量),以便在世界范围内 取得绝对军事优势。二是谋求使未来国际军备谈判朝着它划定的方向发展。 (四)更积极地追求绝对安全和单极统治,突出依靠加强军事实力和建立全维攻防体系 ,调整防务规划,优化军力配置,强化美在新世纪的军事霸主地位。 “9·11”事件后,针对国际安全形势的巨大变化,布什政府在军方强硬派的主导下, 对美国的军力和对外安全战略做出了全面的重新估价。他们认为,“9·11”事件给美 国强化其对国际事务的控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因此,主张通过重新调整、设定美 军战略原则、威慑方式,全面更新美军空间指挥、控制系统,提升美军通讯、情报搜集 以及进行太空作战的能力,调整包括军需采购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将重点放 在实施新战略所必需的新技术的研制和建立“远程力量投送”力量,使美军作战单位能 自力更生进行远距离单独作战),以更有效、更强硬的手段建立美在新世纪的军事霸权 ,长期保持美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一超独霸”地位。 2001年12月11日,布什总统在查尔斯顿军营发表了有关美军转型的讲话。他强调,美 国受到恐怖主义核、生化等不对称袭击可能性的增加,要求美军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关 注维护美在海外广泛存在的各种利益。美军应通过优化力量组合和战略资源的配置,实 现防务转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2002年1月8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核态势评估报 告》。这是美国国防部继1994年后提出的第二份关于美国核威慑战略的报告。这份报告 的中心思想和要点显示,为谋求绝对军事优势,美国核战略的最高指导思想出现以下变 化。一是抛弃冷战时期长期信奉的相互确保摧毁观念,争取在美俄之间建立能够反映两 国真正实力的新战略框架。而其实质则是要使美国确立对俄罗斯的核优势。二是更加重 视开发和研制超越美与前苏联在1972年达成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许可的导弹防御能力 及发展其他先进常规军力。三是强调在美军拥有“全面优势”的情况下,对美军进行改 革,以便“将美国的这种非对称优势一直维持到将来”,并使“其他国家打消将来(与 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念头”。四是调整防务目标,特别重视为“慑止侵略者”,美军 除了需拥有核与非核能力外,还应具备足够的能力应对潜在威胁能力的基础设施,并能 够通过挫败对手的进攻计划来阻止进攻。即,美军将不再考虑威胁来自何方,而是要根 据未来潜在对手可能具有的所有能力制定相应的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按照以 上战略思想,美军正在积极构筑攻防兼备、具有全面威慑能力的“新三位一体”军事力 量。国际社会普遍担心,随着美国的这一战略设想逐步得到贯彻与实施,美国对外动武 的能力和野心都将进一步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