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追求的安全目标和手段是集体安全。(注: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9页。)但联合国建立不久,整个世界就陷入冷战的深渊, 联合国在兹念兹的集体安全并未实现。(注:Joseph P.Lorenz,Peace,Power,and the U nited Nations:A Security System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Boulder:Westvie w Press,1999,p.1.)这一目标在1990年海湾战争期间曾一度实现,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 665号决议和678号决议为利用集体力量维护世界安全奠定了新的基础,而联合国也徒然 辉煌一时。(注:Joseph P.Lorenz,Peace,Power,and the United Nations:A Securit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96.)此后,建立后冷战时代国际秩序的讨论展开, 美国追求单极霸权秩序的目标和战略逐步明确,而联合国的战略领导地位随之呈下降趋 势。(注:关于美单极霸权秩序的讨论,请参见:William C.Wohlforth,“The Stabili ty of a Unipolar World”,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4,No.1,summer 1999,pp.5 -41;关于联合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参见:Men Honghua,“U.S.Cross-Century Global Strategy and the UN”,Foreign Affairs Journal,No.55,March,2000,pp.19- 32.)进入21世纪的前夜,联合国所追求的集体安全目标似乎再次成为了空中楼阁。如何 认识当前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困境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理论问题。笔者从国际机制理论 分析入手,力图通过对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内在缺陷和外在制约的分析,考察联合国 集体安全机制的困境原因之所在,并提出某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关于国际机制局限性的理论分析 随着世界“复合相互依赖”(Complex Interdependence)程度的日益深化,跨国问题、 全球性问题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中心议题,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加强,并正得到应有的 重视。国际关系的主旋律由冲突转向国际使用,“非此即彼”的零和(Zero-Sum)博弈模 式在减少,双赢式的(Win-Win)非零合博弈原则越来越成为主流,国际社会趋向规范化 、制度化。与此相联系,国际机制(International Regimes)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所谓“国际机制”,指的是在国际关系特定领域里行为体愿望汇聚而成 的一整套明示或默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度,(注:Stephen D.Krasner,“Str 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6,1982,p.186.)或有关国际关系特定问题领域的、 政府同意建立的有明确规则的制度。(注:Robert 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 ns and State Power: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Boulder:Westview Press,1989,p.4.)国际机制的作用突出表现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领域日益广泛 ;参与国际社会的程度更加深入;行动能力与权威性大大增强;其自身的规范化、制度 化程度也逐步提高。(注:Robert 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63;Robert 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Can Interdependence Work?”,F oreign Policy,Vol.110,sping 1998,pp.82-96.)国际机制成为调节国家间关系的重要 杠杆,也日益成为可操作性的经常性行为规范。 然而,国际机制作用的增强,并没有给国际社会带来人们孜孜以求的和平与安全。世 纪之交,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平与安全的目标似乎随着地区冲突和国内纷争的日趋激 烈而幻灭了。现实的困境促使理论开花结果。体现在国际机制理论的发展上,就是对国 际机制局限性的认识得以加深。 所谓国际机制的局限性,指的是国际机制作用发挥所受到的限制,表现在国际机制自 身缺陷和外在制约两个方面。分析国际机制的局限性,并非试图否认国际机制作用增强 的趋势,而是通过对国际机制自身缺陷和外在制约的分析研究其作用发挥的局限,以达 到认清国际机制作用的目的。(注:国际机制的局限性是国际机制理论家分析的弱项, 多数理论家侧重于分析国际机制的作用与影响力。笔者认为,分析国际机制局限性(即 独立性与从属性的矛盾互动)将是国际机制理论取得自身突破的一个焦点。罗伯特·基 欧汉曾简要分析国际机制的“限度”(Limitations),可参见:Robert 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pp.85-109.) 从国际机制自身的缺陷着眼,国际机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机 制的本义是权衡的结果。如此,妥协性则是国际机制本身固有的属性。因之,国际机制 本身无涉国际正义和平等,尽管参与制定和运用国际机制的国家总是借正义与平等之名 行事。这种妥协性足以损伤国际机制的权威性或有效性,影响国际机制作用的发挥;其 二,现存国际机制源自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政治—文化观念,其基本原则、规则、规范乃 至决策程序大多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与西方利益有着天然的联系。西方(美欧)长期垄断 着国际关系的主导权和国际机制的制定权,迄今为止的国际机制在建构中仍然难以超越 这些机制规则所架构的思维框架。(注:Robert M.Crawford,Regime Theory in the Po st-Cold War World:Rethinking Neoliberal Apporaches to Internatioal Relations ,pp.4-6.)在当前,西方(尤其是美国)实力仍然是主导国际关系的因素;西方仍然安排 着国际机制的建构趋向,国际机制主要体现着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愿望和利益需求;而且 ,西方仍然是国际机制的主要实践者。这种属性体现了国际机制理论应用和文化根基上 的狭隘,并维护着美欧、尤其是美国的国家利益。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x)认为, 现行国际机制加强了发达国家对世界其他部分的统治,是不公正分配的结果,因而在道 德上是应该受到谴责的。(注:Robert Cox,“Social Forces,State and World Order: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in Keohane(ed.),Neorealism and Its C titic,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pp.224-248.)其三,就其本性而言 ,国际机制的发展是渐变而非突变。(注:相关思想请参见:Alfred Marshall,Princpl es of Economics,London:Macmillan Company,1927,pp.248-249.)国际机制的建立是一 个艰难的过程,大多数现存国际机制由霸权国—美国在二战结束不久建立的。(注:Chr is Brown,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oundmills:Macmillian PressLt d.,1997,p.50;Robert 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 rld Political Economy,pp.31-38.)国际机制是在巨大的霸权阴影下、在两极格局的国 际体系中发展起来的,必然带着那个时代的特征,(注:Robert M.Crawford,Regime Th eor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Rethinking Neoliberal Approaches to Internat ioal Relations,p.1.)冷战对国际机制的影响在短期之内无法消除。国际机制的发展滞 后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将是国际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其四,国际机制并非促成 国际合作与建立国际秩序的充分条件。国际机制作为促进国际合作的方式而产生,是各 国政府政策协调的结果。国际机制通常表现出相当高度的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属性 。(注:Oran Young,Internatioal Cooperation:Building Regimes for Natural Reso 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p.21.)然而, 尽管国际机制建立的前提是活跃在特定问题领域的国家拥有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的共 同利益,但国家之间拥有共同利益并不一定合作,即共同利益的存在是国家之间合作的 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注:Andreas Hasenclever,Peter Mayer,and Volker Rittberget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London:Cambre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31.)因此,国际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自身特质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