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扩散危机 1998年5月印巴的核试爆,完全改变了印巴关系的背景。双方随之展开的核军备竞赛, 使南亚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容易引发核对抗的地区,受到全世界关注。 1.印度核政策透视 印度发展核技术,追求核武器的政策由来已久,可追溯到独立之前。 在印度独立前不久,核武器才刚刚问世,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就已深刻认识到它 的“用途”,并明确提出了印度将进行核技术研究的基本方针。1945年,塔塔家族在德 里设立了“塔塔基础研究所”,开始研究原子核物理,并培养了一批从事核物理和有关 技术的科学家,为后来印度的原子能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1947年独立以后,在追求大 国地位的思想指导下,印度走上了追求核武器的旅程(注:赵德喜、王佑生:《印巴对 抗何时休》,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2月,第197—198页。)。 1948年10月8日,印度国会通过“原子能法案”,并成立了原子能委员会,统管相关工 作。印度于这一年开始勘探铀矿,着手制定核发展计划。1955年,印度建立原子能部, 由尼赫鲁总理亲自兼任部长。该部下设原子能委员会和原子能矿藏开采局,分别负责核 研究的规划、组织实施核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工作。1956年在原子能部内成立了第一个核 研究中心,同年成功建造了第一座40兆瓦的研究反应堆,所需重水由美国提供。1957年 印度又组建了特雷贝姆国家原子能机构。1960年印度第一堆研究反应堆在巴巴原子能研 究中心开始运行。1962年印度在兰格尔建立了第一座重水加工厂。1964年印度第一个钚 后处理厂开始运行。1965年11月,印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建议制定一个地下核爆炸计划 ,获得当时印度总理的批准。1969年,塔拉帕原子能工厂开始商业运行。1970年印原子 能部宣布印度打算发展有关地下核试验的技术。1974年5月18日,印度进行了第一次核 试验。印度政府宣称这次当量为1.5万吨TNT的核试验是一次用于和平目的的核爆炸,而 从未承认它是一次核武器试验。然而,印度政府又强调,这一爆炸证明了印度拥有研制 核武器的能力(注:赵德喜、王佑生:《印巴对抗何时休》,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2月 ,第198—200页。)。1974年第一次核试验之后,印度奉行“一根导线”的核政策,没 有再进行核试验,但继续进行秘密核武器发展。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旗号下,印度发展 核能力未遇到任何压力,还得到西方发达国家和前苏联的技术、物资支持。截止到1998 年进行第二轮核试验前,印度已建成4座双机核电站,7座核研究反应堆,6个重水加工 厂,3个核废料处理厂,拥有近3万人的核技术队伍,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而独立的 核能体系(注:赵德喜、王佑生:《印巴对抗何时休》,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2月,第 203—204页。)。 由于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力,对改变一个国家、地区或非国家组织的实力具有 巨大的意义。因此,自从它问世以来,一直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目标。南亚的印度和巴 基斯坦就是这样的国家。 印度独立之初的1948年4月,尼赫鲁就声称,“我们发展原子能必须用于和平目的。当 然,如果我们被迫用于其他目的,我想我们当中可能不会有人出来反对这样做。”后来 ,他又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印度必须研制自己的核武器,……如果拥有了自己 的核武器,一旦印度遭到威胁,它必将使用其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来保卫自己。”(注: 赵德喜、王佑生:《印巴对抗何时休》,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2月,第196—198页。) 尼赫鲁把谋求世界大国地位作为国家战略目标、将发展核武器视为实现这一目标重要途 径的思想,为后来历届印度政府所继承。概括说来,尼赫鲁时期印度的核政策是走先民 后军,公开发展民用、秘密发展武器的路子。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少用经费,避开国际 和国内反对的压力,还可以得到西方和前苏联的资金、技术、物资支持。一旦印度在和 平利用核能的掩护下拥有了核武器,国际上谁也奈何不了印度。因此,尼赫鲁一直坚持 印度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尼赫鲁的继承者英·甘地总理也接过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大 旗”,但加紧准备进行“和平目的”的核爆炸,成功避开了国际社会的反对。英·甘地 之后的印度历届政府领导人都奉行了尼赫鲁当年奠定的核政策基调,直到20世纪90年代 下半年,国际形势和核军控发展,使印度必须做出选择。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在军控和防核扩散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较为显著 的成果。一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取得重大进展,截止1998年4月已有149个国 家在条约上签字。二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已有186个国家签字参加,并无限期延长 。这些重大进展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对于最终实现彻底销毁核武器的目标,以及在严格 有效的国际监督之下缔结全面、彻底的裁军条约都有重要的意义。这本来应当受到自称 奉行和平利用核能政策的印度的支持,但却遭到了印度的坚决抵制,致使国际核军控和 防核扩散事业遭到重大挫折。印度抵制这两个条约的真正原因是:印度虽经1974年的核 试验而拥有了核武器能力,但它毕竟是在“和平目的”旗号下进行的,国际社会并不承 认印度是一个核武器国家。一旦印度参加了这两个条约,它将永远失去公开成为核武器 国家的资格,从而有可能列为世界二流国家。这是印度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国际社会 的巨大压力使印度不能继续利用“和平目的”作为掩护,要么永远放弃成为核武器国家 ,要么抓紧时间立却成为核武器国家,这是印度必须尽快作出选择的问题(注:(印)巴 拉达斯·戈莎尔:“南亚地区冲突的原因”,(印)《亚洲防务》1998年9月刊,第30页 。)。1995年印度曾经准备进行核爆炸,因被美国卫星发现而作罢。1998年印度人民党 上台执政后,面对CTBT问题的巨大压力,毅然决定跨过核门槛,先成为事实上的核武器 国家,国际社会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