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关系曾长期处于停滞 状态。而存在于它们之间的俄罗斯族人与讲俄语居民的地位、撤军和边界等问题使它们彼此 更加疏远。1994年8月俄罗斯军队撤出波罗的海三国后,俄与三国的关系并没有发生实质性 的好转。加入北约是三国独立后的一项基本国策。1999年3月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作为北约 东扩的第一批成员正式加入北约之后,三国加快向北约靠拢的步伐,力图成为北约东扩的第 二批成员国。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关系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俄 罗斯能否与波罗的海三国建立正常、友好的关系,不仅涉及俄罗斯的波罗的海出海口、通往 其飞地加里宁格勒的通道、过境运输及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等等,而且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西 部安全环境和新欧洲安全格局。 一 北约东扩因素对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关系的影响 1.俄罗斯强烈反对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 自从1994年年初波罗的海三国正式提出加入北约的要求以来,俄一直持强烈反对态度。其 理由如下:(1)北约接纳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将深刻触及俄的安全利益,因为三国 领土与俄直接接壤,并且距莫斯科、圣彼得堡及其他中心城市很近。(2)欧洲有可能发生进 一步的分裂。俄罗斯认为北约东扩就是企图在欧洲建立新的分界线,北约接纳波罗的海三国 将意味着巩固这种形势。(3)在存在军事对立的条件下俄将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巩固其防 御能力,这有可能使俄罗斯再次陷入军备竞赛的泥淖。(4)将对俄罗斯与波罗的海国家的双 边关系产生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俄罗斯不愿看到三国把与其进行贸易、货物过境运输等经 济活动所获得的收入用于改造军事结构以加入北约,更不愿看到北约军队将被派到由 俄罗斯军民建设的军事重镇、营房、防空站和海军基地驻扎。 俄罗斯主张波罗的海地区成为不结盟、中立的地区。虽然俄罗斯认同每个国家都有权利选 择其国家安全保障方式的原则,但同时还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利根据自身安全利益对他国的 决策作出反应。波罗的海地区对于俄和俄对于波罗的海地区的重要性,可以用一个专用名词 “互为重大利益区”来形容,因此在波罗的海三国是否加入北约的问题上俄罗斯不可能无动 于衷。俄罗斯认为加入北约并非波罗的海三国保障自身独立和安全的惟一途径,它们可以像 芬兰等欧洲国家一样选择中立和军事上不结盟的方式捍卫国家利益。 为了减轻波罗的海国家对自身安全的忧虑,加强其对俄罗斯的信任并促使其安全政策向中 立化的方向发展,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1997年3月,叶利钦在赫尔辛基发表声明说,俄准 备在地区信任措施框架内,以提供安全保证的方式,切实帮助解决波罗的海国家的安全问题 。同年9月,在维尔纽斯举行的主题为“国家共处与睦邻关系是欧洲安全与稳定的保证”的 国际研讨会上,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提出一揽子增进地区信任的措施。 1997年10月立陶宛总统布拉藻斯卡斯访问俄罗斯时,叶利钦总统提出关于波罗的海国家安 全保证和地区信任措施的新倡议。其主要内容包括:俄罗斯准备单方面保证波罗的海三国的 安全,这种保证在国际法方面要以通过签订俄罗斯与单独的波罗的海国家或者三个波罗的海 国家之间的睦邻和相互保证安全协议书的方式确定下来;俄罗斯准备邀请美国、德国、法国 、英国等西方国家参加进来从而使这种安全保证具有多边性质;俄罗斯不排除建立包括北欧 国 家在内的地区稳定与安全空间的思想;这样一整套通过经济、人文和生态领域的地区信任措 施巩固下来的国家间协议可以归结为独具特色的“地区安全与稳定公约”。 1997年12月初,叶利钦总统访问瑞典时宣布,俄罗斯根据正在进行的军事改革将单方面裁 减40%驻扎在俄西北地区的军队。同时,叶利钦建议在波罗的海地区引进边境地带和波罗的 海水域的信任措施,在加里宁格勒州军事指挥部和波罗的海国家之间建立热线联系,商讨参 观军事设施程序和共同管理波罗的海领空等等。 但是,这些建议并没有得到波罗的海三国的积极回应,甚至“波罗的海国家的一些官员说 ,俄罗斯提出的是没有任何人向它请求的保证。”(注: [俄]舒斯托夫:《俄罗斯与波罗的海地区安全问题》,载[俄]《国际生活》杂志1997年1 1 ~12期。) 1997年12月,三国总统在立陶宛的海滨 城市帕兰加会晤,一致声明三国不接受俄罗斯的安全保证。在波罗的海三国,只有北约才能 保障它们安全的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 2.波罗的海三国积极准备加入北约 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独立后奉行“回归欧洲”的政策方针,其主要内容是尽快融 入欧洲主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在安全方面,三国的目标是“尽快和不惜任何代价地 ”加入北约。 1994年1月,北约启动“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同年1~2月,波罗的海三国先后与北约签署 了“和平伙伴关系”框架文件。1995年9月,北约正式公布东扩计划,在波罗的海三国政治 精英看来,北约大门正式向它们敞开,和平伙伴关系就是它们进入北约之门的“踏脚石”。 从1996年春开始,西方国家基本上认为波罗的海国家不应作为第一批候选国加入北约,原 因除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之外,还因为它们本身尚未达到北约的政治和军事标准。同时,西 方开始寻求可能替代北约的波罗的海安全模式。如英国外交大臣赫德提议建立包括瑞典、芬 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波罗的海安全区”。这个计划没能得到执行,因为瑞典没有准备好对 波罗的海三国提供任何实际的安全保证。类似的方案还有旨在巩固和加强美国与波罗的海三 国关系的“波罗的海行动计划”。这些计划都没有得到波罗的海三国的响应。三国官方声明 上述方案应该是向北约靠近的手段,而不应该看作是加入北约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