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非洲联盟的成立是这个大陆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标志着伟大的泛非 主义运动和非洲统一组织的创始者们的愿望得以实现。展望非洲联盟的前景,需要着重强调 的是非洲人民对非洲联盟既有希望也有疑问。……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政治承诺变成具 体行动。” ——非统前任秘书长萨利姆·阿赫默德·萨利姆博士在第37届非统组织首脑会议开幕式上 讲话的摘录(卢萨卡,2001年7月9日) 2001年7月9~11日,非洲统一组织第37届成员国首脑会议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这次 高 峰会议被称为非洲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1963年成立的非统将结束其历史使命,同时非洲联 盟正式宣告成立。大会选举科特迪瓦前外长阿马拉·埃西为新任秘书长,接替担任了12年非 统秘书长的萨利姆。埃西将在非统向非盟的过渡进程中负责秘书处的工作。 非洲国家对这次会议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和期望,国际社会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然而,对 非洲的合作与发展计划也有不以为然的态度,认为非洲联盟难以有所作为。笔者以为,非洲 的自主发展已经不是空洞的口号或梦想,而是建立在非洲几十年来不懈努力而取得的进展之 上。 非盟的建立是非洲联合发展的新起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洲的团结与联合已经 从政治领域发展到全面合作,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提上首要日程;二是形成了非洲自 主发展的战略和计划,抵制外部威胁和干扰的能力增强。新世纪之初,实现非洲振兴的内部 外部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非洲应该抓住历史机遇。 一 自主发展的追求与探索 非洲复兴思想对非洲人民来说并不是新概念。非洲是世界各大洲当中最早提出整个大陆一 体化发展思想的大陆,非洲的先贤和几代政治领袖都承认团结合作是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和 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其原因除了文化和历史经历相同外,主要在于非洲多为弱国和小 国,即使占非洲国民生产总值1/4的南非,也难以单独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联合自强是非洲 在国际竞争中摆脱不利地位和谋求发展的惟一出路和希望。 非统成立近40年来,尽管非洲的团结受到殖民宗主国分割非洲的历史影响,冷战时期超级 大国的争霸以及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竞争导致非洲国家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分歧和对立,非洲 国家促进团结与协调发展的努力一再遭到外部势力的打压和威胁,但是非洲的领袖和人民一 直不放弃团结和统一的理想与追求。 除了维护政治团结外,非统在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方面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0世纪70年代中期,非洲国家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提上日程。1980年在尼日利亚召开的 非统首脑会议通过的拉各斯行动计划,是非洲第一次提出自己的经济发展计划,是朝着实现 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1991年阿布贾条约是拉各斯计划的具体化,它决定分6个 阶段(34年)完成非洲经济共同体的建设。(注:http://www.panafricanperspctive.com/aec.htm.) 但是,当时的国际环境没有给非洲实施自主发展计划的机会。每当非洲提出自己的经济发 展计划,试图把非洲团结起来,都遭到西方的威胁和打压。拉各斯行动计划提出之后,世界 银行立即炮制一个“伯格报告”,干扰拉各斯计划的实施,诱迫一些非洲国家实施世界银行 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加给非洲的结构调整计划。西方设计的结构调整以及随后席卷非洲的 多党民主化浪潮,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经济全 球化的发展,非洲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日益“边缘化”。 “边缘化”的说法含有资本的傲慢。但是,资本对市场的追求是没有边缘的,全球化的最 终目标是把最边缘的地区都纳入世界市场。非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将近8亿,占世 界总人口的12%。非洲大陆面积为302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可以说是地 域广阔,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潜力。没有非洲的全球化是不存在的,也不符合事实。当然, 非洲并不是没有融入世界经济,而是以畸形的方式、以不合理的条件加入世界经济之中。非 洲占世界GDP的1%,占世界贸易的2%,占世界制造业产品的比率几乎为零。(注:世界银行文件2001年7月6日。)非洲学者的研 究认为,非洲比世界其他地区与全球经济的融合或一体化程度都要高。1990年,非洲与外部 的贸易占GDP的45.6%,而同期欧洲的对外贸易只占其GDP的12.8%,北美占13.2%,拉美占23.7%,亚洲占15.2%。同时,非洲资源的很大部分被西方资本拥有或控制。(注:African Union:Brilliant Initiative at a Dangerous Time,Seatini Bulletin,Vol.4 ,No.13,p.10.)实际上,新的经 济全球化对非洲的威胁就是跨国公司要夺走非洲对本国经济的仅有的一点控制权,西方的发 展有很大成分是建立在对非洲资源的廉价获取之上,包括人力资源。 非洲国家对自主发展的追求,具有人道主义和文化意义。在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发展 道路的多样化不仅限于政治制度,而且也应该有符合各自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经济社会发展途 径,才能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才能最终使当地人民受益。发展中国家不能盲目追随西方 的发展模式,也不存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完全照搬美国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条件。如果 按照美国的3亿人口占世界能源消耗25%这种方式发展,世界的前景将是悲观的,不可再生资 源的枯竭将会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