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当欧洲即将跨入20世纪时,地缘政治学说的奠基者麦金德曾说:“政治的进程 是驱动和导航两种力量的产物。这种驱动的力量源于过去,它根植于一个民族的特质和传统 的历史之中,而今天则通过经济的欲求和地理的机遇来引导政治的动向,政治家和外交家的 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是否认识到了这些不可抗拒的力量。”(注:杰弗里·帕克著,李亦鸣译:《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 版,第49页。)一个世纪之后,他的观点 似乎更显示出其洞察力。苏联解体、海湾战争、北约东扩、美日安保条约的重订以及不久之 前的科索沃战争都隐约可现其“地理的机遇”。世界似乎突然发现各种国际事务中地理的因 素自始至终如影随形,各国制定的安全与外交战略中也时时刻刻蕴含着对地缘的思考。 一、传统地缘观影响下美国欧亚大陆地缘战略的形成 欧亚大陆一直以来就是世界地缘政治的核心圈,早在20世纪初期,麦金德就曾说过:“谁 统治了东欧就统治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就统治了 整个世界。”(注:H.J.Mackinder,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A Study in the Politics of Recons truction,London,1919,P.194.)继其之后,斯皮克曼又提出了另一个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论断:“谁控制了 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的命运。”(注:N.J.Spykman: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New York:Harcourt,Brace & World,1944,P .43.)地缘政 治家们关于“心脏区”、“边缘地带”、“世界岛”的设想从此便在美国政策制定者的头脑 中打上了烙印,并一直影响至今。 二战结束后,在“大陆心脏学说”和“边缘地带理论”的驱动下,为与苏联争夺霸权,遏 制其势力从“心脏区”向外扩张,美率先发动了冷战,纠集欧洲盟国,组建北约集团,在中 欧地区与苏重兵对峙。在亚洲,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转而经营日本,建立美日军事同盟, 并签订美日、美韩、美澳、美菲等一系列军事条约,构筑弧形包围圈,防止苏联南下,同时 遏制中国。美国战略家柯恩指出,美在战后年代实行遏制政策,“在欧亚大陆外围建立海外 盟国,就是企图阻止苏联控制‘心脏区’,进而控制‘世界岛’。由共产主义传入东亚打开 了一个大缺口,美国遏制大陆中国的目的就在于把‘世界岛’东亚近海区域的其余部分封锁 起来。”(注:美国陆军军事学院编,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战略》,军事科学出版社1 986年版,第150页。)就这样,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欧亚大陆地缘争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麦氏笔下的心脏地带中 心区——东欧脱离苏联,相继独立,美国失去了与己争夺地缘优势的现实对手,取得了有利 的战略态势,继而以唯一超级大国自居,自命为“世界领袖”,认定美充当世界霸主的时代 已经到来。新形势下,欧亚大陆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基辛格、亨廷顿、布热津斯基等都 视其为美国实现霸主梦“最主要的竞技场”,布氏甚至明确宣称“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直接 依赖它在欧亚大陆优势的维持时限和程度” (注:[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 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34页。)。他阐述道,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 欧亚大棋局,是决定世界今后稳定与繁荣前景及美国主导世界地位的中心舞台。……美国的 首要任务是确保没有任何国家或国家联合具有把美国赶出欧亚大陆,甚或极大地削弱美 关键性仲裁作用的能力。为在“棋赛”中成为“赢家”,“美国必须在欧亚棋局中成功地使 用各种地缘战略力量,必须施展外交手段,建立盟友关系,有选择地选择新成员加入联盟, 并十分巧妙地部署自己的政治资源”。 (注:[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 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地缘政治理论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提供了理论依 据。在制定了一项全面和长期的“统合整个欧亚的地缘政治战略”之后,美国开始着手于一 系列的调整。 二、美国欧亚大陆地缘战略的实践 为了获取冷战后最大的利益,美国扩大了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纵深,展开了新一轮的地 缘攻势,从西、东、南三个方向自“边缘地带”向“心脏地带”呈合围之势收拢,以实践存 在了一百年的地缘政治目标——“控制欧亚大陆,统治世界岛”。 (一)欧亚大陆西翼:主导欧洲,强化北约,坚持东扩,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防止“心 脏地带”再次出现与美国抗衡的地缘强国 积极介入欧洲事务,维持在欧洲的影响和领导核心,是威尔逊之后各界美国政府一直为之 奋斗的目标。美国领导建立起北约,冷战后又加紧了对北约的战略调整,一方面致力于巩固 控制其在欧亚大陆西侧的“民主桥头堡”——西欧盟国;另一方面致力于削减俄的战略基础 。西方地缘政治学家认为,俄处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按照麦金德的理论,陆权国家 即使受到重大挫折,优势仍然在它一边。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无论俄国兴盛还是衰败,西 方始终未放弃甚至放松对俄的遏制。因此在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虽然无力与美争雄 ,但忌于俄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潜力,美认为俄很可能在度过经济困难期后成为美 21世纪“全球性战略对手”,且俄罗斯文明属于“异质文明”,俄民族具有侵略扩张的传统 ,一旦重新强大起来,必会将扩张的锋芒首先指向它已失去控制权的中东欧心脏地区,于是 苏联解体后的北约东扩对于美来说便势在必行,由此将原苏联范围内中东欧地区完全纳入美 国的地缘战略笼罩之下,缩小俄罗斯的自由空间,迫使俄在欧亚大陆地缘格局中永远定格为 一个二流国家的角色,以实现美对长久以来便觊觎的“心脏地带”的控制。所以,美俄短暂 的蜜月期一过,美就违背自己许下的“北约近期内不会东扩”的诺言,加紧酝酿东扩事宜。 1997年12月正式接纳波、捷、匈三国入盟,将其边界向东推进了800公里。北约还通过“和 平伙伴关系”,使“东欧国家普遍产生加入北约的愿望”,还明确表示其东扩“既无时间也 无地域限制”,以中东欧国家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又悍然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袭,力图拔掉这个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最后战略据点,为更进 一步的东扩扫除障碍。同年4月,在美国的主导下,“北约新战略”出台,由此,北约从一 个地区性的防御组织演变成一个具有进攻性和扩张性的军事集团,其防区范围也从地区走向 全球,最终,北约赤裸裸地成为了美国控制欧亚大陆“心脏地区”,实现称霸“世界岛”, 推行其欧亚大陆地缘战略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