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司法适用从内容上看,就是法学界所说的“宪法司法化”。我不采用“宪法司法化” 一词,是因为其中那个“化”字似乎暗含欲将宪法典的适用权全让法院包揽并排斥立法机关 等主体适用的意思。宪法司法适用的提法与法理学的“法律适用”概念比较好衔接,因而含 义 也较易为人们所把握。 “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引出的思考 宪法司法适用问题长期以来没几个人重视,最近几个月突然热火了起来,必有其复杂的原 因。 从表面看,它是因一个以齐玉苓女士为原告的案子而起。齐玉苓最终胜诉的这个案子的来 龙去脉如下:1990年山东某市中学生齐玉苓考上中专,但齐的同学陈某在其所在中学和她父 亲的共谋下攫取了招生学校给齐的录取通知书,并冒齐之名上学和工作直到1999年。这一年 ,事情真相大白,于是齐以陈某和她父亲以及原所在学校等为被告起诉到法院,请求责令 被告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这个案子一审是山东枣庄中院判的,但齐不服一 审判决,上诉到了山东高院,而山东省高院却向最高院做了请示。于是,最高院于2001年7 月24 日发布《公告》公布了一个以下述引文为实质内容的《批复》:“经研究,我们认为,根据 本案事实,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受的受教育的基 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正是这个《批复》,使宪 法司法适用问题一下子成了法学界和部分法律工作者思考和讨论的热点。 我认为,宪法司法适用问题讨论热后面深层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对以下几种现状的不满意 和担忧,并期望尽快能够有所改观。 1.现行宪法颁布生效已近20年了,但由于立法滞后,宪法确认和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中有 些仍没有具体法律予以落实,至今还停留在纸面上。这些基本权利中最明显的有平等权和言 论、出版、结社自由。就拿平等权来说,我们社会中男女不平等、城乡不平等、受教育机会 不平等以及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出生地歧视、甚至身高歧视等种种情况合法地存在的情形 还比较普遍。宪法虽肯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男女平等等平等权利,但实际上没有必 要 的立法来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如大学男女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身高不同的公民的平等升学 权、就业权等等),当然也没有相应的立法来禁止有关领域本不该有的歧视行为。 2.以人民代表机关为主体的宪法监督制度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有宪法监督权的主体不切 实 行使此权,想行使此权的主体在法律上又无权行使此权,这种情形造成了一些很难与法治社 会相容的问题,其中较突出的是司法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法律和法院没有必要的权威,使得 社会很大程度上有法不依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法制统一不起来。 3.政治体制(包括司法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革命 性变化,但政治体制改革比较缓慢,已日渐落后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作为政治体制一部 分的司法体制,情况也是如此。 期求和热切地研究宪法司法适用问题,只不过表明人们希望以此为突破口,解决我国社会 生活、法律生活中长期存在的上述问题,其积极意义应当充分肯定。 但我认为,解决宪法司法适用问题选择以保护受教育权为内容的齐玉苓案为突破口,则似 乎可以肯定是不适当的。因为这个案子本身及因其而来的最高法院《批复》没有与此相关的 足够价值。 要说清这个问题,先得看山东省高院的请示是否有必要。种种情况表明,山东省高院的请 示 是不必要的。我国宪法第46条确认“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教育 法》第9条同样确认了公民的这种权利,并在“受教育者”这一章中详细列举了公民受教育 权的内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教育法》在“法律责任”这一章中的第81条明确规定,“ 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民事责任”。其中的“受教育者”无疑包括了齐某这样的学生或考生。而且,齐某提起诉讼 时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由此可见:1.公民的受教育权在我国不仅是宪法权利,也是普通 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权利;2.受教育权在学理上并不一定归类于民事权利,但《教育法》却 是将其比照民事权利加以保障的,不能因为《民法通则》没有规定就否认对它的民法保护; 3.山东省高院或其下级法院完全可以依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审理和裁决齐玉苓诉陈某等 人的这个案子,没有必要向最高院请示。 同理,最高院的有关《批复》也是不必要的。简单地做一比较就能看出,这一《批复》并 没有向下级法院提供《教育法》有关条款(尤其是其中第81条)所没有的任何东西。 既然“请示”和《批复》都显得不必要或多余,那么,试图以它们为突破口解决宪法司法 适用的问题也就不会有多少效果。 实际上,如果选择一个平等权(如男女大学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保障方面的案例或审查抽 象 行政行为合宪性方面的案例为突破口,也许效果更好些。 当然,我并没有完全否定齐玉苓案及最高院有关《批复》的意义,但我们应看到,它们的 意义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由它们引起的对我国宪法适用不到位问题的强烈关注。这种关 注无疑为促进宪法实施、尤其是促进其中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条款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推动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