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2)05-0011-05 心身问题通常被认为是心灵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因为正如海尔所说,它触及到了世界 以及人身上除了物质的东西之外还存在什么这一根本问题[1]。肉体无疑是存在的,但 除此之外,有心灵吗?如果有心灵,它是什么呢?是一种实体,还是一种属性?是一种附 带的伴随现象,还只是一种为解释、预言的需要而虚构的与地球的经纬线之类相似的东 西?它与身体有何关系?对这些问题,现当代心灵哲学基本上有三种不同的回答方式。 一、语言分析的心身学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分析哲学家运用他们所宠爱的语言分析方法来解决心身问题,从 而形成了许多以语言哲学为基础的、以分析心理语言为内容的理论,如赖尔等人的双重 语言论(the double-language theory)、罗素等人的中立一元论、石里克等人的方法论 的平行论、维特根斯坦等人的逻辑行为主义以及斯特劳森的人论等。 语言分析的心灵哲学认为,心灵哲学的任务不是提供新的知识,而是对有关的概念进 行语言分析。赖尔明确表示,他的任务不是要“增加我们对心的认识,而是想修正一下 那种描述我们早已具备的种种知识的逻辑地图”[2]。也就是说,分析心理概念的目的 是要通过语言分析,澄清它们的意义、细微差别和具体用法,以消除混乱,最终取消心 灵哲学的传统问题。简言之,他们的目的不是建设,而是批判或“治疗”。 在阐述心身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所做的具体工作就是对心理词汇作繁琐、细致的分析 。当然他们的分析又各具特色,如维特根斯坦强调,他的目的不是用科学方法去解决问 题,而是对心理现象作语法探索。这里的语法不是语言学家所说的语法,而是日常语言 的句子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的种种典型用法。语法探索就是分析、澄清表示心理现象的词 汇和概念的意义[3]。而在分析心理概念和陈述时,赖尔强调的却是一种类似于句法分 析的逻辑分析,即不考虑陈述的经验内容以及陈述与实在的关系,只分析句子本身的逻 辑句法,从而确定心理概念的逻辑地理学,即使用这些概念的命题的逻辑。一个概念的 逻辑类型就是逻辑上合理应用它的一套方法。如果弄错了类型,把类当作自身所属的成 员或把适用于一类的范畴错误地用在另一类上,就会犯所谓的“范畴错误”,导致虚假 的问题[4]。 语言分析的心灵哲学的基本主张是:第一,不存在独立于生理的心理过程,心理与生 理、心与身之间也没有相互作用。赖尔形象地把传统哲学所相信的非物质的精神实体比 作“机器中的幽灵”。第二,日常语言中的“思想”、“意识”等指称的并不是人身上 的某种特殊存在,而是某种物理现象。因此如果说存在着“平行”,那也只是物理学和 心理学两种看问题的方法的平行,它们在人身上有同一的认识对象,即某种物理实在, 只不过认识这种实在可用两种方法。基于此,他们把他们的理论恰如其分地称为方法论 的平行论。赖尔的“双重语言论”实质上也是这个意思,即只有一种物理的东西,可分 别用物理学语言和心理学语言去描述。它们的指称相同,因而可以相互转译。当然也有 论者认为,它们的意义不同一,不能转译。第三,尽管语言分析的心灵哲学在反心灵主 义的同时都指责和批判了行为主义,但它实际上接受了行为主义的某些原则,因此在思 想深处已打上了行为主义的印记,例如赖尔认为,描述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就是描述他的 行为的各部分受驾驭的方式[5]。鉴于此,现在人们一般把赖尔、维特根斯坦、马尔科 姆等人的理论称为“哲学行为主义”(当然具体内容有重大区别,故笔者把赖尔的理论 称为“双重语言论”),而把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称之为“方法论的行为主义”,以示区 别。具体而言,后者是心理科学的方法论,它试图对心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作出新 的规定;而前者则是关于心理术语的意义的理论,也可以说是从根本上关于心理概念的 本质的理论。其倡导者认为,关于心灵本质的哲学问题可以还原为关于这些概念的特征 问题。要把握心灵的本质,必须澄清心理语词意味着什么,而要这样,又需先弄清它们 在日常交流中是怎样被运用的。由上可知,心灵并不具有指称特殊类型的物质或非物质 实在的功能。也许我们可以把心灵归属于有自我调节能力的造物,即有智能的造物。但 智能造物有心灵,不是由于它有特殊类型的私人性的东西,而是由于它能作出行为,这 些行为表现了其自发性,并有相对复杂的组织。心理状态如头疼、意图、信念等是有智 能的造物所具有的,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做或已做了什么。根据哲学行为主义,一个 人被描述有某某心理状态,既可以因为他做了什么,也可以因为他想做或倾向于做什么 。但是倾向于以特殊方式行动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倾向呢?赖尔等人回答说:如果瓶子掉 在地下,就倾向于破碎,即易于或可能破碎。一对象具有一种倾向,就是说一旦条件具 备,倾向就会变成现实。心理状态也是如此。如果关于心灵的话语可分析或翻译为关于 行为的话语,那么心理状态就可还原为行为。 心理状态的还原分析的前景如何呢?一种忧虑是,行为分析是末端开放的(open-ended) 。由此,如果你有熊在路上的信念,那么你倾向于做的事情是无限的,因为你所做的依 赖于环境,而环境千变万化。而且在你倾向于做什么时,你首先要形成一个新的信念, 而这个信念也需要进行行为分析。另一问题更麻烦。你看到了熊,形成了一个信念,但 你要做的显然依赖于你的全部心理状态,例如你的其他信念、愿望、知识和观念等。如 果你看到了熊,但你相信熊不吃人,没有危险,并想和它接近,就不会有逃跑的倾向。 可见哲学行为主义的上述还原分析是片面的。当然也不能否认它有合理的内容,对后来 的研究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例如它有力地批判了二元论,强调用来归属心理状态的术 语并不指称某种特殊种类的对象,这些即使在反行为主义的心身理论中也得到了认可和 继承。 二、物理主义、自然主义的心身理论 物理主义和自然主义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它们都是某些哲学家解决心身 问题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物理主义是20世纪中叶流行的一种研究纲领,它强调 世界是统一的物理世界,人是遵循物理学规律的物理客体,世界上除了物理的构成和过 程之外再没有其他东西,心理过程和状态不过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过程和状态而已。自然 主义在心灵哲学中的盛行则是最近的事情,但颇有后来居上的趋势。自然主义是一种形 而上学学说。从肯定的方面说,它主张所有存在的属性、状态、事件和实在都是自然的 。一种属性或事件被当作自然的,当且仅当它能根据自然科学予以理解,因此它实际上 是关于怎样理解世界的构造的学说。在它看来,我们理解世界上事物的存在和本质,最 好的向导是自然科学。从否定的方面说,自然主义意味着对超自然的力量、实在的否定 。简言之,一种现象只有能用自然科学术语说明或能被自然化,才能说是自然的、存在 的,否则就是超自然的。要注意的是,自然科学不能等同于物理科学,自然科学所发现 的属性并非只是物理的属性。也许有一天,自然科学还发现存在非物理的属性。因此必 须把自然主义与物理主义区别开来。自然科学是开放的,它承认可能有非物理的实在存 在,因为它们也可以是自然的。当然,时至今日,物理主义仍是合理的观点,很多人不 相信有非物理的存在,在他们眼中自然主义就是物理主义。 以物理主义、自然主义为基础的心身学说强调,心身问题在科学的基础上可得到合理 的哲学探讨,它们可以为之提供有意义的新知识,可以构筑出增进人们对世界理解的“ 新的模型”[6],其主要表现形式有:斯马特、阿姆斯特朗等人的心脑等同论,普特南 、福多等人的功能主义,奎因、费耶阿本德、罗蒂等人的取消论,K·塞耶尔的信息实 在论[7],E·拉兹洛的双重透视论等。由于它们所参照的科学根据、所用的方法以及处 理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有三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