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2)8-0007-07 纵观国内学界关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研究20多年来的历史及其现状,可以看出,研 究者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于其理论进行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深入挖掘。现今 的哲学解释学研究,可以说无论是对其理论渊源的回溯还是对其发展源流的清理,抑或 是对其理论结构和形态的把握以及它同现代西方其他哲学流派关系的分析都已日趋明晰 、深化。正是在这些不同角度的探讨中,产生了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正确“理解” 与“解释”的问题。具体说来,研究者们所研究的主题和角度主要集中于其哲学解释学 的语言观、真理观、经验观、意义问题、理解问题、前见和传统问题、解释学循环、问 答逻辑、实践问题、方法问题等。本文拟选取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语言观、真理观和 意义问题这三个贯穿其哲学运思始终的主要方面,分别将有关论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语言观的研究 语言问题在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解释学所实现的由方 法论向本体论的转折,抑或是对解释学普适性的论证,都是在其对语言问题的思考中得 以展开的。 江怡在其论文《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语言的理解》中强调,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核心 是语言问题,而且书面语言是其解释学对象的决定因素。江文认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 主要内容都是围绕着语言与理解、语言与世界这两个关系范畴而展开的。语言具有两种 公认的形式,即文字和口语。伽达默尔强调书面传统的解释学意义,因为书面文体提出 了真正的解释学任务;而且在伽达默尔看来,只有在文字中,语言才获得了真正的知识 特征,因为当人们面对书面传统时,理解意识就得到了充分的自主性:其存在不依赖任 何东西。书面语言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文本摆脱了作者和最初读者的视野,具有了自己的 生命,从而使书面语言中固定下来的东西能够进入每个能阅读的人都平等共有的意义领 域。伽达默尔强调书面语言的特殊性,与利科尔、德里达等人的思想有相似之处。江文 指出,伽达默尔在强调书面语言的作用时,也没有忽略和贬低口语的作用;相反,他始 终认为,一切书面语都是一种异化了的口语,而书面语的符号则需转化为口语和意义。 但是,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那里,书面语言成为解释学对象的决定因素,即解释首先面 对着以书面语言形式出现的文本,他要理解的是凭借文本所揭示的意义。 郑涌的观点与江怡截然不同,在其专著《批判哲学与解释哲学》的“旅欧哲学印象” 一章中,他认为,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是语言(口语)中心主义。这里所说的语言 不包括数学、人工语言;因为在伽达默尔看来,语言决不是符号,不是一种抽象物。语 言也不是文字,语言就是“说”,“说”从来就不会有错,错在于抽象,在于使语词变 成了概念。“说”是活生生的。“说话”总是有问有答,总是“对话”。而要想理解那 些说出的话,得有“翻译”和“解释”;而一经翻译出来的话,不论从“语言”还是从 “内容”看,都不再是“原话”,而是翻译者的“话”。因此,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 思考重点不在“原话”而在“传话”,不在“本文”而在“译文”,不在“最初意义” 而在“流传意义”,简言之,不在“源”而在“流”。正是在这一点上,伽达默尔的解 释学与海德格尔的解释学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前者重“流”,后者重“源”。 宫敬才在其论文《语言·世界·人——伽达默尔的语言本体论》中是从语言本体论角 度来谈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宫文认为,伽达默尔通过语言、世界(存在)与人三者的 有机结合而构成了他的语言哲学本体论。其根据是伽达默尔的两个著名论断,即“能被 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和“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进一步来讲,伽达默尔之所 以把语言置于本体论的地位,是因为他认为:“随着语言因其坚定不移地属于人的生活 世界而成了主题,看来就可以为有关全体的古老的形而上学问题提供一个新的基础了。 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并不只是一种工具,或者只是人类天赋所有的一种特殊能力,毋宁 说它是中介,这种中介展示了我们生活于其间的那种全体性”。“人类及生命共同体的 所有形式是语言共同体的形式,甚至更进一步地说,它们构成了语言”。所以“语言的 特殊本质表明了它是普遍的本体论性质”。宫文还指出,伽达默尔的语言本体论不同于 分析哲学的本体论(如前期维特根斯坦)。两者的差别在于:对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本体 论来说,其哲学整体追求的是知识,真理的客观性,它尽力避免人的主观性,人被舍弃 掉了;而伽达默尔的语言本体论是在语言中心论的外表下,以隐蔽的形式保留了人类中 心论,其目的恰恰是追寻人的价值和意义。 严平在其论文《伽达默尔语言观述评》中指出,伽达默尔发展了语言的普适性理论, 并强调了语言的非工具特性。语言作为理解的普遍媒介,是两种不同处境的意识间进行 的超距交流,或者说是视界融合的必要条件。在伽达默尔那里,理解与解释是在语言学 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语言学表现的问题已经是理解问题。所有的理解都是解释,所有 的解释都发生在语言的媒介中。与强调语言的形式和工具功能的观点相反,伽达默尔指 出活生生的语言特性与我们对语言的介入。他不同意卡西尔把语言视作符号形式的观点 。在伽达默尔看来,语言既不是人创造的符号,也非符号形式。语言不是属于人的,而 是属于境况的某物。人们探究的是属于境况的某词。所以,伽达默尔得出结论,语词的 构成不是反思的而是经验的产物。不能将语词当作反思和主体性的工具。事实上,语言 的说话能力而非其形式才是中心的和决定性的事实。严文最后指出,当伽达默尔声称语 言具有普适性时,他实际上已将语言的范围和作用夸大和宽泛化了。他对语言工具主义 的批判虽说并非有误,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工具主义也未必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