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2)4-0007-18 阿尔都塞,对于中国学界并不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注: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 er 1918-1990):阿尔都塞1918年10月16日出生于阿尔及尔近郊的比曼德利小镇。其父 是一个银行经理。阿尔都塞从小信奉天主教。1924—1930年,他在阿尔及尔读小学。19 30—1936年在法国马塞读完中学。1937年曾参加天主教青年运动。1939年考入法国巴黎 高等师范学校文学院。同年,因战争中断学业应征入伍。1940年6月被俘,囚禁于德国 战俘集中营内直到战争结束。1945—1948年重入高师读哲学,师从巴什拉教授。1848年 以《黑格尔哲学中的内容的观念》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0年11月16日,因精神病 发作,误杀其妻。1990年去世。主要著作:《孟德鸠斯:政治与历史》(1959年),《保 卫马克思》(1956年),《读资本论》(1965年),《列宁与哲学》(1968年),《自我批评 材料》(1974年),《立场》(1978年)。)无论在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还是 在文学评论、电影理论或美学理论的讨论里,他的所谓“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可能 都会耳熟能详。可是,在今天阿尔都塞越来越光亮于后现代语境中的时候,我们却对他 的学说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当代辐射力感到茫然。疑问只有一个,我们是否误读了 阿尔都塞?我的回答是,可能。 阿尔都塞是一位应运而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家。比之于燥热不安的西方马克 思主义人本学派,他似乎是冷静而理性的。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从内容上提出什么簇 新的观点,形成独特而系统的框架体系,如果我们用一句话去概括他的理论,无非是他 借用了巴什拉、拉康、福科等人的后结构主义话语告示人们应该如何科学地理解马克思 主义。(注:阿尔都塞的思想语境是1960—1970年的巴黎学界。巴什拉、拉康与福科的 思想是阿尔都塞复杂语境的理论支撑。说到阿尔都塞与福科的关系,有学者评论说:“ 他们似乎都共同关注人的主体活动必须具备的无意识结构,人的话语所采取的难以理解 的复杂形式”,以区别于人本主义的主体哲学。他们之间关系是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 柯林尼可斯:《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远流出版公司(台湾)1990年版,第11页注3) 。在一定的意义上,阿尔都塞与福科的70年代的思想更为接近,只是后来后者的观念又 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前者则是原地踏步的多。)阿尔都塞的哲学逻辑有极大的针对性, 他公开提出要保卫马克思,反对从青年卢卡奇到弗罗姆、列斐伏尔的人本主义哲学倾向 ,阿尔都塞哲学的出现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的一种重要的历史性理论反拨。时代 给理论的历史痕迹是自然的。 我认为,不能简单地把阿尔都塞的思想称之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加以贬斥 。因为从阿尔都塞的整个思想发展来看,他还是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固然他的理论表 述方法中存在着种种未必合法的理论挪用,他对马克思的解读尚有大量的武断臆想,但 阿尔都塞的学术立场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注:在这一点上,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前苏东 理论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科学主义思潮是非常宽容的。1978年前苏联理论界出版了 第一本全面批判“新马克思主义”的论著,书名《在“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反马克 思主义》,这是一本囿于严重教条主义观念的著作。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几乎所 有人本学派均靶上有名,可偏偏没有科学主义倾向的学者(别索诺夫:《在“新马克思 主义”旗帜下的反马克思主义》,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而无独有 偶,1984年由前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著的《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一书中,却 给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主义者们较大的介绍篇幅。其中,固然也批评了阿尔都塞、德 拉—沃尔佩等人的某些观点,但总体上,这些理论家及其思想还是被归属在马克思主义 哲学阵营中的(《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当然我不得不说,作为严肃的学术讨论,属于那个年代的这些书,其思想逻辑和理论 分析是极其简单和肤浅的。)。可是,不同于前苏东学界的观点,我们又要说阿尔都塞 并没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另类逻辑中挣脱出来,因为他在正确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某些 特征时往往又走上了与人本主义相反的另一个科学主义的极端,而且时刻企图从某种意 义上误读马克思。 其实,阿尔都塞的致命弱点倒不是他的哲学所沾染的所谓“结构主义”式的玄秘理论 色彩,而是他仅仅在进行理论研究和斗争,从而使它的理论“战斗”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人本主义学派同样根本脱离着社会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工人运动的实践发展。在这一 点上,作为极具实践色彩的“新左派”旗手安德森对他的批评是正确的。安德森说:“ 在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里,理论已成为一种奥秘的学科,它所使用的艰深术语,适足以说 明其远远脱离政治”。(注: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第70页。)这实际上也是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无奈的强大资本主义现实中生长出来 的理论倾向。在一定的意义上,阿尔都塞甚至还不如他批评的青年卢卡奇和葛兰西。不 过,在当时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占统治地位,特别是这股思潮借反战情绪 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某些曲折造成的巨大阴影,把为数众多的西方共产党人和左派 人士搞得晕头转向时,阿尔都塞的哲学思想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也由此,阿尔都塞的 哲学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