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有关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资讯已大量引进中国,学界对其内容已有相当的了 解。本文拟从背景、动机、策略、后果等心理社会学方面对其加以剖析。后现代主义思 潮和人文理论的立场是极端相对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但其否定真理和实在的主张,包含 着对自身正确性的肯定。当理查·罗蒂说“不存在真理”时,此断言本身就已成为另类 真理表达,即相当于说“‘不存在真理’是真理”。德里达对理性主义原则和方法的一 切“解构”(瓦解,颠覆)性的否定话语,同样“显示着”对自身主张的肯定,只不过是 另类的肯定罢了。后现代主义的“西洋禅”滋生于法国结构主义时代,二者表面上都使 用新颖名词,但结构主义企图用新名词来提高人文思想的精确性,而作为后现代主义理 论始原的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则企图用新名词来加强人文话语的模糊性。后现代主义 的实质是学术商业主义,它通过反理性的修辞学手法,借助商业化学术环境中的制度化 和宣传性渠道,企图在思想贫乏的科技工商时代赢获世界人文思想市场的名势和利益。 今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大本营是在美国。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实用主义的影响一直 局限于本土,因其欠缺系统性和深刻性一直不为欧洲哲学界注意。为了使美国实用主义 思想国际化,那么罗蒂努力使其与一些当代欧陆思想汇通,促成了一个西方人文哲学思 想的统一潮流:后现代主义哲学。如果说德里达晦涩难懂的解构主义只能流通于文学理 论界,那么罗蒂对解构主义和其它欧陆哲学进行的实用主义通俗化的解释和综合,已使 其可遍及西方和世界整个人文领域。经此实用主义通俗化和综合化的处理,后现代主义 理论潮流得以建基于美国,并成为西方共享的精神资产。美国实用主义作为其中一个组 成部分也顺势取得了国际地位。罗蒂在其极为随意的后现代主义评论话语中为当代西方 思想界建立了一座“群贤祠”,其中包括了现当代欧美各家各派的学界名流,并一概引 为“同调”。尽管各派学者并非认同罗蒂对他们的思想的解释,但不会反对自家的名声 因罗蒂的宣传而增大。自从罗蒂超脱了狭小的哲学界而成为文化理论通家之后,其读者 听众范围大量扩增,被罗蒂称道的学者思想家也就随之扩大了知名度。罗蒂虽然以批判 现代美国分析哲学主流著称,但其理论话语并非不利于后者。罗蒂所熟悉的哲学其实只 是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罗蒂版的后现代主义成为把欧美学术思想名势凝聚为一体的形 象策略设计师。大体来说,罗蒂论文集系列具有三种不同功能:西方人文思想群贤祠的 建设,群贤思想评论和本人的反人文科学主义。这三者之间只有外在联系,但彼此互为 倚仗。第一部分是其学术实践的最终效果:当代西方思想群星地位的确立;第二部分是 其颇具可读性的名家思想评论:选择性地评论各种思想学说;第三部分是其本人观点的 表达:对知识论和系统思维的反对。罗蒂不仅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美国最大的代表,而 且,作为美国知名学者,他也是该思潮在国际上最成功的宣传家。应该说后现代主义思 潮是一种以美国为中心的综合性社会文化现象,其法国思想原型只是构成元素之一。 战后美国成为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的世界中心,但在一般人文理论方面发展有限。从 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欧陆思想随着美国文科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留欧学人 陆续返国才在美国校园全面铺开,包括哲学、史学、语言学、人类学、文学理论、电影 理论等各门人文科学,而其中最重要的要属“文学研究”领域。美国本土的文学批评和 探讨理论方法的英美现代派创作自20世纪初以来十分活跃,所谓新批评运动更执英美现 代文学研究之牛耳。但是这些结合具体作品进行的批评研究方式,自70年代初起开始被 新引进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所取代。结构主义思潮的引进也与当时美国社会状 况相关。60年代末的欧美“文化大革命”使美国校园思想容易与欧洲的批判思潮相接。 和探讨“人生真谛”价值问题的存在主义不同,结构主义的问题系列是直接相关于研究 方法的。那么为什么结构主义最先风行于美国文学科系呢?一来是美国本来有世界领先 的文学批评传统,二来是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思考层级使文学理论学科大大扩增了学术 对象范围和思想的深度,因而似乎可以取代趋于刻板的哲学学科,而成为讨论社会人生 理论问题的适当领域。 由于“同文同种”,翻译容易,就在美国大学免除外语必修课的同时,德法文科译作 开始纷纷在美出版,欧陆时潮迅速填补了以通俗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的思想真空。而 不无反讽的是,擅长管理的美国人不久之后就把文科教研组织得世界一流,从而吸引了 大批欧陆学者来美执教,使美国高等院校成为西方高级人文学术研究的基地。到了20世 纪80年代,美国已是西方最大、最活跃的人文科学教研国度,并成为对第三世界学生培 育西方思想的大本营。而当时距欧洲新理论的输入才不过一、二十年而已。重要的是, 欧陆人文新潮、英语工具、美国文教管理制度这三者的结合,逐渐在美国形成了一个效 率卓著的西方人文思想生产消费场地。美国文科研究的风格也随之改变,从原先偏于英 美经验性研究转向德法理论性研究。一般来说,欧陆理论新潮在美国的主要场所不是哲 学系,而是文学各系(各语种文学系、比较文学系以及少数裔文化语言研究)和其它社会 人文科系(历史系、社会学系、人类学系、心理学系、艺术系等等)。所谓后现代主义学 术思想就是首先活跃于美国文学院校园和文学界的。后现代主义涉及今日文化学术各个 领域,从文艺创作到哲学研究,几乎无所不及。此名称无所不包的夸张性和其“后”字 所暗含的“超乎前人”的虚矫性,其实恰恰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科技工商蓬勃发展以来 西方思想界的贫弱化。在20年来有关“现代”和“后现代”概念的无数辨析中,我们所 看到的只是浮夸和混乱的议论。现代和后现代的生硬区分完全是文字游戏!不过后现代 主义的华而不实风格也反映了今日西方文化和学术思想界的种种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