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2001)06-0005-09 西方传统哲学关于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分离的设定表现在人那里,就是心身分离与对 立的二元论。心身二元论既体现了传统哲学的主观性之意义,又造成对人自身的误解,产生 了形而上学的哲学人类学。胡塞尔以后的一些经典现象学家作了许多努力,试图消除这种对 立,解决身心统一的问题;新现象学家施密茨(Hermann Schmitz)则是企图通过身体性理论 来完成这一任务的。 一、身心二元论缘由考察 按照施密茨的看法,西方传统哲学关于身心二元论的观点,本质上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 前苏格拉底时代,通常意义的灵魂概念正处于形成过程中。荷马在《伊利亚特》中描写了 人类的激动和不安定性,这种激动和不安定性是“在纷繁复杂地变化的自己的感性状态及命 运的变幻中”“人类所感受到的未知力量”,(注:M.P.Nilsson,G
tter und Psychologie bei Homer,in:Archiv für Religionswissen s chaft,Band 22,S.390.Leipzig,1932-24.)施密茨认为作为这种未知力量的激动和不安 定性,是身体的激动、颤动(震颤)。在这种身体的颤动中作为具有持续力量和人格相伴的东 西就是梯摩斯(thumos)。梯摩斯并没有与肉体分离而起作用的意思,也不与身体存在对峙状 态。这时候梯摩斯的含义,相当于当时希腊人使用的另一个词Psyche(ψυχη,灵魂) 所含有的一方面含义,即人的感觉、情感等意识活动,人身上引起冲动的力量。(注:据基尔克、拉文的解释,psyche还有另一方面的含义,即从古代神话中流传下来的,赋 予人以生命、同肉体相对的可以离开肉体存在。参见《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第9页;施密 茨也说这个词有作为向自己的生命袭来的力量与引起冲动的力量这二种解释,但他认为荷马 的《奥德修记》与《伊利亚特》不同,已有了能自由控制人的表情、却一点也不表现出来的 能力那样类似于独立的灵魂的描写。参见Leib und Gefuehle,S.292,Paderborn,1992。) 经过苏格拉底到柏拉图,psyche被赋予理性的本质,才具有了支配整个西方哲学那流行的 灵魂(die Seele)之含义。在《阿尔基比亚德Ⅰ篇》中,苏格拉底将人分成灵魂、肉体及由 二 者结合成的人,认为只有灵魂才是这“人”的本质,所以人和人的谈话,其实是灵魂对灵魂 的谈话。 柏拉图在《斐多篇》中指出,灵魂和肉体的分离就是人的死亡,灵魂离开肉体独立存在, 摆脱了感觉、情感等干扰时,就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为什么会出现心灵独立于肉体的观点,因而产生身心二元论呢?施密茨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 第一,是人类赋予自身权力(Selbstbemachtigung)的结果。在苏格拉底、柏拉图那里,为 了认识自我,认识真理,赋予了灵魂以思考的特征和理智的成分;把人们之间的对话,看成 是灵魂和灵魂的对话,把人的思考,看成是单纯的“自己和自己灵魂的对话”。施密茨认为 ,这种思维特征和灵魂作用的观点对后世起了革命性、决定性的影响:(1)灵魂把握着思考 和思想及情感的主导权,肉体是不能参与其中的;(2)灵魂成为人的“一家之主”,人本质 的表征,肉体只是灵魂的居所;(3)对话双方同时存在于对话的空间,这空间也就是独立于 外界、与肉体不同的心灵的内部世界,因为相互间的对话是灵魂间的对话;(4)人在相互间 或在自身进行的灵魂的对话中,对彼此或对自己呼唤、要求的回答并决定所采取的态度也依 赖于灵魂。(注:参见施密茨:System der philosophie,111/2,第一章,BewuBtsein und Subjektivitae t,Bonn,1969;System der Phyolesophie,BandⅡ/1,S.416f,Bonn,1965;Leib und Gefühl,S.296,Parderborn,1992。) 也就是说,早期哲学作为具体物质形态或身体的震颤或生命激情的灵感出现的 灵魂,一部分被归于身体的感觉和欲望、情绪表现,一部分被进行了主观的同一化,同时又 被作为主宰者、主人来看待。这种同一化和主人化的双重特征,使灵魂成为人的生存乃至人 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从而导致双重结果:一方面,因为灵魂的本质构成和主导是理智,理智 也成为人的本质构成和主导——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理性动物的论断便是这种观念的经典表 述——成为认识人自身和世界之真理性的出发点和中心,这正是形成后世理性中心主义的理 论缘由;另一方面,灵魂被赋予了独立的与肉体不同的、作为认识世界和人自身的主体之意 义(这实际上是赋予人理解自我和世界的权力),同时也形成了当然还不很清晰的身心二元论 的人类学。 第二,是知觉生理学主义导致的结果。施密茨指出,人们都有这样的感知经验:能够瞬间 整体性地感知到黑暗、寂静,某种天气或情感氛围,如阴沉的冬季中雾气弥漫的景象,使人 们觉得郁闷的气息或宁静的气氛;同时也能感知事物的形状和所处的场所,感知声音、颜色 、运动等。这两种知觉对象及其内容是无限丰富的。而知觉生理学主义只承认通过感官获得 知觉的内容,必然要将知觉对象变成一种适应于感官通道的狭隘的东西而排除了前一种感知 对象和感知活动的可能。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以眼睛、耳朵等感官为例说明知觉获得的 具体途径和局限,指出只有灵魂才能获得共同性的知识,将感官和灵魂、知觉和知识区别了 开来。(注:施密茨在《哲学体系》第3卷第5部:Die Wahrnehmung的第188-196页中,对知觉生理主 义的起源作了较详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