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因其对传统哲学重大局限的有效揭露和批判,赋予了形而上学另一种崭新的含义, 此后,形而上学成为代表与思辨的辩证法相对立的坚持抽象、孤立、静止的知性观点。但是 ,这种批判不只是对被批判者的本质缺陷的暴露无遗,而同时也是对它们的发挥凸现致极, 并由此形成独特的黑格尔的语境。海德格尔继尼采之后,牢牢地将黑格尔钉在传统的形而上 学的十字架上(尽管尼采因其在场的形而上学也被海德格尔列入黑格尔的语境),胡塞尔亦要 走出黑格尔的语境而进行了艰苦的现象学还原。那么,海德格尔及尼采对黑格尔的指正有道 理吗?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对走出黑格尔的语境有效吗?在黑格尔与海德格尔之间究竟发生了 怎样的转折呢?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对于新中国这个深受黑格尔哲学影响的国度是 具有特殊意义的。如何走出黑格尔的语境,成为我们真实地面对世界哲学发展新趋势,促进 我国哲学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认识与对象的陷阱与摆脱:黑格尔对知性形而上学的揭露和批判(注:参见拙文“黑格尔对知性的批判及得失”,《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3期。) 黑格尔在《哲学全书—逻辑学》有关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中,分别对以笛卡儿为代表的 唯理论,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及康德的批判哲学,和耶柯比的直接知识逐一分析,把它们 作为对待思想与客观性矛盾关系的三种不同态度和观点,分别加以批判、指正。在黑格尔看 来,这三种态度其根本的缺陷,就在于对待认识与对象矛盾采取了一种抽象、对立和静止的 形而上学立场。从而在解决认识与对象的矛盾关系时,不是陷于主观主义独断论,便是落入 怀疑主义的二元论、不可知论,亦或是逃匿于神秘主义的直觉论之中。 黑格尔指正以笛卡儿为代表的近代唯理论,他认为这种形而上学的最根本的缺陷就在于在 思想(Denken)对客观性(Objectivitat)的关系上它采取了一种素朴的态度,“它还没有意识 到思想自身所包含的矛盾和思想自身与信仰的对立,却相信,只靠(知性的)反思作用即可认 识真理,即可使客体的真实性质呈现在意识面前。”黑格尔批评这种态度缺乏对认识与对象 的矛盾关系的了解与把握而陷入盲目自信,以为只要一切都建立在“我思故我在”这一绝对 主体性的“思维新大陆”上,便可万事大吉了。这种态度既然把对象与认识的关系看作是现 存、固定的,因而一方面它“认为抽象的孤立的思想概念即本身自足,可以用来表达真理而 有效准”(注: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4—95页。) ,而不是推敲概念自身的内容及其演绎。另一方面,它将其对象诸如灵魂、世界 、上帝等从表象中接受过来,当作给与的现成的题材,应用知性的规定去处理它们。”(注: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9页。)仿 佛只要给这些现存的对象(主语)加上概念(谓语)便可达到真理了,这种做法势必导致非此即 彼的独断论。这样,以抽象的有限的知性规定去把握无限的理性的对象,并把抽象的同一性 认作最高原则,注定是无法达到认识与对象的同一,而只能以心物二元论或平行论而告终( 在黑格尔看来,这只是一种前现象学的做法)。 黑格尔对经验论的批判有别于对唯理论的批判,在他看来经验论(包括康德的批判哲学)反 倒是后退了一步,因为它放弃了对无限的追求而坚持在现象界、感官世界里把握知识和真理 。经验论为了标榜其真理性便“将属于知觉、感觉和直观的内容提升为普通的观念、命运和 规律。”但是,在经验论中,主观的意识只能“从知觉得到它自己的确定性和直接当前的可 靠性。”(注: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1页。)这样,经验论与唯理论一样,只能以主观、有限的范畴概念,去把握其有限的对 象。黑格尔指出:经验主义者“他只是完全在无批判的、不自觉的状态中运用形而上学的范 畴和范畴的联系罢了”(注: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2页。)。这样,经验论不仅无法获得知识的客观有效性和内在真理性,而 且最终还会由此坠入不可知论之中。 黑格尔不是将康德批判哲学与经验论简单地加以类比,而是肯定了康德“不以基于经验的 知识为真理,而仅把它看成对于现象的知识。”(注: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6页。)然而,康德却把超出现象去追求无限的绝 对的真理这种冲力的要求,仅仅看作是理性的僭越,而在现象与本体、认识与对象之间加 上 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而陷入了主客二元对执的不可知论之中。但是,黑格尔从康德的 批判哲学的致命的缺陷中得到了重大启示:首先,黑格尔认为康德最终陷入现象与本质二元 对立的不可知论这一悲剧告诉我们,运用知性的范畴、概念,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绝对无限的 对象的;其次,康德揭示出一旦超出现象界去寻求理性的对象便会陷入矛盾,黑格尔认为这 是康德的重大贡献。但是,这种矛盾并非像康德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对人类理性冲动的警告, 同时也启示我们,哲学就是要揭示矛盾、把握矛盾。黑格尔强调指出:“认识到思维自身的 本性即是辩证法,认识到思维作为理智必陷入矛盾、必自己否定其自身这一根本见解,构成 逻辑学上一个主要的课题。”(注: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1页。)黑格尔强调,只有通过理性的矛盾的自我对立与和解,最终 才能达到认识与对象的具体的对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