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至10世纪,欧洲社会异常动乱,16世纪的历史家、枢机主教巴罗尼乌(Baronius,1538-160 7)在其《教会史》中称此时期为“铅与铁般黑暗的时代”。自877年秃头查理卒后,法兰克 帝国的内部纷争愈演愈烈。至888年,胖子查理卒,帝国分裂为东法兰克(日尔曼)、西法兰 克(法兰西),此外尚有那伐尔(西班牙北部)、内外伯艮地、洛林、意大利等独立地区,而意 大利又分为教皇与拜占庭统占区、伦巴底和斯波雷托。同时,更有诺曼人、撒拉森人、马其 尔人不时侵扰。地处乡间的修道院因不受城堡保护而首当兵燹之灾,珍藏的羊皮手卷亦往往 难逃强人之火炬。而10世纪中期罗马教庭内部腐败,亦不利于教会之凝聚。此时,作为文化 保存者的教会正处于空前软弱的时期。凡此种种皆无益于文化的发展。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文 化衰微的时代,开始了克吕尼修道院的教会改革。而且不知是出于战乱的刺激还是别的需要 ,城市座堂学校亦渐渐兴起。一种新型的城市文化仿佛已在酝酿之中。 一、释词手卷中的哲学思想 自9世纪下半叶直至12世纪,有一种通行的著作形式,称为glossae,实即写在修道院课本( 手卷)上的眉批旁注,解释文本的词义,以作教学之助。此类释词,多经不同时代作者之手 ,字数颇多,发挥见解,竟成为一种作品。9、10世纪常用的课本有卡尔西迪乌所译《提米 乌斯篇》、波弗利《引论》、托名奥古斯丁的《十范畴论》、波依修斯《神学杂著》和《哲 学的安慰》、马西阿努(Martianus Capella)的《墨丘利与文艺的结合》(De nuptiis Mercu riiet philologiae),以及伊利金纳的《自然论》等。 现代学者校勘过的释词手卷已有不少,常被征引的有: 梵蒂冈未刊3363号手稿(起句Carmina cantus deletabiles…)。 H.Silvestre(ed.),“Le commentaire inédit de Jean Scot Erigène au mètre Ⅸ d u livre Ⅲ du De consolatione philosophiae de Boèce”,Revue d’histoire ecclé siastique 47(1925),pp.44-122(incipit Expositio rationem…). C.E.Lutz(ed),Bibliotèque Nationale 12960(incipit Huius fabulae…). E.K.Rand,Joharmes Scotus,Münich,1906(incipit Quinta dicebantur…). CL.Baeumker und D.von Walterhausen(eds.),Fruemittelalterlichen Glossen des ange blichen Jepa zur Isagoge des porphyrius,Beitraege zu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des Mittelarters:Texte und Untersuchungen(Muenster)24,Ⅰ(1924). M.Gibson,“The Study of the‘Timaeus’in the Eleventh and Twelfth Centuries”,P e nsamiento 25(1969),pp.183-194. N.M.Haering(ed.),Commentaries on Boethius by Thierry of Chartres and His School ,Toronto,1971(incipit Aggreditur propositum…). 根据现代已辑的释词文本来看,当时的主要思想倾向约有两个方面:(1)对于希腊哲学颇有 兴趣,尤对希腊思想与基督教教义的关系最为关注;(2)对于逻辑的研究与运用亦甚注重。 不同的手稿对于波依修斯和马西阿努著作中的希腊思想,作出不同的反应。例如,梵蒂冈3 363号手稿对于《哲学的安慰》第三部第九节复述《提米乌斯篇》的思想,似乎并未认识其 异教性质,将世界灵魂理解为太阳,而且不惮其烦地谈论天体的状况,并将拟人的哲学夫人 释为基督的智慧。这里显示出,既对希腊思想表现浓厚的兴趣,又将其与基督教教义混为一 谈。而另一位署名的释词作者则似乎是有意避免异教思想,才将其基督教化。雷米基乌(Rem igius,于893年主持罕兹座堂学校)的释词也是写在手卷上的眉批旁注,但数量颇多,广涉 语 法、历史、哲学、圣经,尤其关注马西阿努和波依修斯的著作。他的释词已经开始具有独 立评注的性质。他对波依修斯《哲学的安慰》同一节的释词,则以系统的基督教观念予以阐 释。诸如将“治理宇宙的永恒理性”释为上帝的智慧,而上帝的智慧则是圣子;“至善的形 式”则释为上帝创造世界的理念或原型,等等。(E.T.Silk[ed.],51、5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