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已对原有的理论模式提出挑战。看来对产业化经营的认识必须深化,尤其要认识到企业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突出作用,为他们发挥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才能在实践中推动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企业家 通过对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及世界上先进国家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农业产业体系的过程。它在早期往往从食品行业起步,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变动,就会以农业的多功能性为基础,演化出农业纤维产业、农业文化产业、农业生态产业、农业科技产业、农业装备产业、农业信息产业和农业资源产业等多种产业体系;它也不限于微观层次,而在中观、宏观层次上都有表现;它的运营,不仅是企业的一体化经营,还有合同制及市场交换等多种方式;各类产业体系运营的利益机制,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关系,都是市场交换关系;通过产业体系的构造及运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会使资源要素向优势的农户、企业、产业和区域聚集,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自然扩展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不但在局部上,更在整体上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竞争力。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情况对比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是中国所特有的,而是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国家转变过程中的规律性现象,只不过由于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在外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但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彼此的差异性将会逐步缩小。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间要随着整个国家的结构调整和体制转轨,有大的变革与波动,有农户分化与转移、企业重组、产业替代、管理机构改革与职能转换等痛苦经历。但这一关必须过,这是中国农业迈上新台阶的实质性的飞跃。因此,我们在农业发展的转折时期,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过去的阶段,要结合国外的考察,从农业产业体系的角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找出其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的变化,摆到应有的位置,从而更好的指导现实工作。 过去国内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往往重外在形式,轻实际效果,见物不见人,总结出的“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批发市场+农户”等产业化模式,若在实践中机械地套用,很难操作,也经常失败。就是成功了的企业,我们也往往认为这是政府指导的结果,看不到企业家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国内外产业化经营的实际情况就可以看出,农业产业体系不管什么形式,真正普遍起作用的,是其中的活生生的人,是企业家。有了企业家,才有优势企业;有了企业家群体,才有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以及优势产业和区域分工的形成;有了企业家阶层,才有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对现行管理体制变革的推动。所以,企业家是发展农业产业体系的灵魂和骨干,是在市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最牢靠的人力资源。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家的作用表现得特别明显,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是他的利益和风险的对称性,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激励和约束的对称性。企业家,就是把企业当成自己家的能人。因为这企业是他的,财产是他的,赔了赚了都是他的,赢亏自负,风险与收益都落实到他这个自然人,而不是落实到几个人或十几个人组成的领导班子身上,所以他才能够真正地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经常讲,企业成功靠企业家获取利润的冲动,但是我们忘了讲他承担风险的能力。这对于面临市场剧烈竞争的龙头企业更为重要。而这恰恰是许多没有真正企业家的国有企业所不具备的。其领导人谈获利还可以,但一谈承担风险,都缩回去了。可是若不承担风险,又怎么能获利呢? 第二是他的创新能力,包括产品的创新、市场的创新、科技的创新、经营策略的创新。面对现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龙头企业没有这些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不会发展的。这创新,来源于企业家在收益与风险的双面挤压下的应变,来源于他在市场拼搏中迸发的灵感,这是十分稀缺宝贵的。不是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谁会这样燃烧自己? 第三是企业家的综合协调能力。这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内部。现在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在处理企业内部关系的时候,受到本人能力、意识形态、规章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制约,不可能做出很恰当的处理。比如对于工人的工资问题。而真正的民营企业家就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给予工人不高也不低的工资,保持适当的成本。而国有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就是无法抵挡工人对增加工资、增加各种福利待遇的要求,于是这加大了企业的成本,使企业缺乏竞争力,缺少发展后劲。在对外关系方面,尤其是在转型时期,怎么跟政府打交道,怎么创造一个环境,企业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种交往及“博弈”的过程中,企业家通过各种灵活的“手段”加以“润滑”,还使各方面死板的制度发生变化,有利于企业创新和发展。 企业家这些方面的才能和作用在目前情况下更加突出了。现在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市场有了很大的变化,供过于求,变动非常快。如果没有企业家的这种冒险、创新,对市场的捕捉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发挥,龙头企业是很难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而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产业化就无法正常运营。另外,现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频率越来越快。大量事实证明,科技更新越快的地方越需要企业家。因为它需要的这种创新的知识产权是在个人的脑袋里,在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脑袋里,必须由企业家的经营行为来焕发。如果我们还是过去那种“大锅饭”的体制,是无法唤起科研人员和企业家的创新行为的。第三就是现在的国际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苏联东欧巨变以后,全世界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时代,竞争越演越烈,没有产权明确、能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的企业是无法长期从事这种竞争的。我国加入WTO以后,更需要我们的企业制度跟国际上接轨。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现在的企业家在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它是星星之火,而且它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