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世纪,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昂首迈进。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府无疑起着主导作用,它既担负着推动整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任,同时必须适应改革,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特别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袭来,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学界对此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政府企业化”是其中颇具影响力的一个。 一、“政府企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企业化政府”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端、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所谓“政府企业化”是指以企业为参照模式,借鉴或仿效企业的一些做法来结构性地重塑行政体制。沃尔夫对“政府企业化”改革曾作过一个经典诠释:“正如新的政府政策以及旧政策的变化可以用来改善市场功能一样,市场变化和动力同样也可以用来改善政府——‘非市场’的功能。换句话说,通过在政府管理中注入一些市场因素,可以缩小非市场缺陷的影响范围。”(注:[美]沃尔夫著:《市场与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2月,第144页。) “政府企业化”改革建立在传统的管理主义和现代经济学两大理论基础之上。 首先,“政府企业化”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从“理性经济人”(人的理性都是为自己利益。官僚及官僚机构具有自利性,与所有普通人一样都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者,理想的官僚即“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公仆”是不存在,政府本身不是超凡的圣人机构)的假定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中(政府产出的非市场性特征导致官僚机构缺乏竞争,使政府没有动力降低成本,从而在行动上没有效率或低效率)获得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有效性的依据。 其次,它从上个世纪末由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开创的管理主义中汲取一般营养。管理主义认为:管理是一种纯手段性活动,具有共通性。它所包含的一系列原则既可用于私营企业也可用于政府公共部门。正因为如此,政府部门特别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可以借鉴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方式。鉴于私营部门已经取得长足发展而政府部门却问题丛生,“政府企业化”主张用私营部门的成功经验、方法武装政府。 “政府企业化”改革已经成为西方行政改革与创新的实践内容并在一些国家取得巨大成功。如在英国,由撒切尔夫人一手倡导的“政府企业化”改革对英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经济从80年代开始逐渐复苏,失业率大大低于欧洲大陆的德国、法国,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明显提高。在改革措施最为激进的、政府企业化趋向最为明显的新西兰,取得经济增长率高于美国,通胀率、失业率低于荷兰的业绩。 “政府企业化”改革已被越来越多国家所效仿,也赢得国际组织和学术界普遍赞誉。需要提醒的是,“政府企业化”改革并非主张政府完全像企业一样运作。政府不可能像麦当劳一样经营。政府与企业毕竟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机构。前者负责提供公共服务,后者以赢利为目的。企业化仅是指适度仿效企业的方法、机制。政府企业化改革的终极目标是用市场力量改善政府管理,而非试图铸造一个新的“市场神话”。 二、我国“政府企业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政府企业化”是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其本质是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政府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对于“政府企业化”,学界众说纷纭。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西方一些国家的企业化改革是适应后工业时代发展需要的。而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时代,官僚制政府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加上我国社会整体发育程度较低,故奢谈“企业化改革”还为时尚早。作者认为,该观点值得商榷。 首先,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正经历着种种困扰和挑战。无可否认,政府自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的改革,但就改革的后续性来看,并没有使政府真正走出困境。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通病仍难以根除。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历次改革总是在现行行政体制架构内寻找出路,因而使改革难以摆脱旧体制的束缚或突破传统体制。因此就需要从既定行政体制外部寻求一种有借鉴或仿效价值的参照模式。 其次,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所指出的政府失败现象、政策失败、寻租及腐败行为在当前我国也是存在的,有的还相当严重,随着时代发展已变得越来越尖锐。中国行将加入WTO,与此相适应,需要我国行政管理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管理体制、机制以及管理方式上都必须有一个大转变,以满足国际要求,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保持、提高国际竞争力。 再次,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也必须推进企业化改革。 三、“政府企业化”改革的具体运作 市场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采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经济形式。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之外寻找到了一种改革的参照模式即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的结构性改革同样需要从外部引进参照模式。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具有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