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资金的价格,银行是经营资金的企业,如果一个银行对自己的产品没有资金价格——利率的决定权,那它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银行,这样的经济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反之,利率市场化又必将经济的各个领域带来变化,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对尚未真正实现市场化、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国内商业银行带来强烈冲击,如何面对利率市场化是每个商业银行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课题。 一、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大势所趋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率改革已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89年,主要是调整利率水平;1990-1992年,主要是调整利率结构;1993年至今,主要是改革利率机制。但是,即使是第三阶段的利率改革,如放开同业拆借利率(CHIBOR),实行贷款利率有限度浮动等,充其量只能算做制度上的利率市场化,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中国人民银行从9月21日起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从而迈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实质性的第一步。 正如麦金农·肖所言,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改革深化的核心,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改革的大势所趋。 1.利率市场化是优化资金配置的需要。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同其它商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一样,是引导资金流动的一个重要信号。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大,利率管制的弊端愈显突出。一是商业银行不能通过利率差别来区别风险不同的贷款人,高风险贷款缺乏高利息补偿,银行处于风险收益不对称状态,相当多急需资金的人得不到贷款。二是实践中,银行“储蓄大战”和帐外帐经营扭曲了利率体系,多数企业的寻租后所支付的贷款利息远高于官方利息,造成金融机构巨额不良资产。三是利率管制还会强化金融工具之间的非市场差别,不利与金融市场资金的正常流动和资金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如,长期以来,债券利率一直高于存款利率,直接导致居民节余资金向债券倾斜。 2.利率市场化是提升国内银行竞争力的需要。对产品的定价权是企业的基本权利,没有这个权利,竞争就无从谈起。长期以来,国内四大专业银行控制了70%以上的存贷款业务和80%以上的结算业务,并且储蓄存款还在进一步向它们集中。八十年代末期,一批新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被允许进入金融业,初衷是想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但由于被剥夺了价格这个最有力的武器,中小银行们的服务优势、管理优势、成本优势在四大银行庞大的网点优势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在一个利率管制的金融市场里,四大银行绝不会因为对价格信号反映迟钝而危及生存,更不会因害怕失去市场或利润压力而努力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其市场竞争与适应生存能力由此可见一般。 1999年11月15日,中美达成WTO协议,根据中美协议,中国加入WTO五年后,外资银行将在中国境内全面开展人民币和外币存贷款业务。面对在资金价格、服务质量和资金实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外资银行,国内专业银行必须通过市场化实现企业化经营,利率市场化的紧迫性也因此骤然提升。 3.利率市场化是央行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有专家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础,没有利率市场化,就没有真正联结企业、银行与财政的关键点,任何间接的宏观调控政策都可能难以见效。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和美联储同时通过调节利率,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但实施后的效果却相去甚远:美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而我国经济却出现持续性通货紧缩。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各金融市场之间相互分割,缺乏一个市场化的利率生成机制和相应的传导机制,中国人民银行调控金融市场实际利率水平的能力和作用大打折扣。 4.利率市场化是防止资本外逃的需要。目前,国内外金融市场因利率管理方式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套利、套汇的投机机会。譬如,现行人民币利率远低于美元利率,一年期相差3个百分点,而且中国经济增长已从高位上滑落,这使得今后几年资本外逃的压力继续加大。按照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估计,1997年从中国外逃的资金大约为200亿美元,1998年外逃的资金更多。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许多人怀疑人民币是否能够稳定,从而导致外逃资本数量增加。结果,在1998年中国的国际收支表上第一次出现了资本项目63亿美元的逆差。这是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随着金融一体化脚步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只是个时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解决资本外逃问题,短期内依靠加大外汇管理的力度,长期内则取决于国内经济政策扭曲和制度缺陷矫正程度,利率市场化是其重要一环。 二、利率市场化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还处在靠政策吃饭阶段的国内银行来说,其影响和冲击是多重的、复杂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间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央行允许各家商业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制定存贷款利率,从而使得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对客户资源的简单争夺,而扩展到存款与贷款以及相关中间业务服务领域。商业银行实力与信誉、存贷款利率报价水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等将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关键因素。短期内四大国有银行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完善,其国内垄断地位也不会动摇,它们绝不会因为对价格信号反映迟钝而危及生存;另一方面,外资银行资金实力雄厚、服务一流,将不择手段抢占国内市场。因此,可以预料的是,利率市场化将使商业银行的竞争进入一个白热化阶段,特别是国内中小商业银行,在国内专业银行非理性的价格战和外资银行质量战的双重夹击下,一些中小商业银行难免收益减少、成本费用上升、客户资源流失等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