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年初,人们尚未从节日的欢愉中静下心来,《经济日报》便以令同行刮目的气势开始了呼唤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迎接改革大潮的《开封何时能“开封”》的系列报道。 与此相呼应,这组报道的批评对象——开封市也积极主动做了有力的配合:首篇见报的当天,书记、市长即致信编辑部“欢迎大家为开封‘会诊’”,同时市党政领导班子围绕报道进行了座谈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市委宣传部还发出通知,要求市电台、经济电台、电视台对《经济日报》这组报道当天全文转播,《开封日报》次日一版下平栏全文见报。一时间,关于开封的报道轰动了古城,成了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主题。 开封如此,一直关注开封发展的上级领导同志,在外地工作的老“开封”,还有省内外的众多读者,也纷纷投书报社或开封市委书记、市长,直陈对“开封”的意见和建议。《河南日报》转载了这组报道的首篇,并加了编者按,配发了评论员文章。随后,刊发了《河南日报》记者采写的5篇“来自开封的报告”。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也播出了有关开封的系列报道。 这样的报道,《经济日报》已经进行多次。如,“话说‘正点率’”;“破三铁,看徐州”、“三角债”追踪报道,关广梅现象、“醒来,铜陵”等等。在一个时期,针对一个普遍性问题,纵剖横比,多方评说,以形成强大的轰动效应,这已经形成《经济日报》近几年重点报道的一种特色,成了我国引人注目的新闻现象。 《经济日报》这类报道无一不是精心谋划,统筹安排,对重要问题实行重点突破,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其意义决不低于军事家们组织的具体战役,若称其为战略性的战役行为亦不过份。为了与其他重点报道相区别,这里不妨将这种新闻现象称做战役型新闻。 这种新闻现象产生于改革的年代。但它又与这个年代产生的其他一些新闻现象相悖。比如,有些人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指导工作性的、政治性的重大问题已经不为人们所关心,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应该淡化,报纸与各项工作的关系,主要是监督,而不是指导和服务。报纸风格应该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文章越“软”越好,新闻越奇越好。许多报纸的扩版、调整无不是向可读性、趣味性方面倾斜。而《经济日报》这类报道,则恰恰带有鲜明的党性原则,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而且在读者中造成的轰动是任何秘闻、纪实所不可企及的。这种矛盾现象实质上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什么样的办报宗旨,什么样的办报路线的问题。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对于我们的新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把典型问题放在国家政治经济大背景下剖析,使报道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这是《经济日报》组织战役型报道的一大特色。综观《经济日报》这些报道,所解剖的这些典型背后,无一不是与国家改革大局、经济发展趋势或社会关注焦点相联系。“三角债”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成为了谁也扯不断的链条。《经济日报》和其他报纸虽然作过多次报道,但由于报道比较分散,且没有进行深入剖析,基本上停留在一般化的比较浅的层次上。1991年春天,原总编辑范敬宜同志就曾提出:“三角债问题企业呼声不小,应该研究做点文章”。6月,大连记者站了解到了大连起重机器厂的“三角债”情况,并提供了两张债务表。工交部、记者部即向编委会送交了报道方案:“准备以大连起重机器厂为交叉点,深入采访各债务单位与债权单位,追踪报道,使读者从中看到清理‘三角债’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也使读者看到党中央国务院抓‘三角债’的决心和成效。”报道的第一阶段,基本上是按计划进行的。一进入第二阶段,报纸就及时把报道引向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7月19日,《清理“三角债”既要治标又要治本》的述评在一版头条刊出。述评回顾了国务院领导重视解决“三角债”的前后经过,提出了要防止前清后欠、端正清欠思想、严明结算纪律等观点。7月22日,报纸又发表了袁宝华同志的文章《关于解决“三角债”问题的一些意见》。从7月24日起,报纸又发表了系列述评,从堵住源头缺口、尖锐的产销矛盾、深层体制不顺、断裂的信用纽带等四个方面剖析了三角债形成的原因。这次报道栏题共在版面上出现26次,没有栏题的报道也有十几篇。“三角债”报道取得了预期效果,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7月19日,朱镕基副总理在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召开的动员会议上,特地表扬了《经济日报》的追踪报道。8月5日,《新闻出版报》以《文章合为时而著——〈经济日报〉“三角债”追踪报道效果好》为题,介绍了有关情况,认为“追踪报道提出了一个变消极拖欠的恶性循环为积极还债的良性循环的典型经验”。9月10日,朱镕基同志写信给范敬宜同志,再次肯定了《经济日报》的报道:“感谢《经济日报》对国务院清理‘三角债’工作的支持。你们的报道已经引起全国的关注,我深刻体会,这次新闻报道工作很有成绩,请代向《经济日报》全体工作同志转达我的真诚谢意。”“开封何时能‘开封’”的报道,则是针对中国内陆地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个要害通过开封进行的剖析和督促。报道从“开封何时能‘开封’到“开封人盼‘开封’”,“开封缘何不‘开封’”,其间配发“寄语落伍者”、“开封现象说明了什么”的评论,引导人们做深层次的思考,最后两篇,一是开封籍人士穆青同志访谈,指出,要‘开封’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振兴开封的目的。二是通过对新疆、陕西两省(区)负责同志的访谈,把“开封”报道的意义引向了整个中国的内陆地区。这样的主题,如不借助于战役型报道,仅靠过去的报道方式,包括重大典型报道是难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