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走进新世纪,我们在新世纪的总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达到这个宏伟壮丽的总目标,需要总结建国五十年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面对时代发展的特点、世界政治的新格局、高科技的大发展、社会的大变革、历史的大趋势,深入研究和切实解决一系列十分重大而又相当困难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著名理论家段若非认为,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五十年光辉历程,“成绩伟大,问题不少;经验丰富,教训深刻;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伟大成果,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若解决得好,中国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若解决得不好,前途是危险的。现在,中国正处于关键时期。他提出了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十个问题,并认为这十个问题是历史发展本身提出来的,不是某个理论家凭空想象出来的。 一、坚定不移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如何实现政治与经济的统一,如何正确处理客观存在的阶级矛盾问题? 段若非说,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语)为基本特征的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纲领是干社会主义,现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列宁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邓小平把消灭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即无产阶级专政),把消灭阶级的阶级斗争进行到底,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到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在建立自己的政权以前,首要的任务是进行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以后,就面临双重的或二位一体的任务——阶级斗争和全面建设,而当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以后,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就要提到首要地位。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是历史提到无产阶级政党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处理这个难题上,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左”的和右的教训。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只有正确估量和进行阶级斗争,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维护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只有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好,才能为阶级斗争的胜利提供物质基础,并为最终消灭阶级创造物质条件。坚持两手方针,并使两手协调配合,两者就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可动摇这个中心,同时不要忘了政治,一定要实现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正确处理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的阶级矛盾问题。 二、在共产党一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的条件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段若非认为,在一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的情况下,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关键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应该高举民主的旗帜。这是他对国家几十年来问题的思考得出的结论。他把民主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地位提到这样一个高度:如同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一样,没有广大人民的广泛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条件,也是思想解放的政治条件。民主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问题。 三、在进行重大社会变革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在原来的体制束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改革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段若非强调,在进行重大社会变革的进程中,往往容易否定过去,产生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历史,就会走到邪路上去。戈尔巴乔夫完全否认历史导致苏联红旗落地。我们前三十年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如我们否认了前三十年,就否认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在所有制问题上,我们过去搞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不适合国情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需要改革。但是不能否定公有制。党中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是十分正确的。 段若非非常强调运用辩证法的“扬弃”范畴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重要意义。“扬弃”是否定和肯定的统一。对待历史,我们应该照辩证法办事,采取扬弃的态度。 四、在发展私有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如果失去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就不可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段若非说,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 首先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公有制优于资本主义私有制。2、必须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的理论。 所有制不单是所有者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它的本质是生产关系,是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公有和个人所有的统一,它是不能分割的整体。3、必须建立全国范围的、 统一完整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4、必须正确处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5、必须营造支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强大的社会舆论。6、 必须有执行正确路线的国家政权作保证。 五、在发展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