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为了“通过”而进行的审定 4月3日开始,以电视为主体的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以下称“编纂会”)编写的教科书被审定合格之事。第二天早晨,各报纸也大篇幅刊登。虽说各报社报道的姿态有所不同,但很多读者会有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这样有问题的教科书通过了审定呢”?我们回答说:这是为了“通过”而进行的审定。 比如,“编纂会”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送审本由扶桑社直接申请,文部省教科书审定机关提出了137处审定意见。所谓“审定意见”是按文部省告示的“审定基准”,对送审本指明应该修改的地方及理由。文部省对此次参加申请的其他出版社送审本提出修改意见数量分别如下:东京书籍18处、日本文教出版社41处、日本书籍35处、大阪书籍13处、扶桑社137处、帝国书院29处、清水书院22处。可见,文部省对“编纂会”(扶桑社)的历史教科书的审定意见最多,是审定意见最少的大阪书籍出版社的10倍以上,是审定意见第二位的日本文教出版社的3倍以上,可以说多得异常。 而且,对扶桑社提出的137处修改意见中,有许多是一整页或将近乎一整页需要修改,共计31页,占“编纂会”历史教科书328页总数的10%。这些大量的记述一旦被改变,又会和其他内容发生新的矛盾,将再次出现许多相关的地方需要修改的问题,其修改的工作量是相当庞大的。重要的是,有很多地方修改得不够正确,而且还有“改恶”的地方。从2月下旬开始,为躲避来自韩国和中国的激烈批判,只在问题原处进行一些特殊的修改。 这次审定,各出版社都有两次机会,即文部省只给两次修改机会,而“编纂会”却作为追补对象给了3次修改机会(以教学用图书审定调查审议会第二部会“社会科”的“部会长保管”的名义追补的)。因此,这次发表教科书审定通过的时间比原定的2月28日迟约一个月。这是为使审定合格,进行的“特殊处理”。 二 为“编纂会”教科书审定合格开绿灯 3月上旬发生了紧急事态,韩国原首相金钟泌(韩日议联会长)匆匆从韩国来到日本,就教科书问题提出意见。3月4日,接近政府立场的《时事通信》报道了作为极密的第一次修改内容,并把这一内容发送给国内外的各报社。审定内容在审议过程中被泄漏出来,这在战后还是第一次。因为当天是星期日,从《时事通信》得到情报的各报社都很着急,很难同文部省联系,确认情报的真伪。 就这样,一方面放出试探气球,另一方面又准备在《读卖新闻》上报道第二次修改内容。韩国的《中央日报》社收到《时事通信》消息的第二天,得知修改“多少有些变化,但实质未变”,马上就“编纂会”教科书把吞并韩国写成“作为使东亚安定的政策得到了欧美的支持”的问题进行了批判。这是(韩国方面)对试探气球的反应。4月7日,金钟泌就是在《时事通信》发出消息和韩国新闻媒体作出反应之后到达日本的。 上面提到的《中央日报》的批判记事只不过是对第一次修改的反应。第二次修改将“改善”《中央日报》曾批判的问题,政府把在《读卖新闻》上登载的、尚未传到韩国的极秘消息,比较详细地透露给金钟泌,说服金氏(关于吞并韩国的)“记述会修改好的”。这样,取代“希望审定不合格”的海外要求,变成只是字句修改的问题了。 据说,把极密的审定情报散布出来,不是文部科学省,而是内阁的官房长官部门,即政府中枢的动作。可以看出,森喜朗内阁为通过“编纂会”的教科书做出了如何特殊的努力,又如何地控制着新闻媒体!至于文部科学大臣町村信孝,为“编纂会”教科书审定合格开绿灯,在《不需要“神国”——历史·公民教科书》一书中(明石书店,第17页)已经涉及。现在可以判明,森内阁的中枢也参与了这件事。 三 封锁“不合格”的声音 为通过审定,“编纂会”只是对可能成为国际问题的内容做了一些修改,但仍有很多地方修改不充分。现在,文部科学省放纵扶桑社137处应修改的内容。另据《每日新闻》4月4日的报道,竟称审定教科书的调查官对各出版社的审定过于严格,对扶桑社的审定意见太多,希望全部放宽审定。 如果公正地对“编纂会”的教科书进行审定的话,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存在很多应该修改的地方。也就是说,有些教科书有可能被审定为不合格。去年10月,文部省“教科用书审定调查审议会”成员之一、原驻印大使野田英二郎,就主张“编纂会”的教科书不合格(《产经新闻》2000年10月13日报道),因此受到《产经新闻》的批判,并在自民党教科书分科会(座长即KSD贿赂事件中被逮捕的小山孝雄)(注:KSD为日本中小企业联合组织,因向政府高官贿赂而被揭露,一部分人被捕。)的压力下,野田氏在当月末就被更换(《东京新闻》2000年10月31日报道)。 “教科用图书审定审议会”有义务对文部省大臣做出有关教科书“合格与否”的回答,其委员的任务之一是对教科书提出包括“合格与否”在内的意见,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目前,文部科学省认为“没有不正当行为”,大岛文相也表示“很难说违反明确的法令”(《产经新闻》10月31日)。尽管如此,以因政治压力而被更换的事例为鉴,审议会成员考虑,以后不再发表批判“编纂会”教科书的言论。 本来,有这样的情况,对被申请的教科书不提任何意见,仅一次就审定为不合格。但是,“编纂会”的教科书通过政治家的力量避免了这样的结果。2000年12月,文部省虽然对该书提出137处审定意见,但又给他们指出了方向:只要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就能使教科书审定合格。之后,“编纂会”决定全面接受审定意见,则是迎合了这次审定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