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台湾进行期殖民统治时,曾极力推行旨在奴化台湾民众的“皇民化”政策,可以说是人所熟知的历史事实。不过,对于当年台湾总督府在积极推行“皇民化”教育的同时,还处心积虑地将“皇民化臣民”推至“大东亚战场”及“皇军”占领下的东南亚各地,驱使他们负起特殊的使命与任务,扮演协助日本南侵政策,尤其是对华侨政策的重要角色的研究,则还为数不多。本论文试通过新发掘的史料,对此课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皇民化、工业化、南进基地化”与华侨研究 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在南进论者不断的提倡与推动下,逐渐确立了以台湾作为南侵基地的政策(注:有关台湾成为日本南侵基地的过程,参见后藤乾一:
岩波书店,1992年,第147-175页。)。在此国策的指导下,台湾总督府负起了主要的推动任务。初期的任务集中于调查研究的工作,总督府属下设立了许多研究机构,对东南亚资源,包括农业、林业、热带医学、制糖业等进行调查与研究活动。因为台湾位处亚热带,其地理环境、气候与资源都与东南亚有相似之处,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30年代后期,由于日本的侵华战争遭到中国民众的顽强抗拒,战线无法展开。为了打开这个僵局,日军采取“以战养战”的政策,积极策划将战线伸延到东南亚。与此同时,台湾总督府更高举“皇民化、工业化和南进基地化”的旗帜,进一步将台湾与日本南侵的政策紧密挂钩(注:有关台湾成为日本南侵基地的过程,参见后藤乾一:
岩波书店,1992年,第155页。)。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台湾总督府对东南亚的调查、研究活动也迅速增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对东南亚华侨的研究。 日本重视对东南亚华侨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1、将华侨视为日本在东南亚商业活动的对手,要夺取华侨在商品销售网的地盘,从而取代华侨的经济活动,就有必要掌握华侨的现状。2、对于日本侵华行动,华侨采取了坚决反对的态度,并以实际行动表示抗议,包括抵制日货以及在物资和人力上支持中国等。因此,掌握华侨的实况有助于对抗华侨的抗日活动。3、占领东南亚后,日本一方面要镇压和制止华侨的抵抗,另一方面在经济上又必须利用华侨。尤其是在华侨人口比例较大的马来亚(包括新加坡)更是如此(注:有关日本战前对华侨问题的研究,详细论述参见蔡史君:《战前日本“华侨研究”的背景与特征》,见庄国土等编:《世纪之交的海外华人》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6-145页。)。上述研究的动机也同时决定了日本的华侨研究性质,即:对策目的远远超越学术研究。 反映在内容上是:1、对华侨的现状,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力量的深入调查与分析。2、探讨华侨对策。主要围绕着两个论点,即:排斥论与利用论。 为配合战局发展上的需要,1930年代后期日本的华侨研究具有下列几个特征: 1、与过去的华侨研究相比,无论在质与量方面都有很大进展。 根据现存的台湾总督府外事部于1944年出版的《华侨文献目录》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知道在1914至1943年之间,日本在台湾的公私机构,主要是台湾总督府属下各研究机关、台湾银行、以及台湾拓植株式会社等所编著或出版的华侨研究书籍共42册,其中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至1943年出版的就有38册,占总数的90%左右(注:根据同一书所收集目录,从1914年至1943年之间,日本国内所出版的华侨研究书籍计有207册,其中1937年至1943年之间就占了187册,也达到出版总数的90%。由此可见日本对华侨研究倾向的一斑。)。(详细书目参见附表) 2、与以前的华侨研究相比,内容更加广泛与深入。 调查范围深入至东南亚各地的华侨团体、各党派侨领的个人档案等详细资料。台湾总督府临时情报部整理的《南洋华侨团体调查》(1939年)、情报部出版的《南洋华侨有力者名簿》(1939年),都属于这一类的调查。特别是台湾总督府外务部整理的秘密文件《南洋华侨事情》(1938年),不但详细记录了东南亚各地具有影响力的华侨的个性、财产以及对日本的态度,还同时罗列了东南亚各地华侨团体名称、以及私会党各派系的名称与领袖姓名等。这些调查研究与情报的整理,显然是出自日本政府和汪精卫政权拟制订相关政策,以及对付华侨领袖和抗日运动等方面的需要。 3、华侨对策与执行方案更为具体。 在各种华侨论著与方案中,排斥论与利用论仍然并存。这时期最重要的特征是:为了紧密配合时局发展的迫切需要,华侨问题的调查机关与研究者相继提出更为具体的方案,例如在日本占领中国南部地区后,建议以侨眷牵制华侨;在南京政权成立后,建议利用汪精卫傀儡政权派人通过渗透、颠覆华侨团体等方式,从而达到分化华侨社会的目的(注:南洋协会编:《最近南洋事情》,1941年2月,第126-127页。)。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台湾人和东南亚大多数华侨都出身于中国南方省份,无论在风俗习惯和语言上的沟通上都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加上长期以来,台湾人已在东南亚进行经济活动,与华侨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因此,在“以华制华”的政策中,台湾人被日本当局列为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