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5月4日汉口《民国日报》发表社论《五四与李大钊》,5月8日《向导》周报第195期发表短文《悼李大钊同志》, 是为纪念和研究李大钊的开始。本文拟对70余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国内有关研究状况作一简要回顾,并对跨入新世纪的研究前景作些展望。 一、70年研究概况 1927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有关李大钊的纪念、回忆、研究的文章和资料约有二三十种。其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有三种: 一是高一涵的回忆性文字《李大钊同志略传》(注:载于 1927年5月23日汉口《中央副刊》第60号,又以《李守常先生传略》为题,连载于1927年5月24、25日汉口《民国日报》。)。 此文第一次向世人提供了一份李大钊生平的梗概。作者是李大钊生前最亲密的朋友、同事之一,熟悉李大钊的生平和思想。尽管文中有诸如说《我们的政治主张》是由李大钊起草的这样的误记,但其基本内容后来多为其他材料证实,因此,它是研究李大钊生平须参考的一份重要资料。 二是《守常全集》,收入李大钊的文章30篇,数量虽少,却弥足珍贵。编者是曾在北京地区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李乐光,李大钊的侄子。原稿初编为4卷,名为《守常文集》,1933年,借李大钊公葬之机, 被辗转送到上海群众图书公司(一说送商务印书馆),由于国民党出版审查机关的阻挠,未能付梓,直到1939年才由北新书局以“社会科学研究社”的名义出版。据说书局担心牵扯先前的公案,将书名改为“全集”,但实际上只是编入原稿4卷中的前两卷。书出版后, 又遭公共租界巡捕房的没收,只有少量流落读者手中。 此书的可贵之处,除因它是李大钊的第一部文集外,还在于鲁迅为它作了序(注:鲁迅的序文作于1933年5月29日,同年8月以《〈守常全集〉题记》为题发表于《涛声》第2卷第31期,后收入《南腔北调集》。)。鲁迅谈了李大钊给他留下的印象:“他的模样是颇难形容的,有些儒雅,有些朴质,也有些凡俗。所以既像文士,也像官吏,又有些像商人”;他“诚实,谦和,不多说话”,绝对不是“喜欢明争暗斗,扶植自己势力的人”;“他的理论,在现在看起来,当然未必精当的”,“虽然如此,他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这些评价生动形象,而又耐人寻味。 三是孟森然的《李大钊先生评传》,1600字,简略介绍了李大钊的生平、被捕和受审情况,并对其道德、情操、学问作了简要评论。此文列入1934年北平杏岩书屋发行的《近代二十家评传》,可以说是第一篇从史家的视角写的有关李大钊的评述文章。 1950年4月邓拓在《人民日报》发表《谁领导了五四运动》一文, 揭开了新中国纪念、研究李大钊的序幕。1957年李大钊殉难30周年前后,研究工作掀起高潮。迄1966年“文革”开始之前,17年间共发表文章一百数十余篇,著作数种。这一时期值得提及的重要成果亦可举出三种: 一是1951年北京宣文书店出版的张次溪著《李大钊先生传》。这是第一本较为完整的李大钊生平传记。书中有一些史实缺乏严密考证,但全书的价值还是可以肯定的。该书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序文中有曾为李大钊良师益友的章士钊对李大钊的文章、人品、道德、学问、影响等所作的生动点评,如说李的文章“温文醇懿,神似欧公”,“纡徐为妍,卓荦为杰”;李大钊“乃一刚毅木讷人也,其生平才不如识,识不如德”;其“凡持一理,必先视此理是否合于当时环境,及己是否能实行为断”;其在北大,因无赴欧美“镀金”学历,被人“以樊哙视”之,但“守常志在得北大一席,以便发踪指示……一入北大,比于临淮治军,旌旗变色,自后凡全国趋向民主之一举一动,从五四说起,几无不唯守常之马首是瞻”,等等。 二是1957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静如著《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6万余字,附录一份李大钊著作年表。 这是第一本较为系统地研究李大钊思想的著作,不仅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而且受到苏联、日本、美国学者的关注,对后来的研究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奠基和推动作用。 三是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 此书从截至当时已发现的400余篇李大钊的文字中精选出133篇,近40万字, 经过中共中央马列编译局研究室丁守和等人认真考订、研究、整理而成。它为60、70年代李大钊研究提供了基本资料。 此外还须一提的是,由朱乔森等人组成的李大钊传记编写组,自60年代初期开始,大力搜集文字资料和口述史料,到“文革”开始前即大体撰成了《李大钊传》初稿。不幸的是,李大钊研究和宣传这时被视为有损于党的主要领导的威望。在随后开始的“文革”中,李大钊被说成是“资产阶级民主派”,“晚节不保”,是“叛徒”。研究李大钊的学者亦因此获罪,惨遭迫害。 1979年《李大钊传》的出版,带动了其后持续10年空前的李大钊研究热潮。这10年间发表的文章总计达400篇以上,著作20余部, 其中影响较大的专著有张静如、马模贞的《李大钊》,吕明灼的《李大钊思想研究》,朱成甲的《李大钊早期思想和近代中国》,许全兴的《李大钊哲学思想研究》,阎稚新的《李大钊和冯玉祥》,肖裕生的《李大钊的军事活动》,刘民山的《李大钊与天津》,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吴家林、谢荫明等编写的《李大钊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的《李大钊年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