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1)04-0028-05 无论怎么说,茅盾作为现代文化的先驱和著名小学家,他和他的作品都已经成为新文学传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然而,当我们面对茅盾留下的文化遗产时,除了崇敬之外,难免还有几分困惑。因为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面对一连串难解的矛盾。真正走近大师之所以困难,除了时代的原因,还有我们太习惯于仰视的心态。这种心态致使我们常常为维护他们的光彩而自愿替他们掩饰矛盾。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团矛盾,伟大的心灵必然有大矛盾。使大师成为大师的,除了光彩,还应该包括他们的内心深刻而不可排解的矛盾。这些矛盾必定沉淀在他们的作品中,使其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彩。 矛盾正是茅盾的勉力所在,也是他的艺术世界和审美心理结构中无法剥离的部分。然而真正读透、读懂却并非易事。带着自己重读茅盾小说过程中的一点感悟和思考,本文试图换个角度走近茅盾,即从其小说文本及创作过程中展示的与其审美心理特性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矛盾点出发,重新审视其文本的独特魅力及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男性特征与女性化倾向 在传统观念里,论述一位男性作家的男性特征似乎是多余的,而说他具有女性化倾向又带有某些贬义。其实,男性特征与女性化倾向是性别差异与审美心理结构互相作用的结果。由此形成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是两种不同特色的美,它们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够兼备这两种美的作家是了不起的。《红楼梦》就是一部兼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伟大作品。就总体风格而言,茅盾的小说有鲜明的男性特性,同时又有明显的女性化倾向。这两种特征如此对立又如此和谐,正好印证了一句名言:好的脑袋都是两性的,伟大的头脑都是半阴半阳的。 茅盾小说从整体风格上看,其主导特征是理性的,广阔的,这可以看作男性特征。他的小说的女性化倾向则主要表现为细腻的感觉和文笔,以及细致的心理描写,尤其是对女性心理的细致体察。其男性特征是外在的,显性的;而女性化倾向则是内在的,隐性的。男性特征与女性化倾向这两种因素奇异地混合,便产生了令人惊奇的艺术效果。人们说他的小说具有宏大而细腻的艺术风格,就是隐隐约约地感悟到了这种内在矛盾性所构成的魅力。 茅盾小说的视野的确比同时代作家更加广阔。他在30年代的小说常被人们称为社会全景小说。涉猎的生活面是相当广的:从大城市到小城镇,到农村;从豪华的公馆酒店到小店铺;从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到农民;从资本家到知识女性。你可能不喜欢他的小说,但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笔力和魄力。掩卷之后,他描写的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场景便活动在你的脑海里。他的小说善于大气磅礴地再现时代氛围。读他的小说,会得到从其他作家的作品里很难得到的冲击力和时代感。把握时代描写时代需要大气魄大手笔,更需要理性的思考。茅盾被公认为是个理性的作家。他在审视时代和生活时似乎总是惯用理性的研究的眼光分析社会,试图把握住社会的本质和时代的走向,并用手中的笔表现出来。 茅盾小说在对世界的目的性、整体性和理性的把握上,基本倾向是男性的,但在语感和辞藻上,在总体叙述语气中却分明弥散着女性化的心理和感触。让人不可思议但也在情理之中的是:一个理性的人同时也是个纤弱的敏感的细腻的人。读他的小说会时时被细腻缠绵稍显艳丽的辞藻浸染,忘记了大时代和时代的风口浪尖。在他创造的小说世界里,一些浓艳浪漫的故事偏偏发生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死亡和艳遇共存,浪漫与残酷同在。这种貌似不和谐的画面构成的时代画卷那么醒目、那么真实又那么发人深省。是他特意为读者的阅读掺一点“花粉”?还是为了商业促销的目的?在茅盾为读者解释自己作品的大量文章里,我们找不到答案,但作品本身却能够将作者潜意识里的东西暴露出来。 我们在肯定茅盾小说的大气磅薄的男性特征的时候,不该忽略和贬低其小说中的女性化倾向,这是性格气质的自然流露,也是作家敏锐的艺术感觉的外化。茅盾小说的女性化倾向淡化和柔化了过分理性所造成的僵硬和呆板。能够把男性特征与女性倾向完美结合起来,更使作品兼备阳刚与阴柔两种美。对于这两种美,不应该扬此抑彼,这两种倾向构成的矛盾或许是一种互补的独特的美感。 社会矛盾与两性冲突 茅盾被称为社会剖析派的代表作家,是从严家炎先生开始的。他认为“《子夜》的出现还带来了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崛起。”[1](P175)社会部析派的独特性在于:“它们力图对社会生活作出总体的再现,全貌式的再现。”[1](P184)“自觉地从经济入手来剖析社会,发现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动因,从而深刻地揭示出某些规律,以完成自己的社会使命和艺术使命。”[1](P187)“其根本意图和侧重点在于向读者剖示中国社会的性质。”[1](P188)为了剖析社会的性质,它们必然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社会。正如叶圣陶在40年代说的:“茅盾写《子夜》是兼具文艺家写创作与科学家写论文的精神。”[2](P184) 要再现社会的全貌,分析社会的性质,必然要重视社会的全貌特别是重大的现实矛盾,敢于写他人所不敢写的重大现实题材是茅盾的长处和勇气所在。可以说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反映社会矛盾的产物。茅盾小说过去受到普遍的赞誉也在于此。但是当我们作为一个读者阅读茅盾的小说时,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他的相当多的笔墨是用在描写两性冲突上。坦率地说,读其小说有时会感到:他写社会矛盾时文字枯燥板滞,但写两性冲突时特别生动鲜活。 这的确是事实,是个令人困惑的事实。社会矛盾和两性冲突究竟哪一个是中心或主体?过去为了从政治上抬高茅盾,重视前者,忽略后者。其实,两性冲突才是小说的主角和作家关注的中心。一位严肃的力图反映社会本质的作家为什么对两性冲突这么感兴趣?这是否有损一位伟大作家?恰恰相反的是:作家正是从这里超越了社会性题材容易产生的平面化和概念化的局限,开始了对人性的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