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炎热干旱了许久的北京天津地区终于下起了令人感到凉爽的大雨,而由北京文联研究部主办、《中国青年·数字青年》周刊协办的“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也恰在此时于天津渤海度假村召开。研讨会由北京文联研究部主任张恬主持,出席人员的构成则基本上是三大块:来自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文学评论家、高校的教授;报刊杂志的主编、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还有正在文学网站操练的从业人员。第四媒体的兴起给我们传统的文学与批评的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原创文学与网络批评的出现,为传统的文学活动开辟了一块新的活动领域,由此也引发出了概念与学理上廓清与探讨的必要。当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经济财产格局的变动,当代新经济模式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思维产生了新的影响。伴随着媒体迅猛发展的是媒体批评的影响日益扩大,“主流批评边缘化”的说法亦有所见。在这样一个时候举行一次关于“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的讨论,的确十分及时和必要。 文化消费与批评的立体构成 与80年代的批评活动的环境有着明显的变化的是,进入90年代,文学活动的消费性特征开始突显。伴随着消费性而来的平面性、即时性和商业性冲击着传统的文学活动,传统批评(主流批评)和媒体批评、网络批评的关系从来没有表达得像今天这样激烈和尖锐过。孟繁华认为,从事传统文学批评的人历来受的是学院的经典教育,他们对今天市场上兴起的文化力量感到困惑与矛盾。但是它确实又是一个无可改写的、不能阻止的传播潮流;它已经打破了过去由学院或者说传统文化经营控制的媒体运作方式。李敬泽认为,现在确实存在着一个比过去复杂得多的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在起作用的一个功能就是如何估定价值——这个价值既是文学意义上的价值、也是市场价值,衡量价值的标准及这个价值标准的异动决定了文学消费活动的不同特性。王干认为,在80年代的文学流通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家或批评家,相对来说,媒体更多的只起到一个传达的作用。今天批评不景气的原因其实不是批评家不在场,而是传统批评的读者的大量流失。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读者已经死亡,整个文学发展、文学批评的过程,是一个“上帝——作家——知识分子——读者”的过程。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构筑了一个新的文化活动平台,反映着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的网络时代,它的文化构成呈现出了与此前不一样的特点。陈晓明认为,对语言现行制度进行重新设定,思维方式的改变,语言交流空间的改变,行为方式的改变,价值取向的改变,这一切可能意味着我们时代文化根本的转型。而网络批评与主流批评、媒体批评的冲突关系可能是转型的又一出发点。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批评,还是媒体批评和网络批评,它们所指向的是不同的经济背景下的文学消费活动。每一种批评都有自己的批评活动的文化环境,有自己相对稳定的作者、读者、载体和话语体系,它们互为补充,分别达成各自的文化和审美的意旨。不管今天的人们怎样质疑媒体批评和网络批评,它们势必将与传统批评一起,构筑我们这个时代的批评的立体图景。尽管每一种批评都有自己的薄弱之处,但一种批评形成垄断之势绝非正常,而今天的时代也已不是一个呼唤思想启蒙的时代,它更是一个建设和发展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种批评互为印证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批评生成的大环境。 众声喧哗中的媒体批评与网络批评 尽管身为研讨会的主办者,北京文联的陈世崇也还是承认将研讨会的主题定为“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并不是很准确,网络本身就是第四媒体,把网络批评与媒体批评完全划开并不科学。另外关于“主流批评”的命名也有待斟酌,“主流批评”与“媒体批评”的划分有一定的模糊性。陈晓明认为要给媒体批评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很困难,可以说它是发表在媒体上的、以新闻传播媒介为载体的批评,但是很难说有一个媒体批评的群体。如同学院批评群体也是分裂的一样,在报纸上也写文章,网络上也转载很多学术刊物上的文章,所以大体只能以传播媒介为一个基本定义的对象。白烨认为媒体批评指的是报纸和时尚杂志中的很浅显的带有新闻报道性的那样一种批评,包括电视节目上有一些以批评为题目的谈话性的节目,也包括一些网络上的帖子和文章。他认为媒体批评的特点总体上讲是浅俗,它表达的是新市民审美口味或者说是新市民审美口味的表达与满足,所以媒体批评难以承担严格意义上的批评职能。在谈及媒体批评的特征时与会者归纳了九条,即:新闻性,事件性,随机性,暂时性(非历史化),青年性(亚文化性),尖锐性(攻击性、挑衅性或批判性),宣泄性,普及性(大众性)。丁道希指出,媒体批评容易产生一种内容空泛尖刻狭隘的批评,如同“气球知识”和“针尖批评”的结合。批评者的知识是泡沫化的、像气球一样,看起来口气很大,实际上里面是空的;批评文字措辞上很尖锐,但同时又很片面。关于网络批评,博库网站内容主编黄集伟认为许多门户网站的批评都是从报纸、杂志上转载过来的,不能称之为网络批评。他认为将网络批评叫做“前批评”更为恰当,因为网络的开放性给人们提供了发表个人意见的场所,相对而言,网络批评更缺乏学术准备和理论准备,它是非常个人化的很随机的行为。但是它的前卫性表现在口无遮拦。他认为网络批评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泛化的批评,它对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的反映非常敏感;第二表现在它的“前批评状态”,对文本的选择和小聪明、游戏文字在互联网上得到最充分的张扬和很多人的喜爱;第三就是网络批评的互动性和娱乐精神——充分的“娱乐化”。因为网络的写作者不像报纸、杂志的从业人员有工作要求,所以自娱自乐的精神就非常强烈。但是随着网络从业人员背景的改变,网络批评也在不断地演变。张颐武谈到了网络批评的外在形态。他认为,网上的批评极其短小;网络批评基本上是匿名的、民主的,是“胡说的民主、民主的胡说”;它基本上是格言式的、炫技式的。孟繁华则认为,网络文化现在还处在一个不很规范的阶段,其中存在着很多的“垃圾”,当然也有很多东西正处在生成和成长当中,现在做出判断还为时过早。李敬泽认为,身在其中是谈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一个很重要的角度。媒体批评情况远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作为一个报纸的从业人员,既要考虑到读者、也要考虑到报纸的市场定位、文化立意;好的媒体从业人员,肯定不是一个昏头昏脑做事的人、而是一个很清楚地做事的人。媒体批评代表的就是文学的此时的、生活的这一方面、这一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