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1)01-0015-03 问题的提出 相对于正在逐步转化为历史文学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性,更多的社会影响力和研究的热点,也使研究者更实在地沉入当代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从观念到研究的方式方法都会受到更多的现实牵连。客观地说,当代人写作研究当代文学史,是在现实发生的文学和追索性的文学研究中注入时间,使现实具有时间的深度。然而,伴随着现实世界的变化,当代人对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和立场都会发生重要的变动。90年代被人们所共识了的“全球化”,就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构成比中国其他时代文学更大的挑战,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由1949年开始的中国当代文学恰恰生长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而我们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却尚未充分意识到和认识到“全球化”这一概念的整体内容,更多地是沿袭着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思路,最多也只是将中国当代文学放到世界文学的背景中去考察把握,这就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即在“全球化”步伐迅猛异常的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者面对着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和创作,失去了以往自信的把握力,尤其难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空间格局作出整合性的结构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的空间格局指的是当代大陆文学、当代台湾文学和港澳文学三块。在最早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中是很难见到关于当代台港澳文学的梳理描述的,这差点成了当代文学史中一个政治性的错误。从80年代开始,台、港、澳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不可分割性得到了学术界最大关注,但其重要的研究成果则是在中国文学的分支研究上,诸如《台湾文学史》、《香港文学史》等,而要将这一些分支研究的成果融入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体结构中,依然显得比较别扭,这些年编写中国当代文学史最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为台湾文学、港澳文学设立专章,独立作出描述分析,但这仍然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缺乏有机联系的研究。这里的问题就出在用一个“社会主义文学性质”或五四新文学的继续和发展的文学史描述框架,本身就拒斥了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下的台湾文学,也难于接纳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相互分离的港澳文学。我想,倘若在全球化这个大语境中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空间格局的分割状态将得以解决,而且我们可以找到这三块文学空间的有机联系。 当代大陆文学、当代台湾文学和港澳文学,如果按目前的历史时段划分,都发展于“全球化”由缓慢到迅速兴起的历史时期,但大陆、台湾与港澳对“全球化”的迎拒关系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造成了中国当代文学格局有别于其他国家文学的特殊关系。 “全球化”最初是用来描述一种全球范围内资本的动作和经济发展的竞争态势,它最主要特征是生产的全球化,在当前的具体表现就是世界上几万个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和2/3的世界贸易。这种的全球性变动必然直接推动文化的变动,所以经济的全球化就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事,尤其是伴随着信息化与科技的高度发展,它已成为同样适用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概念。但“全球化”并非是一朝形成的,按经济史学家的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第一次兴起是在19世纪40年代,然后在1910年左右达到高峰,其重要表现是轮船的行驶、苏伊士运河的开通、铁路的发展、电话的发明和海底电缆的使用,当时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国际移民规模不断壮大。但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二战爆发后国际经济体系处于一片混乱,其间国际资本流动趋于枯竭。直到二战结束后,大至从1950年起,经济全球化才又重新起步,到70年代中后期,又恢复到1910年的高峰水平。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和经济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和资讯网络、高科技发展的推动,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全球化便迅速发展并由经济延伸到各个领域,构成了对世界原有秩序的挑战。50年代到70年代的缓慢进展与80年代、90年代的迅猛推进,“全球化”的这两段进程,恰恰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两个不同时期,我们可以由此看到全球化这一进程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的直接联系。 50年代至70年代:不同的文学进程与形态 尽管甲午战争之后,台湾割让给日本,香港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澳门附属于葡萄牙统治,但社会的分割并不意味着这些空间区域的文学与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分化。作为民族文化边缘的台港澳,在20世纪的上半叶,几乎与作为中国文学中心的大陆文学走了相同的发展道路,构成了相同的文学形态。无论是20年代台湾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呼应,还是抗战时期香港文学对于大陆文学潮流的接纳与延伸,或者是澳门在抗战之后出现的新文学,在文学的主流上,台港澳文学都没有脱离中国文学母体而走上异质分流的道路。大陆、台湾、港澳三块空间不同文学进程与各俱形态文学的形成,是开始于50年代,形成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流程中。 说起50年代大陆、台、港澳文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社会制度、阶级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所带来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分化,这自然是个重要的问题,但仅从制度、阶级和意识形态上去对待中国当代文学的分化,我们就很难对当代文学这三块空间的格局作出整体性的和逻辑的把握,相反会出现以前那种把台、港澳文学排除在中国当代文学之外或当下还是对大陆、台、港澳文学作分割式研究的状况。从文学的外部力量看,是三块不同空间的中国当代文学的进程和形悉,与经济全球化在这三块空间的不同表演有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