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I206.6 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19(2000)06-0001-04 我们所要讨论的中国现代文学,包括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开始,到80年代末期的文学,即我们习惯意义上称作的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两个时期的文学。近几年来,将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合一纳入到“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文学史概念已得到较普遍的认可,并已有多种20世纪文学史问世。我们也认为从时间范畴上给近百年文学史命名是比较科学的。我们的文学史仍然采用现代文学之名,主要是表明我们主要描述的文学史对象是20世纪文学中的一个阶段,20世纪初期的文学我们仍视为现代文学发生的源头与背景,“五四”之后的文学与它有着质的区别。而文学史下限我们只讨论到80年代末期,是因为90年代以来的文学思潮相距太近,进入文学史需要一个沉淀的时期。将现代、当代文学合一,也是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中文系教学大纲的需要,而这两个时期文学的连续性意义已为学术界所公认。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首先,我们需要辨识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中国文学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变不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突然实现的,它经历了从鸦片战争以来,尤其是20世纪之初十多年的社会变革与文学变革的酝酿与准备。梁启超在1923年撰述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用进化论观点,把近代社会的历史描述为社会实践重心频繁转移的过程,这就是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变革,“制度”变革到“文化”变革的实践过程。他将“文化”变革纳入到了近代社会变革的整体框架之中,但是他没有看到“五四”“文化”变革的全新意义。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1922年)中,将晚清的语文革新运动和诗界文界革命的实践,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与白话文学的资源准备。一方面我们必须肯定近代文学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先导性与过渡性的意义,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五四”文学运动所带来的中国文学观念的新的质变。这种新旧的质变既体现在对封建文学思想体系的全面批判中,也体现在对传统文学形式规范的否定中。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阶段的划分一直与社会的政治变革历史联系在一起。有不少文学史家或学者希望从文学自身演变的规律中来划分文学的历史,这无疑是有道理的。但是中国近百年的文学一直处在政治风云际会的社会剧变之中,它的变化无不与中国社会的变动休戚相关。20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一直处于社会大变动的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它几乎没有给作为精神生产形态的文学提供相对裕余充足的条件,使其从纯文学的意义上来自觉自足地发展,这就决定了近百年文学历史的分期整体上难以游离于社会的历史变动的特征之外。 从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开始到1927年这十年是现代文学的发生期。这个时期的文学特征突出表现为在对传统文学的批判性变革中,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初步确立:以体现人性的自觉、个性的解放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表现了科学民主的现代理性精神,鲜明地显示了与封建专制文化思想体系的分野。白话文对文言文正宗地位的取代所带来的文学语体形式的根本变革,各种新型文学样式的出现及其文学实绩的初步显示,有力地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的确立。在面向世界的广博采纳中,全面开通了中国文学与外来文学交流融汇的渠道,中国文学开始获得了现代视野。 1928年至1949年是现代文学的发展期。这一阶段的文学特征,首先体现为多元化文学思潮的整体发展状态,并且围绕着社会变化与政治斗争,形成了不同文学思潮的对立竞争与不同区域文学面貌相对自成格局的文学局面。这20余年的文学格局主要由三方面的文学潮流构成:一是从2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的普罗文学思潮,经历了由左翼文学到40年代的工农兵文学思潮而形成的革命文学思潮;二是代表国民党政府行为,体现国家权力意志的官方文学思潮,包括从30年代的民族主义文学到40年代的战国策派倡导的文学思潮,以及30年代后期与40年代的部分国统区其他官方文学;三是无党派的知识分子作家构成的民主主义文学思潮和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从后期新月派文学到30年代现代派创作,从30年代京派文学到40年代海派都市传奇,还有三四十年代巴金、老舍、曹禺、钱钟书等人的创作,大都属于这一文学思潮范畴,而从区域范围来看,这一文学思潮主要由沦陷区与国统区的文学创作构成。其次,三四十年代的文学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学价值观念,从文学的主题到文学的形式建构与审美风格的追求呈现为多元化的倾向,这也是现代文学逐渐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再次,长篇叙事文学的丰收与成熟是这个阶段的突出成就。一批文学大家的创作走向成熟,文学新人成批涌现,构成了这一时期文学繁荣兴旺的发展局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并没有阻碍现代文学的多元化发展。抗战文学的主题在30年代初期东北沦陷区文学以及东北文人的流亡文学中就开始奏响,包括茅盾30年代上半期的一系列社会分析小说,艾青30年代的部分诗歌等,皆表现了殖民主义文化统治下的社会悲剧。抗战后文学主题相对集中,但是文学思潮的演进并不是在某个区域内单一演进的,像钱钟书、张爱玲等人的小说,冯至、九叶派诗人的现代主义诗歌,国统区与沦陷区的都市通俗文学,以及大批散文、杂文作家的创作,皆体现了文学的多元化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将现代文学三四十年代作为一个整体阶段来描述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