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的造访已是永久的诀别,采访者恍惚间变成哀悼人。我沿街叩响了几家店铺的大门,想在隆冬的季节里能寻到一方青翠。“您去看什么人?”花店的女店主问我。“去看一个过世的人”。手持花撒往花瓣上淋水的少女嘟囔着:“水只能浇少一点儿,怕出门后冻冰。”我捧着一束白菊花摸索在夜色朦胧的胡同中,终于在一幢略显破旧的楼房内一个未曾装修的单元里,见到了卞之琳的居室、书桌和遗像。相片上的老人,蔼然安然,一双学者锐利的目光有着逼人的气势。 女儿卞青乔抱着爸爸的骨灰盒在四城转,想让老人最后一次看他居住了70年的古都街景。诗人在87岁时还曾歌唱北京午夜街景、售票员、岁月流逝、时代变迁…… 离平安夜已经不到两个星期了,但卞青乔依然是愁眉不展。她是诗人卞之琳在47岁时才有的独生女,这些年一直伴在父亲身边,洗衣做饭,料理家务。青乔说,自从母亲在四五年前去世后,父亲就开始变得虚弱,但没有大病。他是快90岁的人了,但只要一坐在书桌前,一拿起笔,马上就精神起来,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记者常听三四十岁的作者说,不行了,没激情了,写不了诗了,诗是青年人的活计。可87岁的卞之琳却给我们留了一首吟咏北京午夜街景的清新诗篇。诗歌中那颗“驿动”的心,依然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活力。《午夜遥听街车环行》是这样写的: 又来了,又一班街车在环行, 从闹市中心区偏巷一角 又可以听到(集散市嚣), 有如从故宫寂寥的空庭, 有如隔世,从远古至今。 收班车吗首发车?听不分晓。 驾驶员售票员,串连今明朝, 巡航过千万户门外的冷清。 转折呢开端?几些人长开眼? 几些人长相忆重圆的旧梦 或者忧别久不成愁,悬悬? 啼笑缘不尽,岁月惊回首! 迎明天,就共祷多福少愁, 终点与一个新起点相通! 从这首诗中,无论爱诗与否,人们都不难发现卞之琳老人的深厚绵长的“北京情结”,从青年时代在北京大学英文系读书直到晚年落户京华,诗人在这里居住了近70年。而他在60年前写的诗歌如《记录》中的北京是这样的: 现在又到了灯亮的时候, 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 倒像清醒了,伸一个懒腰, 挣脱了多么沉重的白日梦。 从远处传来了一声“晚报!” 我吃了一惊,移乱了脚步, 丢开了一片皱折的白纸: 去吧,我这个一天的记录! 此外,《一个闲人》、《寒夜》、《长途》、《酸梅汤》、《西长安街》、《几个人》等,也都是旧北京风土人情、社会状况的绝好素描。卞之琳是耐读的,就像所有真正的诗人一样。 刚刚开完追悼会,女儿卞青乔就抱着爸爸的骨灰盒,开着汽车围着市区转。女儿想让老爸再最后看一眼他久居的城市街景,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在中官园,在那些父亲曾经逗留、盘桓过的地方,女儿青乔的泪水扑簌簌地掉下来…… 女青年把《断章》抄在自己褶皱的小通信录的扉页上。书店里人们正在打听卞之琳的诗集和文集。他说“时间磨透于忍耐”,而他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安徽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6卷《卞之琳文集》 一迈进《中国作家》杂志组稿中心,记者就对埋头打字的两位女工作人员问:“你们喜欢卞之琳的诗吗?”“谁是卞之琳?”两位女士不约而同地发问。“怎么连卞之琳你们都不知道?就是写《断章》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没等我说完,其中的王女士猛地站起身,“我拿给你看看我的通信录。”我看到在皱皱巴巴的通信录的扉页上,王女士用娟秀的字体记下的,正是《断章》这首名闻遐迩的四句小诗。 近几天,在三联书店和北京图书大厦,都有读者向服务员询问,“有没有卞之琳的书?”因为一个人的突然故去,人们像是被泼了盆凉水似的一下子变得清醒、懂得了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的事例是很多的。作为文化人的卞之琳也是这样,尽管他从不辍笔,但他长期蜗居在闹市中的一隅,头上没有显赫的光环,媒体也不大对他感兴趣,其知名度既不如赵本山,甚至也不如潘长江,这是全民文化意识的提升呢?还是正好相反?在2000年的最后一个月份里,在只差6天就到了卞之琳90大寿的当口,诗人却突然间与世长辞了。他走的匆忙,没有留下一句话,却留下了他一生的著述和一阕镌刻在读者心灵的《断章》。提笔为文的人如恒河沙数,到头来又有几个能说出一句话,让天下人仰慕并牢牢地记住? 从这一点来说,卞之琳是受上天垂顾的。在卞之琳空灵的《白螺壳》一诗中,他突兀地说了句令人瞠目的话:“时间磨透于忍耐!”我们很少能从什么人的诗文中看到这样冷静睿智又这样能表现生命韧性的句子。这使我想起在一本神圣的书中,作者曾经告诉过我们要凡事相信,凡事执著,凡事包容,凡事忍耐。我们都知道,随便一个有点儿名气的主持人和正在走红的明星的书都可以在几个月内赶印出来。惟有国宝级的诗人、翻译名宿、文章大家卞之琳的文集的出版,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死神脚步的追逼,老人没有能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6卷文集面世,不能说不是一个让我们这些活着的所谓文化人感到有点儿羞愧的事情。对于一个作家和学者来说,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自己书籍的出版更要紧的呢?即便是生命与之相比,也看不出孰轻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