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1)03-0035-04 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年大幅扩招,1999年较1998年实际增幅达47%,2000年招生200多万,更是连创新高。在此基础上,2001年再扩招13%,实际招生数达250万。伴随着这种跳跃式扩招,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扩招利与弊的议论也就成为热门话题,各方见仁见智。笔者大声疾呼:走出高校扩招的认识误区。 扩招,拉动经济增长? 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问题,有适度发展、大力发展两种观点,立论依据分别是可能与需要。持需要论者又分为两种。一是科教兴国、加速培养人才的需要;一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1999年以来,大规模扩招的立论基点似乎为后一种。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最先提出高校大规模扩招、借以拉动经济增长的是经济学家。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疲软、通货紧缩,只有教育还是最后一个卖方市场。在中国,人们仍然把受教育看作是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手段,家长普遍望子成龙心切。通过扩招,就能将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进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我们认为,教育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经济增长肯定有拉动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通过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的,而不是靠直接拉动内需、活跃消费市场。正确的说法似乎应该是“发展教育有利于经济增长,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逐步扩大内需”。[1]首先,教育是一种百年树人的神圣事业,将扩招作为一种手段,便使发展教育沦落为一种功利性的商业行为。在这里,发展本身不是目的,却成了手段、工具。北京师大王英杰教授认为,必须从科教兴国、提高国民素质的角度来看待扩招,将此作为拉动消费的手段,世界上尚无先例。[2]其次,扩招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实际上非常有限。有专家认为,最多只能扩大内需600亿,如果考虑到居民的实际支付能力,则只有200-300亿的拉动效应,难以达到1300亿的乐观预期。[3]道理很简单,在社会消费总量既定、普通居民消费水平偏低的情况下,家长为支付教育费用会压缩其它消费(挤占效应);在预期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家长有可能扩大储蓄,以为将来的教育支付作准备。 扩招,制造失业大军? 持高教适度发展论者认为,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低,如果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过多,会引发失业问题,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事情果真会如此吗? 我们认为,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任何国家都存在,它主要与一个国家就业需求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失调有关。即使不培养大学生,也会有失业存在。就若干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大学生失业率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战后的英国高教规模一直在持续增长,但毕业生失业率并未同步增长;1995年,意大利、西班牙的大学生失业率高达50%左右,但美国、加拿大仅6%和11%。所以,对这个问题需要作具体分析。 在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这不言自明,无需论证。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不畅现象,只是一种虚假的饱和。真正有研究意义并实际存在的是下述四种类型的失业。 1.结构性失业。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所学不为用,需用无所学,出现结构性就业障碍。如前几年,一些高校为适应市场需要,大办金融、外贸、财会等短平快专业,但转眼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成了滞销品。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办法是实施通才教育或拓宽学生专业基础,提高其受教育水平以及加强再就业培训。 2.选择性失业。许多单位要人,但大学生不愿去,想去的单位,对方又不要,从而造成失业。即“一般工作瞧不起,大家都往城里挤”,瞄准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三资企业、事业单位等,甚至这山望着那山高。解决选择性失业的办法是,教育学生更新就业观念,降低就业单位期望值;国家通过政策调整,加强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人才自由流动。 3.占据性失业。即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为不合格者所占据,一方面在职者素质不佳,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由此可见,所谓饱和性失业的内在原因是因为存在占据性失业。解决占据性失业的办法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胜劣汰,“拔出萝卜让出坑”,为大学毕业生腾出就业空间。 4.政策性失业。即使在既定条件下,国家有时进行一定的政策性调整也可以创造出就业机会,如果国家可以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由此所造成的一部分失业即为政策性失业。如我国农村乡镇干部大多素质低,难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果国家制定政策,号召、鼓励大学生去农村当乡镇干部乃至县级干部,不就可以为他们创造出就业机会了吗? 显然,上述四类失业均非由高校扩招所引起。这说明,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失业之间并无密切联系。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发展教育不会产生人才过剩的问题,因为人已经在那里了,你不让他受高层次的教育,他也还是过剩,而且是低素质的过剩。”[5]如果不扩招,在社会就业机会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部分社会成员的就业只能建立在一种低教育水平的基础之上。研究表明,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仅表现为:获得“好工作”的机会会相对减少,就业层次下降;寻找工作的时间会相对延长,就业成本增大;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会逐渐下降;如果受教育程度高于工作要求者,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等。[6]相反,扩招除能延缓即时的就业压力外,还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这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创造就业机会,研究表明,在扩招经费到位的前提下,1999年扩招的48万人,可创造就业机会324107人。[7]因为教育本身及所带动的相关产业如建材、建筑、制造、服务等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间接创造就业机会,即大学生不仅是就业机会的消费者,也是就业机会的创造者。走上社会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业活动如兴办事业,往往可以为社会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诸如“一个人救活一个厂”之类的报道并不鲜见。且人才培养质量愈高,这种创造就业机会的概率也就愈大。